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我跨越空间时间借武器 > 第128章 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家伙终于走了。”高仙芝长叹一口气说道。

刘能看着他,出声问道:“我看这个边令诚还可以啊!莫非高节帅瞧不起边令诚?”

“不是你说他会坑害我的吗?”高仙芝一脸诧异地看着他问道。

刘能这才想起来,自己的确是说过这些话,不过在和边令诚打过交到之后,刘能反而有些不敢相信史书上的记载了,于是出声说道:“我的确是说过这话,不过那都是史书上记录的。”

“既然是记录进了正史,那就肯定错不了。”高仙芝立刻说道。

刘能连忙劝道:“那可未必。”

“此话怎讲?”高仙芝顿时奇怪了。

史书上记录下来的,怎么可能有问题。

刘能想了一下,出声解释道:“史书都是后朝给前朝修的,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肯定会有所保留和删改。”

“而史书又是文人所着,文人你也知道,添加一些自己的喜好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儿。”

“我们那会儿有句话,叫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高仙芝不由得笑道:“尽信书不如无书,这话倒是真的。”

接着又疑问道:“但是这话又没让你不信书,如果不信书的话,难道信那些市井之中的谣言不成?”

刘能强辩的性子又被提了起来,缓缓说道:“这么说吧,秦皇残暴,这应该是天下人的共识了吧?”

高仙芝点点头。

秦皇残暴不仁,焚书坑儒,隳名城、杀豪杰,这是记录在史记和过秦论之中的,但凡是儒生,肯定都知道。

见他点头,刘能接着说道:“不过后世对于他的评价可不是这样的,我们后世尊称他为祖龙。”

“至于焚书坑儒,焚的是诗书,因为天下刚定,需要的不是诗书,而是农夫。”

“坑儒也不是儒生,而是术士,是汉朝末年的大儒孔安国所着的《尚书序》中提到,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这纯纯就是在黑始皇帝了。”

“至于隳名城、杀豪杰,这不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吗?一个人打下了一座城池,难道还留着原本统治那座城池的人吗?不杀光了他们,怎么从他们手中夺过权力呢?”

高仙芝听得直发愣,不过他什么都没说,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刘能的这套理论和儒家那一套理论相比,完全是拧着来的,不过问题是,刘能的理论听起来更符合实际啊!

他高仙芝也是做过这种事情的,当年他平灭小勃律国的时候,不就是把亲近吐蕃的小勃律国国王抓走了,然后再扶持一个亲近大唐的国王吗?这种事情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不过刘能却以为他没有理解,继续开口举例道:“没理解?那我说一个最近的吧。就说隋炀帝杨广。”

“大唐对于隋炀帝杨广的评价肯定好不到哪里去吧?阴谋夺帝、屠戮宗室、南游江都耗费巨大、三征辽东损兵折将,几乎所有皇帝不应该犯的错,他几乎都犯了个遍。”

高仙芝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魏征魏郑公所编撰的隋书里面就有提到过,高仙芝自然也是读过这本书的。

刘能笑笑,继续说道:“但是杨广攻灭陈国,平定天下,又修筑了东都洛阳,修建了通济渠、邗沟、永济渠和江南运河。”

“如果没有他,就不会有如今的洛阳城,也不会有当今天下如此发达的水运系统。”

“所以后世对于他的评价是,他做的事情都是对的,只不过他太过心急了一些,如果把这些事情的实施时间拉长一倍,那他就可以成为秦皇汉武那样的明君了。”

高仙芝顿时目瞪口呆,声音颤抖地问道:“你们后世为何要如此评价此人啊?”

刘能笑道:“这有什么,你就说,如果他真的用一生去做这些事情的话,他会不会得到一个明君的名声?”

高仙芝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的确,杨广做的这些事情都不是什么着急的事儿,如果可以拉长一些时间的话,恐怕天下人不会起兵反叛,而是会纷纷称颂吧?

不过高仙芝紧接着又摇了摇头。

他反应了过来,自己是大唐的官员,怎么能认为隋炀帝是个好皇帝呢?如果被人知道了,那他肯定是要被丢官罢职的。

他是个高句丽人,如果被人罢官去职了,那想要起复重来的机会都没有。

刘能也看出来了他的尴尬,笑了笑继续说道:“别的不说,就连尧舜禹都不是像文人记载的那样。”

“尧舜禹也不是史书记录的那样?这不可能吧?”高仙芝顿时便被这个大瓜吸引开了注意力,出声问道。

在他心目中,从小就被教育,尧舜禹是明君。

尧开创了帝王禅让的先河,在位七十年,认为儿子丹朱不成器,于是便决定从民间寻找一位可以继承自己位置的人,那个人就是舜。

甚至为了观察他,尧还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两个女儿观其德,确认了舜的品德无忧之后,这才将帝位让给了他。

舜继承帝位二十年,在位期间兢兢业业,不过此时天下发生了大洪水,舜治水无果之后,便将帝位让给了更会治水的大禹。

大禹则是率领天下臣民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十三年,终于是治理好了洪水,不过此时他的身子也已经不太好了,于是便将位置传给了自己看好的继承人伯益,但是他一死,他的儿子启就发兵击败了伯益,建立了夏王朝。

这种事情天下人皆知,怎么可能会有问题?

哪想到刘能却是淡淡摇头道:“高节帅有所不知,在后世曾经出土过一些竹简,经过研究之后发现是上古时期的史书,在里面明确记载了,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高仙芝顿时震惊地瞪大了研究,问道:“什么史书?”

刘能笑着说道:“那本史书原本的名字叫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将之称之为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为何与春秋上记载的完全不一样?莫不是假的吧?”高仙芝立刻问道。

“那倒是不可能。”刘能摇摇头道:“竹书纪年的成书时间是在先秦,时间肯定是要早于春秋的,古人没有必要的话,是不会写出一本假史书的。”

“那为何春秋记录的尧舜禹是人人敬仰的圣君?”高仙芝继续问道。

刘能笑着答道:“这当然是和儒家有关。”

“当年孔丘看到天下战乱频发,百姓生灵涂炭,于是便希望建立一个大同的世界,接着便提出了儒家,希望人人知礼,人人学礼,最好是学周礼,让天下各国不再互相攻伐征战。”

“为了说服其他人,这套理论之中必须要有一个或者几个榜样让人学,经过考虑之后,他便选择了尧舜禹来作为这些榜样,所以才有了尧舜禹期间路不拾遗门不闭户的事情发生。”

“后来经过了孟子、荀子和董仲舒等历代先贤的补充发展,这才有了如今的儒学。”

高仙芝顿时沉默不语。

儒学的发展他当然知道,不过他却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

不仅是他,全天下的人,除了专门研究儒学的那群人之外,剩下的人就根本没有想过,儒学之中的理论是如何出现的,孔子又为什么要提出这些理论。

其实这件事儿也不怪他,儒学讲究的是师法先人,翻译过来就是,先人是这么做的,而且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那么后人也就不用考虑为什么要这么做,只需要学习先人就可以了。

刘能笑着说道:“节帅不必深思什么,我方才说的这些事情在后世都属于百姓之间的闲聊,即便能辩出个是非对错,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于升官发财并没有丝毫帮助。”

高仙芝听他这么说,立刻也放松了下来,笑着说道:“也是,知道了这些事情,非但对做官发财没有丝毫帮助,甚至一不小心,还有可能引来麻烦。”

“只是闲聊吹牛的话不会有任何问题,但是一旦认真起来,肯定会有一些腐儒纠缠上来,赶也不是,说也不是,平白增添了许多烦恼。”

刘能却是笑着说道:“那倒不至于,如果真有人较真的话,那就问问他,子不语怪力乱神,可是董仲舒却认为天人感应,这完全是相逆的,肯定有个人是错的。”

“那么,到底是孔子错了呢?还是董仲舒错了呢?”

高仙芝顿时哑然,半晌才道:“咱们还是不要说这个话题了吧,实在是......”

刘能知道他犹豫的是什么。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之中不仅仅提出了天人感应,还有君权神授,这种事情他身为臣子的,实在不方便讨论什么。

于是,刘能站起身拱拱手,笑着说道:“天色已经晚了,我就不在这里打扰节帅了。”

“别啊,还有战事没有商议呢!”高仙芝连忙阻止道。

刘能摇摇头,回答道:“战事方面的事情就暂时不要问我了,我又没有从过军,不懂指挥打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