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镇如今已经不再是镇,而是正式改名成了平安城。
如今的平安城,已经是真的成为了一个大城,比莱芜城还要大还要繁华的大城,光是占地面积都已经是达到了近20平方公里,足够容纳20万人居住生活。
科学研究所的人数多了,每个人研究的分工也就越发的明确了。
现在的科学研究所,真的已经是初步具备了现代时空一些科学研究所的味道。
对于这种情况,陈平安非常鼓励,并且要求叶广辉继续在全国挖掘各种的技术人才,继续扩大科学研究所的规模。
除了正在研究的事情,已经能够量产的97K,经过三个多月的生产安排,成功达到了150条生产线的规模。
每条都可以实现月产200条97K,平安城这边的枪械工厂已经能够实现月产条97K。
目前,平安城的军械库这边,97K的储备量已经是达到了17万支。
但陈平安还并未开始普及97K的全军装备,只是在军队的狙击连中进行了小范围的普及。
陈平安看着一条条被封装好的97K,整齐的码放在仓库中,嘴角不由微微上扬。
17万支,虽然还不够装备陈平安手下的所有部队,但先装备北方军的话,已经是完全没有问题了。
于是,陈平安果断下达了让这些97K,在北方军中开始普及的命令。
北方军特别是辽东和东江镇那边,随时有要面对鞑子骑兵的风险,优先普及97K那是应该。
南方军那边只要有蒸汽战船在看着,一直以来都是安稳的很,稍晚普及个半年一年的其实也没什么问题。
下达开始装备97K的命令后,陈平安又去了一趟火炮研究所。
火炮研究所这边最近的成就,就是孙济文刚刚研究出的最新型的天雷15型后膛炮,开始了量产的天雷15型后膛炮,可是大大增强了护商队的火力。
以前的神威6型野战炮和神威12型野战炮,也都被魔改成了天雷6型后膛野战炮和天雷12型后膛野战炮。
野战炮重量轻的特点,注定了它们不会被淘汰,步兵在野战巷战中,这两种型号的轻型炮,其作用至关重要。
被魔改成了天雷6型后膛野战炮和天雷12型后膛野战炮,在重量不变的基础上,精准射程都是稍微增加了一两百米。
别小看这一两百米,多一米那都是先手,多一米那也是优势。
随着后膛炮的量产,前膛炮正在逐步被替换,估计要不了多久,陈平安手下的炮兵都会进入后膛炮时代。
结束了天雷系列火炮的研究之后,陈平安给孙济文的新任务是研究飞雷炮和迫击炮。
所谓飞雷炮就是没良心炮,特定历史时期创造的一种简易武器。
以空汽油桶为炮筒,在桶内填充发射药,将捆扎成圆盘形的炸药包放入桶内,点燃发射药产生爆炸冲击力,将炸药包抛射出去,原理类似前膛炮。
通常可装填6-8公斤的炸药包,抛射距离在100-150米,炸药包爆炸时,以落点为中心,半径10米内的障碍物可被摧毁,半径20米内的人员会因强大的冲击波而失去战斗力。
其特点就是携带简单,操作也简单。
飞雷炮实在是没什么太大的技术难点,孙济文很快就攻破了飞雷炮的研究,并且开始了量产。
最难攻克的还得是迫击炮。
陈平安给孙济文的迫击炮模型是抗战期间,日本的九四式90mm轻迫击炮。
好吧,这种迫击炮的研究,就跟98K一样,同样需要极高的工业基础。
孙济文研究了好久,都难以解决,于是陈平安就决定了把火炮研究所和科学研究所正式合并。
只有借鉴整个科学研究所的力量,孙济文才能彻底攻破迫击炮这个难题。
对于迫击炮,陈平安也不着急,没良心炮就是迫击炮的前期替代品。
视察完研究所,陈平安又开始在各个军营之间不断的巡察。
军队是核心,陈平安每年都会把自己手下的军事力量都走一遍,军权必须得牢牢抓在手里的。
这会儿的山东军,在山东其实也没有多少,
松江府那边驻军了4000多山东兵,台湾和东南沿海驻军了近2万山东兵,辽东和东江镇驻扎了近12万。
常年在海上漂着的水军也有近五万,整个山东境内,陆地上陈平安的军队也就只有了2万多人而已。
好在山东境内其实非常的太平,2万多人其实也够用。
当然,由于这会儿辽东的战事一时半会也都打不起来,陈平安已经开始抽调辽东军队在逐步返回山东了。
再加上如今陈平安已经开始了在北方军中普及97K步枪,辽东和东江镇那边再驻扎大量的军队其实也就没有了太大意义。
陈平安觉得,有了97K的加持,两边各驻扎3万山东军就足够了。
东江镇那边,本来就有两万三千多原东江镇士兵,关宁锦防线那边,本来也有七万一千原辽东士兵。
这些士兵们,在经过一系列的基础训练,以及护商队取得了对鞑子的一系列胜利之后,早就被陈平安给洗脑,基本上都成为了护商队的一部分。
辽东和东江镇各驻扎3万山东军,再留下3万原着军,两边各6万大军守护,应该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剩余的军队则是全部返回山东训练休整即可,没必要全部留在辽东那边。
于是陈平安一边下达了军队大规模回山东休整的命令,一边开始在山东巡营。
现在山东境内的兵力比较少,陈平安没用多久也就把各处兵营视察了一遍。
视察完山东的兵营之后,陈平安本来打算再南下去台湾,福建两广去看看的,奈何余大成派人带来消息,说是朝廷组建移民小组正式成立,可以开始搞移民的事情了。
.........................
感谢慢性中毒的催更符。感谢送花和用爱发电的所有老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