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重生70,开局灵境空间 > 第140章 “嘿,唐队长,今天有什么喜事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0章 “嘿,唐队长,今天有什么喜事吗?”

“杨风!”

这时,门外传来苏萌呼唤声,杨风应声而至。

见刘红叶尚未结束餐点,他选择静候一旁未予打扰。

“杨哥,来用餐吧!”

陶碧玉邀他一同进餐。

“我已经吃过了,你们慢慢享用吧。”杨风礼貌回应,并找个角落静 ** 下。

“杨风,关于海亮的事,你怎么看?”刘红叶焦急地询问。

“别急,先吃饭吧!”杨风温和作答。

“我已经吃了两大碗饭了,实在不需要了。”刘红叶立时站起身来。

杨风看向周围几位女子,目光里满是探询;得到的都是肯定,表示刘红叶真的已用膳两碗之多。

“行,那就让我们出发吧,唐队长正盼着你来呢。”

他说完便带头前行。

“好!”

刘红叶跟随在他后,步履轻快地迈向目的地。

不一会儿,他们到达沟头村,靠近唐海亮家的房屋外。

“你现在清楚我之前的嘱咐了吗?”

杨风未即刻敲门,转而询问。

路上他曾对刘红叶解释,鉴于唐海亮内心的焦虑与惶恐,需要由她主动一些。

“恩!”

尽管面颊泛红,刘红叶仍坚定点头表示同意。

“我再确认一遍,你真的决定与唐海亮相守一生吗?”

杨风语气郑重,直接唤起对方姓名。

“我确定!”

她再次点了点头。

“那你便进去吧!”

说着,杨风轻轻推开了房门。

刘红叶深呼吸一口,勇敢迈进门槛,随即轻轻关门,屋内旋即传来二人温馨的对话。

“红叶,我一直都很欣赏你!”

“海亮哥,其实我也一样!”

片刻后,从屋内传来了二者的对话声。

杨风淡淡笑起,心头宽慰不已——此中情感必须双方自愿才行,若有一方不愿,一旦事有差池上报至镇 ** ,自己也难以撇清干系。

这便是他为何再三确认,确保刘红叶确实心仪唐海亮并愿以身相许的关键。

至于结婚申请信,

村长即是唐海亮的兄长,第二天即可顺利办理。

对于红叶屯那端的情况,他也不会刻意刁难唐海亮,同样可以次日办妥。

即便是提前一夜成亲,也不违反任何规定。

眼见事情圆满解决,

杨风未再多作停留,

转身朝自己下一步计划进发——那片亟待锻炼的身体。

次日黎明,

杨风和苏萌等众人汇聚在村庄边缘的田地边。

此时迎面碰上了满脸喜色的唐海亮,“杨风!”

后者笑着朝杨风打招呼。

“苏萌,你们先进田干活儿。”

杨风则作出指引,大家随之行动起来。

苏萌等人纷纷点头同意,一个个拿起锄头走向田间。

“事情解决得如何了?”杨风问道。

“一切都办妥了,介绍信已经开具,我今天凌晨五点就去了红叶屯,帮红叶也开了介绍信,一会儿就带她回来。”唐海亮满脸掩藏不住的喜悦。

“很好!”杨风不由地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只要有了两个村庄开具的介绍信,婚姻就算定下来了。

至于正式登记,需要到镇上办理,通常要等到有时间才会去。

大家对此并不着急,有些人结婚十几年都没有领过证。

“杨理事,中午请过来吃饭吧。”唐海亮邀请道。

“好!”杨风没有异议,说了声告辞后,便走向田地。

唐海亮则继续查看大家翻地和播种小麦的情况。

等事情大致安排妥当,他便交给唐金宝监督,自己则离开了,去办自己的婚事。

没过多久,唐海亮便驾着驴车,带了些物品,前往红叶屯。

“嘿,唐队长,今天是不是有什么喜事?”驴车经过田埂时,耕作的村民看见车上装的东西,自然知道唐海亮有什么喜事。

“是的!”唐海亮答道。

“恭喜!恭喜!”村民们立刻送上祝福。

“谢谢!”唐海亮十分高兴,随即赶着驴车离开了。

因为时间仓促和经济条件有限,唐海亮自然没买喜糖。

即便是最便宜的糖果,每斤也要五毛钱,还得有糖果票,如果没有票,一斤就要一块钱。

一圈送下来,至少需要五六斤,一般人家还真舍不得。

于是,唐海亮要结婚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一个四十三岁的老单身即将成婚,这自然引起了人们的议论,甚至有人用“老树开花”来形容他。

听到这些,杨风不禁苦笑。

然而,他并未参与讨论,而是专心翻地,争取在中午前完工,以便一会儿能去唐海亮家吃饭。

很快,他翻完了四亩地,让陶碧玉过来登记后,便离开了田地。

“大哥,真的多谢你了!”唐金宝站在田埂上,见杨风走过来,连忙表示感谢。

今天唐海亮结婚,他负责田里的事务,一直在田埂上监工,没有去翻地。

“这只是唐队长和红叶同志两情相悦的事,和我没太大关系。”杨风微笑着回应。

“大哥,如果没有你,他们再情愿也是白搭。”唐金宝很清楚这件事的重要节点。

唐海亮驾驶着驴车,又路过了一片田埂,被耕作的村民们发现。

“嘿,唐队长,今天有什么喜事吗?”

“是啊!”唐海亮回答。

“恭喜!恭喜!”村民们急忙送上祝福。

“谢谢!”唐海亮非常高兴,随即驱赶驴车离开了。

因为时间和经济的原因,他没有买喜糖。

最便宜的糖果一斤五毛钱,还需要糖果票,如果没票一斤就要一块钱。

一圈下来,至少需要五六斤,一般人真的不太舍得。

于是,唐海亮要结婚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子。

四十三岁才步入婚姻殿堂,这自然引发了人们的议论。

有人甚至用“老树开花”来形容唐海亮。

杨风听到这话,不禁苦笑连连。

不过,他并没有参与讨论,一心忙于翻田,以便提前完成上午的工作。

因为他还打算一会儿去唐海亮家吃饭。

很快,他就翻完了四亩地,然后叫陶碧玉过来记录。

随后,他迈开步伐,离开田野。

“大哥,多谢你!”唐金宝站在田埂上,看到杨风过来,连忙道谢。

今天是唐海亮的大喜日子,唐金宝负责田里的事务,所以一直在田埂上守着,没有去帮忙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