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医妃倾城王爷独宠 > 第14章 义塾的发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义塾自开办以来,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在大燕国的教育领域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它那免费教育的善举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犹如春风吹过大地,迅速在百姓之间传颂开来,吸引了众多家庭纷纷将孩子送来求学。

每日清晨,义塾的门口总是热闹非凡。家长们带着殷切的期望,牵着孩子们的手,早早地等候在那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

“这义塾可真是咱们穷苦人家的希望啊!以前哪敢想孩子能有读书识字的机会。”一位衣衫褴褛的父亲感慨万分,粗糙的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

“是啊,苏思瑶和慕容轩真是大善人,为咱们老百姓做了件天大的好事。咱们的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旁边的一位母亲附和着,目光中充满了感激。

随着口碑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孩子涌入了义塾。原本宽敞的教室一下子变得拥挤不堪,桌椅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孩子们不得不几个人挤在一张桌子旁,狭小的空间并没有削减他们学习的热情。

负责管理义塾的张先生为此忧心忡忡,他急匆匆地找到苏思瑶,神色焦虑地说道:“王妃,如今学生数量剧增,教学资源实在是紧张得很啊。这桌椅不够,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太艰苦了。”

苏思瑶听闻,立刻赶到教室查看情况。只见教室里人头攒动,孩子们紧紧地挨在一起,却依然挺直了腰板,专注地听着先生授课。她的心中一阵酸楚,同时也为孩子们的求知精神所感动。

“张先生,您先别急。我会想办法尽快调配一些桌椅过来,先让孩子们能有个基本的学习空间。”苏思瑶安慰道。

然而,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调配桌椅的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附近的村庄和城镇能找到的闲置桌椅寥寥无几。而且,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由于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书籍、笔墨等教学用品也迅速短缺。

原本充足的课本,如今变得供不应求,有的孩子只能几个人共用一本。老师们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看到课本上的内容,不得不将重要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反复讲解。

“现在连课本都不够,孩子们传阅起来很费时间,学习进度都被拖慢了。”一位老师无奈地向苏思瑶诉苦。

不仅如此,笔墨的短缺也让孩子们的作业和练习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为了节省笔墨,老师们只能精选作业题目,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巩固所学知识。

“这么多孩子,我一个人实在是顾不过来,真怕耽误了他们的前程。”一位年轻的老师看着教室里密密麻麻的学生,脸上露出了疲惫和担忧。

苏思瑶深知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她心急如焚,日夜思索着解决之道。

“慕容轩,这义塾的情况越来越严峻,我们必须尽快找到更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教学资源短缺的问题。”苏思瑶在书房里与慕容轩商讨着。

慕容轩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道:“要不我们向社会各界发起募捐?让更多的人了解义塾的困境,也许会有好心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苏思瑶眼睛一亮,觉得这是个可行的办法:“好,那就立刻行动起来!”

于是,一份言辞恳切的募捐公告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公告详细描述了义塾的现状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奉献爱心。

一些富有善心的富商和官员看到公告后,纷纷慷慨解囊。

富商林老爷亲自送来了一大批崭新的桌椅和丰富的书籍:“我虽在商场打拼多年,但深知教育乃国家之根本。这些物资希望能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官员赵大人也积极响应,不仅捐赠了资金,还发动身边的同僚一起支持义塾的发展:“王爷和王妃为了百姓的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身为官员,自当义不容辞地贡献一份力量。”

在众人的帮助下,义塾的教学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随着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加,资源紧张的问题依然存在。

苏思瑶没有气馁,她决定发动师生们共同努力,克服困难。

“孩子们,虽然现在我们面临着诸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找到办法。我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学习用品,节约资源。”苏思瑶在课堂上鼓励着孩子们。

在她的带领下,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旧的材料,制作简易的笔和纸。有的孩子用竹子削成笔杆,插上鸡毛当作笔头;有的孩子将旧布片拼接起来,制成练习本。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珍惜资源,还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义塾的教学逐渐恢复了正常秩序。但苏思瑶清楚地知道,要想让义塾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还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

她开始着手制定更详细的教学计划和管理制度,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她还积极与其他地方的学府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成果,要不断进取,让义塾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为大燕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苏思瑶在义塾的全体师生大会上坚定地说道。

在苏思瑶和慕容轩的不懈努力下,义塾的发展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孩子在这里开启了知识的大门,走向了充满希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