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包青天断案传奇故事汇 > 第481章 “大人,小姐失踪前,曾说过一句奇怪的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81章 “大人,小姐失踪前,曾说过一句奇怪的话。”

《开封异闻录之神秘失踪案》

第一章:深闺惊变

北宋年间,开封城繁华热闹,车水马龙。作为大宋王朝的政治中心,这里既是富贵云集之地,也是阴谋诡计的温床。

夜幕宛如厚重的黑色绸缎,严严实实地笼罩着开封城。城中首富赵员外的府邸此刻却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赵员外心急如焚地在大堂来回踱步,那急促的步伐仿佛是他内心焦躁不安的真实写照。他的眉头紧锁,额头上布满了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不断地滑落。

一旁的夫人早已泣不成声,她瘫坐在椅子上,泪水浸湿了手中的丝帕,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女儿的名字。

原来,他们视若珍宝的独生女赵婉儿在闺房中离奇失踪,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如晴天霹雳,瞬间让整个赵府陷入了混乱与恐慌之中。

赵婉儿年方二八,生得花容月貌,那娇艳的容颜如同春日里盛开的桃花,令人心醉。她不仅容貌出众,更是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赵员外夫妇的掌上明珠,心头挚爱。

她的闺房位于赵府后院的一处幽静之所,四周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平日里,有两名丫鬟伺候左右,照顾她的起居生活。然而,就在这个看似平常的夜晚,赵婉儿却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赵府的管家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报了官。不多时,开封府尹包拯便带着展昭、公孙策以及王朝、马汉、张龙、赵虎等人匆匆赶到。

包拯面容严肃,目光如炬,那犀利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雾,洞察真相。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稍有差池,不仅赵府上下难以安宁,更可能影响开封城的治安。

进入赵婉儿的闺房,包拯放慢脚步,目光谨慎地扫过每一个角落。房间内布置得典雅精致,雕花的床榻,绣着精美图案的幔帐,还有摆放整齐的梳妆台,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谐,却唯独没有了主人的身影。

包拯仔细观察着四周,不放过任何一丝蛛丝马迹。忽然,他的目光被梳妆台旁的一枚玉佩吸引住了。玉佩通体碧绿,宛如一汪清澈的湖水,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温润的光泽。上面雕刻着一些奇怪的纹路,线条流畅而神秘,仿佛蕴含着某种不为人知的深意。

包拯缓缓蹲下身子,轻轻拿起玉佩,放在掌心仔细端详。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玉佩的表面,感受着那细腻的质感,心中暗自思索:“这玉佩究竟是何人所留?又与赵婉儿的失踪有何关联?”

公孙策站在一旁,微微眯起眼睛,仔细端详着包拯手中的玉佩,说道:“大人,这玉佩的材质上乘,温润细腻,绝非普通玉石。而且其雕刻工艺精湛,绝非寻常人家所能拥有。想必,这背后的主人定是非富即贵。”

展昭则保持着高度的警惕,目光炯炯地看着四周。他身姿挺拔,如同一棵劲松,时刻准备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危险。他双手紧握着剑柄,说道:“大人,这房间看似平静,却总感觉有股莫名的诡异之气。”

包拯转身询问赵员外夫妇:“赵婉儿失踪前,可有什么异常之处?”

赵员外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说道:“小女近日一直闭门不出,专心刺绣,倒也安静平和,并无异常。只是......只是昨晚她曾收到一封神秘信件,之后便神情恍惚,时而发呆,时而喃喃自语。我等问她缘由,她却闭口不谈。”

包拯眉头一皱,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疑惑:“那封信现在何处?”

赵员外无奈地摇头叹息:“小女看完信后,便将其烧毁,具体内容不得而知。”

此时,一名丫鬟怯生生地走上前来,声音颤抖地说道:“大人,小姐失踪前,曾说过一句奇怪的话。”

包拯目光如电,紧紧盯着丫鬟:“快说!”

丫鬟颤抖着身子,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回答道:“小姐说,‘月圆之夜,真相大白’。”

包拯心中一震,暗暗思索着:“月圆之夜?这究竟意味着什么?难道是某种约定,或者是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

就在众人陷入沉思之时,展昭突然发现窗外有一道黑影一闪而过。他身形如电,瞬间跃出窗外,朝着黑影消失的方向追了出去。然而,那黑影速度极快,如同鬼魅一般,在狭窄的街巷中穿梭自如,瞬间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展昭无功而返,回到房间,面色凝重地说道:“大人,那黑影身手敏捷,对地形极为熟悉,我未能追上。”

包拯面色凝重,沉思片刻后说道:“看来,这背后的阴谋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公孙策捋了捋胡须,说道:“大人,我们需从这玉佩入手,或许能找到线索。也许可以通过玉佩的出处,追寻到与赵婉儿失踪相关的人物。”

包拯点头称是,带着众人离开了赵府。月光洒在他们的身上,拉长了他们的身影,一场惊心动魄的调查就此展开......

(未完待续,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