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皇太极:“多尔衮,什么情况,你给我说清楚。”

多尔衮把南、北汛口是如何陷落的,以及明军在复州城下围而不攻的情况都说了一下。

南、北汛口的具体战斗经过,多尔衮终究是知道了的,总归是有两城中的漏网之鱼,在复州城解围之后,逃回了复州城中。

明军有上百艘巨大炮舰,以及明军攻城时那种铺天盖地炮火洗地的情况,多尔衮都说了一下。

知道了南、北汛口被轻松攻下的过程之后,多尔衮明白了一个道理,不是明军攻不下复州城,而是人家压根就没想过要打复州城。

这个想法很是荒谬,但多尔衮觉得自己的想法没错。

而且,多铎那5000骑兵被灭的也是莫名其妙,虽然明面上多尔衮宣扬多铎是中了诡计,但实际上,多尔衮总觉得自己面对的这批明军,战斗力其实真的很强。

还有就是所有明军的武器都是火铳,这种全员都装备火铳的明军很是特别。

据从南、北汛口逃回来的人所述,明军的火铳威力很大,打的也很准。

多尔衮把自己知道和自己猜想的都给皇太极说了一遍。

这一个个的可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皇太极一脸的不可置信:“不可能,这不可能,明军不可能一下子变的这么厉害。”

多尔衮:“大汗,明军有大量巨大炮船不是假的,有大量的火炮也不是假的,还有大量的火铳也不是假的。”

“明军拿下的南北汛口、红嘴堡,我也都派人去探查过了,如今这几处都被重新修建的跟锦州城差不多,城高炮多,根本无从下手。”

“这次咱们要面对的山东军真的不一样的,他们真的很奇怪。”

皇太极:“......”

一时之间也是无话可说了。

是啊,明军有大量的巨大炮船,辽东半岛的沿海区域明军就可以来回自如。

明军有大量火炮,听多尔衮说虽然都是一些千斤炮,但数量太多的话,用来守城也是非常好用的。

当年的宁远之战中,他老子努尔哈赤就是被明军的火炮击伤,不久后去世的。

因为知道火炮的犀利,所以后金也是早已经开始自己铸造红衣大炮了。

用后金的勇士,去攻有无数大炮守护的城池,那根本就不现实,如今后金的常备军队数量也才五六万人而已,每次有大战还得从民间临时招募,才能凑出个十万大军来。

就后金这点兵力,打打野战还可以,要是去攻坚城,根本消耗不起。

当然,后金也可以铸炮,用大炮去攻城。

不过,后金铸造一门红夷大炮,总成本可都是在数千两到上万两白银之间。

千斤炮的成本也得有3000两银子一门。

明军竟然有1000门,这就是300万两银子啊!

明军什么时候这么有钱了?

有钱也就算了,关键是铸造一门大炮至少得需要4到6个月的时间,想要造出1000门大炮来,以后金的生产力,没个七八十来年,根本造不出来啊!

所以,就目前形势而言,后金对于关宁锦防线和东江镇好像都没什么办法。

好吧,其实后金以前就对关宁锦防线没什么办法,别看祖大寿、吴襄之流经常在野战中被后金给打的哭爹喊娘,但其实吧,依靠关宁锦防线坚城的情况下,后金也拿祖大寿他们没招。

要是有招的话,后金也不会费那么大劲儿,绕个大圈,从宣府、大同那边入关抢劫了。

以前就拿关宁锦防线没办法,现在换了个更厉害的余大成,他们就更拿关宁锦防线没办法了。

好吧,现在已经不单单是关宁锦防线的事情了,东江镇那边可是又雄起了啊!

当年袁崇焕斩杀毛文龙,解除了后金的后顾之忧,没了毛文龙领导的东江镇,逐渐被后金逼进了海里。

现在倒好,统管了东江镇的余大成,一下子又让东江镇雄起了。

当年毛文龙所率军队,不断捅后金的后方,曾有效扼制后金西进步伐,给后金后方造成很大威胁。

现在,那种要被经常千年杀的感觉又回来了啊!

皇太极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哆嗦,一股寒意直奔天灵盖。

皇太极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咱们后金,还是人口太少了啊!”

多尔衮也很是无奈的点点头,满人的勇士确实很勇猛,但是吧,人口太少就是先天的劣势。

大明死上100万人,没什么感觉,但后金要是死上100万人的话,那可就是灭族一大半了。

皇太极:“不管如何,先动用关系,摸清楚余大成的底再说吧。”

.......

就在皇太极彻底熄灭了南下报复心思的时候,余大成也是回到了京城。

这一次回京,余大成明面上的事情只有两个,一个是为北伐后金死掉的那三万五千山东将士讨个抚恤金。

第二则是开始安排移民屯田的事情。

余大成回到京城的第一时间,自然是先得求见崇祯皇帝了。

这次后金能快速从宣府那边撤军,在崇祯看来,完全就是余大成的功劳。

况且,人家余大成还接连攻下猪岛、麻阳岛、茶河岛、中岛、长生岛,拿下南汛口、北汛口,斩杀了多铎,以及一万多鞑子。

东江镇这也算是又在鞑子的后方站稳了脚跟的,这一样样的可都是大功劳。

余大成装着满心悲痛的心情,踏入了紫禁城。

好吧,不装不行啊,陈平安到底是怎么打的仗,到底是死了多少人,到底是啥啥啥的,他整天窝在山海关里研究艺术和生物知识的余大成又怎么会知道?

自然是陈平安说啥,余大成就信啥了。

至于死了多少兵,余大成一点悲痛的感觉都没有,也就只能装一装了。

崇祯皇帝听闻余大成回京求见,即刻传召,御书房中,君臣二人相见。

“臣余大成,叩见陛下。”余大成跪地行礼,声音沉稳有力。

..............

感谢用户,爱吃豌豆玉米粒的海勒的点赞。感谢送花和用爱发电的所有老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