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借古鉴今 > 第191章 偷梁换柱(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偷梁换柱”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五计。

其核心意思是暗中用手段改换内容,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此计主要用在军事上,比如在联军作战时,反复变动友军阵线,把它的精锐力量抽换掉,使其由强变弱,便于我方控制或者乘机将其兼并。

简单的例子:在古代一些联盟军队作战过程中,一方可能会借口调整作战部署,将另一方的主力部队调到偏远位置,或者用自己比较弱的部队替换掉对方的强兵,使对方在关键战场上的战斗力下降,而自己则获取有利的局面。

以下是一些历史上成功运用“偷梁换柱”计策的故事:

赵高换诏

秦始皇驾崩后,赵高扣下立扶苏为太子的秘诏,与李斯合谋,制造假诏书赐死扶苏,杀了蒙恬,成功将昏庸无能的胡亥扶为秦二世,为自己专权打下基础.

吕后杀韩信

楚汉相争后,韩信因功高被刘邦猜忌,被贬为淮阴侯。后刘邦出征平陈烯之乱,韩信欲在京城响应陈烯。吕后得知后,与丞相陈平设计,让陈平谎称陈烯已死,骗韩信入宫,将其逮捕杀害.

林某偷梁换柱救范某

沂水县李某去世后,其族人欲以捉奸为由霸占其遗产,抓住与其妻王氏通奸的范某。林某作为范某妻子的表哥,让其披发装成范某妻子混入班房,暗中将王氏换出,使范某次日得以无罪释放.

孙副将救魏忠贤

崇祯帝即位后,将魏忠贤削职流放。乔总兵等人为救魏忠贤,派孙副将率人伪装土匪,引开押送的梁天硕等人,另派人杀死看管士兵,救出魏忠贤,并以酷似魏忠贤的罪犯尸体冒充,制造其已死假象.

“偷梁换柱”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巧妙地暗中调换、变更事物的关键部分或主要内容,达到迷惑对手、改变局势,以实现自己目的的策略。

这一计利用对手的疏忽或在复杂的局面中,在对方不易察觉的情况下,将重要的元素进行替换,使对方的优势变为劣势,自己掌握主动,在军事上打乱敌军部署、在政治上改变权力格局、在各种竞争场景下获取有利地位等诸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军事上运用偷梁换柱需注意以下几点:

- 精准把握关键环节:要找准敌方体系中类似房屋“梁”“柱”的关键部位,如指挥系统、通信枢纽、要害部门等,以次要、虚假或损坏的要素替换这些关键部分,打乱敌方阵容,达到瓦解其作战体系的目的.

- 行动高度隐蔽:“偷”与“换”的手法要巧妙,暗中运作,通过不断变化收集信息、打乱敌方部署,扰乱其正常思路和判断力,防止意图暴露,避免“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 准确把握时机:需乘虚而入,在对手强大、攻势正劲时不可贸然行动。应先削弱对手力量,待其出现漏洞、自趋失败时,再果断实施“偷梁换柱”,以取得最佳效果.

以下是一些商战中运用偷梁换柱的成功例子:

《你和我的倾城时光》中的爱达公司

爱达公司的厉致诚在明盛抢险衣项目竞标中,提前知晓竞争对手宁维凯会来偷林浅的设计图纸并毁掉样衣,于是将计就计,把做好的样衣转移,在柜子里放置之前失败的样衣。宁维凯以为样衣被毁,爱达失去竞标机会,却不知这是厉致诚的偷梁换柱之计,最终爱达凭借提前准备好的样衣成功拿下项目.

吕不韦谋夺秦国政权

吕不韦在帮助秦异人成为秦国太子嫡嗣一事中也运用了此计。他先拿出千金,一半给异人作费用,另一半购买奇珍异宝。到秦国后,吕不韦先搞定华阳夫人的姐姐,再通过她见到华阳夫人,并以异人的名义献上珍宝,同时夸赞异人。华阳夫人的姐姐也在一旁劝说,华阳夫人最终说服安国君立异人为嫡嗣。吕不韦巧妙地偷换了秦国未来继承人,为自己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最终成就了一番大业.

百事可乐的市场策略

百事可乐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曾推出“百事新一代”的营销策略,将目标受众从可口可乐的传统消费群体转向年轻一代,强调百事可乐的年轻、活力与时尚。通过广告、包装、明星代言等方式,成功地在年轻消费者心中树立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偷换了竞争的赛道,从可口可乐占据主导的市场中抢夺了大量份额,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与壮大 。

以下是商战中运用“偷梁换柱”失败的案例:

大众汽车“排放门”事件

大众汽车曾在汽车尾气排放检测上采用软件作弊手段,通过安装复杂的软件程序,在尾气检测时激活车辆的“清洁模式”,让检测数据符合标准,而在日常行驶中则是排放超标的“污染模式”。这一偷梁换柱的做法,目的是在不真正升级尾气处理技术的情况下,满足环保法规检测要求,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然而,这一事件被曝光后,大众汽车面临巨额罚款、大规模召回、品牌形象受损等严重后果。消费者对大众品牌的信任度急剧下降,在全球多个市场的销量受到重创,还引发了一系列法律诉讼,公司的声誉和财务状况都遭受了长期难以恢复的打击。

某山寨品牌案例

有一些小厂商试图通过模仿知名品牌的包装设计来混淆消费者视线,进行偷梁换柱。比如,某山寨饮料品牌,从瓶身包装、颜色到品牌名称,都和知名品牌高度相似,企图让消费者误认并购买。

但是,这种侵权行为很容易被发现并打击。消费者一旦发现购买的是山寨产品,会产生被骗的感觉。而且,知名品牌企业通常会采取法律行动,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些山寨品牌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并且会被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最终导致产品下架,无法在市场上继续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