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纪由一坐进车内,便明显察觉到与以往乘车截然不同的体验。

这车子行驶得极为平稳,仿佛行驶在毫无波澜的湖面,丝毫感受不到道路上哪怕最轻微的颠簸。

今日,他们的行程安排是前往大会堂进行签收工作。

这一批历经波折,从二十三个国家回归的文物高达1109件,种类繁多、材质丰富。

其中不仅有古朴厚重的铜器,细腻温润的泥制器物,还有珍贵稀有的象牙制品,以及年代久远的木质物件。

签收完成之后,接踵而至的便是文物分配的问题。

面对如此数量庞大的文物,神州博物馆肯定没办法全盘接收。

所以,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馆长纷纷齐聚于此。

按照惯例,通常是神州博物馆优先挑选,之后便是国家博物馆。

等这两家挑选完毕,剩下的文物便轮到其他各地博物馆各展神通了。

抢到就是赚到!

江城市大会堂门口,众人翘首以盼,远远望见那辆象征着特殊意义的车辆缓缓驶来,如潮水般簇拥过去。

车刚停稳,车门便被急切地打开。

纪由刚一下车,就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头子迎了上来,差点和他来了个贴面礼。

还没等他站稳脚跟调整好姿势,就被疯狂踩脚。

那些满心激动的馆长们,此刻完全顾不上平日里的斯文与矜持。

陪同的安保人员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场面弄得措手不及,完全没料到这些馆长们会如此疯狂。

他们赶忙上前,迅速将围得水泄不通的人群隔开,为纪由开辟出一片安全空间。

站在稍远处的人,虽然没法立刻挤到近前,但也不甘示弱,纷纷高声打起招呼来。

“部长,好久不见啊!”一个洪亮且带着十足热络劲儿的声音,穿透人群的嘈杂,直直地传了过来。

“上次一别已经是上次了,部长风采依旧啊!”紧接着,另一个恭维的声音紧跟其后。

此起彼伏的问候声,在江城市大会堂门口回荡着。

杨洪瑞微微侧过身,对着身边的秘书,佯装嗔怪地说道:“这都成什么样子了!”

话虽如此,可他嘴角那微微上扬的弧度,却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秘书心领神会,笑着回应道:“您家孩子太受欢迎了。”

“再受欢迎,也不能这般没个章法啊,瞧瞧这一个个的,都快把场面弄乱套了。”

纪由刚一下车,目光迅速扫过人群,在看到杨洪瑞的那一刻第一时间扬起手臂,大声喊道:“杨叔叔!”

杨洪瑞满脸笑意,热情地快步迎了上去,一边伸出手,作势要帮纪由拍去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一边说道:“走吧,咱们进去。”

说着,他亲昵地揽过纪由的肩膀,两人并肩朝着里面走去。

周围的人群自觉让出一条通道。

纪由踏上地毯,就感觉像踩碎了一条用千万缕金色阳光织成的红色河流。

每一步落下都稳稳地托举着他。

众星捧月,周遭众人的目光纷纷追随。

顶上高悬着火红色的国徽是国家的荣耀与使命。

两侧的《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庄重无比。

中式顶级美学压迫。

他们进入会议厅,纪由的铭牌在第一排正中间的座位,他握完手落座。

抬眼望去,前方的台上,密密麻麻陈列着一千多件文物。

此刻,它们皆罗列在纪由眼前,任他挑选。

媒体记者们早已在台上与座位中间各就各位,严阵以待。

他们手持专业相机未开启闪光灯,只是屏气敛息,手指在快门上轻轻按动。

“咔嚓咔嚓”的声音此起彼伏,如密集的鼓点。

孙崇海和杨洪瑞并肩坐在第二排,身子微微前倾,脑袋凑得很近,小声地交谈着。

杨洪瑞微微侧头,轻声开口问道:“孙部,你还记不记得之前咱们一起吃饭的时候,纪由说过的那些话?”

孙崇海抬起手轻轻拍了拍杨洪瑞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真没想到会是这样啊。”杨洪瑞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继续说道,“你当时还耐心给他科普属人原则。”

是啊。

怎么也想不到,当初以为只是小孩子不知天高地厚说的幼稚大话。

在短短两年之后,竟真的化为现实。

让流失海外的文物风风光光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杨洪瑞此刻满脸红光,难掩内心的喜悦与自豪,由衷地赞叹道:“这孩子,真是太有出息了!”

“他干一行,就能成一行。”

“那个JY研究所可真厉害。”孙崇海接过话茬,“研究所的门槛快被全国的科研精英踏破了。”

“是啊,现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的人每天都笑得合不拢嘴,再也不用为人才引进的事儿发愁了。”

孙崇海点点头,“是啊,没想到能走这么远,超过我们咯。”

“哈哈哈哈,”杨洪瑞爽朗地大笑起来,“越多越年轻的人超过我们才好呢。”

主持人开完场后邀请纪由上台讲话。

纪由未携带任何稿件轻装上阵:“往昔的动荡让这些文明瑰宝被迫离开故土,在异国展柜中沉寂百年。”

“文物的流失不仅是物质财富的湮灭,更是民族精神血脉的断裂。”

“如今,它们跨越重洋归来,每一道归途都镌刻着国家的崛起印记。”

“未来,我们将以更加专业、严谨的态度守护好这些文物。”

“各个博物馆需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工作力度,积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此确保文物能够得到妥善且周全的保存。”

“同时,我们亦将精心筹备各类展览活动,借助丰富多元的展示形式,赋予文物鲜活的生命力,使更多民众能够深入了解文物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故事。”

“文物回家,归的是器物,立的是风骨,铸的是国魂。”

“今日,以法理之剑斩断掠夺锁链,以科技之翼载文明回家。”

“文物回家路,既是归途,更是征途。”

“让每一件漂泊的文物都成为民族复兴的路标,让‘文载于物,族髓附间’的信念,照亮人类文明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