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厂的发展陷入瓶颈,而国家也想用东海厂作为试点,国有资产与国外资本的联合,给全国的国企做一个示范。
梁思申作为美方的代表先回到上海打前站。东海厂不是洛达的唯一选择,他们需要考察更多的企业做出最优的选择。
宋运辉对这件事是乐见其成,或者说是极力想要促成合作的达成。目前东海厂已经在和日本的化工联系,但是日本的设备没有洛达先进。既然要合资,就要选择最好的。
回到上海后的梁思申被上海的发展震惊,华亭酒店是她下榻的地方,这家酒店无论是装潢还是服务与美国相比毫不逊色。
这让她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更是充满信心。
梁家是官宦世家,不是从政的就是从政的,最没有“出息”的梁父也是个银行行长。她的堂哥梁凡准备经商,他的好朋友萧然对梁思申很感兴趣。“不怀好意”的接近让梁思申有了警惕之心。
能在美国学习十几年,并且取得这么好的成就的梁思申,不是单纯的小白兔,在资本世界中经历过的梁思申轻易看出萧然的本质。但是为了更加了解“敌人”,她拜托宋老师帮她查一下这个人。
宋运辉对梁思申的拜托很是放在心上。他的朋友不多,经商的也就是雷东宝和杨巡,于是电话就打到了杨巡那里。
杨巡对小辉的话一向是放在心上的。他当时正在家里,打电话不方便,但还是去村部打电话给梁思申。
从宋运辉的话里,他分析出这位梁小姐是从美国回来的,有背景,有钱,有能力。他一直想要接触合作的人就是像梁小姐这样的人。
杨巡敏锐的嗅觉让他在商场上无往不利。第一次见面,杨巡并不诚实,他带着商人的狡黠和油滑,话里话外就是萧然有缺点,但是我不说。
梁思申很失望,没想到宋老师的朋友是这样市侩的人,她觉得杨巡辜负了宋老师对朋友的诚意。
小学六年级就出国额梁思申,语文水平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在国外的多年也让她养成有话就说的性格。她没意识到直言直语是对杨巡人格上的侮辱。
两人的谈话有些不愉快,但是杨巡的一番剖白让梁思申感到愧疚,这份愧疚让杨巡抓住机会再她面前表现了一番。
没见过面的两个人,相互碰面两三次就会熟悉,何况他们中间还有宋运辉这个中间人。
从上海回来后的杨巡精神面貌都不一样了,张口“梁小姐”,闭口“梁小姐”,大寻啧啧称奇,感慨杨巡年龄大了,想媳妇了。
杨巡看着手中的规划图,想到土地局那张地图,他心中冒出一个主意,他要修建酒店,就按照国外的那种酒店修建。
对于杨巡想一出是一出的话,大寻并不放在心上。万万没想到,杨巡是来真的。
资金,地皮,手续,营业执照这些,能办下来吗?
目前的社会环境确实不能让个体户经营酒店,都是集体或者是一些国企单位有这些权力。杨巡瞬间就失望了。
洛达的考察团在全国范围考察一圈后,还是认为东海厂有投资的价值,所以合作开始推进一步。
东海厂为了这次谈判准备了很多的材料,但是洛达没有时间去一一查看这些资料。梁思申作为美方代表,她不想看到这次合作失败。而宋运辉也不允许合作终止。
在梁思申的帮助下,她取得洛达停留在东海厂两个月的机会,而宋运辉为了推进合作,在没有经过厂办领导层同意的情况下,把对日本的合作底线透露给洛达。
无论是政策还是前景,洛达没有拒绝的机会,但是底线是可以突破的。资本家是贪婪的,当你给他一块肥肉的时候,他会觊觎你手中更大的肥肉。
洛达狮子大开口,不仅要更多的土地,还想要东海厂付出500万美金的投资。这件事触及到了宋运辉的底线,谈判陷入僵局。
面对梁思申面无表情的说着洛达有的是东海没有的,洛达拥有的设备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等等,这些话让宋运辉恼火,他认为是梁思申给洛达透露了一些内容,让洛达变得贪得无厌。
两人在会议室争锋相对,曾经梁思申教给宋运辉的辩论方法被他用到这里,声音大的让路过的人都知道,宋厂长和这位美方代表闹翻了。
谈判进入冷静期,最后谁让步?厂里的几位领导都想促成谈判,但是这功臣?就不由宋运辉了吧?
于是一封一封的举报信邮寄到北京,邮寄到金州程家还有程开颜那里。
这段时间,程开颜确实觉得宋运辉变了,有没有变心她很清楚,但是对自己的态度是变了的。
三十而立的年龄,位居厂长的高位,在整个东海厂的威信比马厂长海还重。男人的耀眼时刻,程开颜清楚知道此时的宋运辉是多么的有魅力。
所以,在吸引自己的同时,也会吸引别人的女性。
程开颜之前并不担心她和宋运辉之间会开小差。只要宋运辉还看重他的前途,他就做不出这样的事。厂里的小冯,补习班的陶医生,程开颜没有放在眼里过。
但是,这位梁思申,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