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 第494章 灭绝令下杀乌桓,建州东虏诞生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4章 灭绝令下杀乌桓,建州东虏诞生日

泰平元年九月二十日,秦皇宫的朝堂上,气氛凝重。

嬴安端坐在龙椅上,身着龙袍,头戴冕旒。他的脸色铁青,双目圆睁,怒火在眼中熊熊燃烧。

“朕近日收到消息,乌桓人又叛乱了,还为祸通辽和甘旗卡两地!”嬴安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大殿内炸响。“这些蛮夷,屡次叛乱,实在是欺人太甚!”

群臣们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他们知道,秦皇这次是真的动怒了。

“朕要在通辽行灭绝令,所有生灵,全部杀光!”嬴安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中透着无尽的杀意。“之后迁徙关陇秦人,填充乌桓旧地。”

群臣们闻言,心中一惊,但却没有一人敢出言劝阻。他们对乌桓人的所作所为也早已忍无可忍,如今秦皇下了这样的命令,他们虽然觉得有些残忍,但也觉得大快人心。

“同时,传朕旨意,大秦境内的乌桓人,三代之内皆为奴隶!”嬴安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重锤一般,砸在群臣们的心上。

“陛下,此举是否过于严苛?”中书尚书江革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严苛?”嬴安冷笑一声,“朕已经受够了这些乌桓蛮夷!他们屡次叛乱,给我大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不如此行事,我大秦不足以震慑他们!即便因为导致东北糜烂,也阻止不了朕的决心!”

嬴安的目光如同利剑一般,扫过群臣们的脸庞。“既然乌桓人想叛乱,那朕就让他们叛乱个够。叛乱一千,朕杀他一千!叛乱一万,朕杀他一万!叛乱十万,朕杀他十万!就算叛乱一百万,朕也杀他一百万!敢于叛乱抗秦者,唯有杀!”

群臣们默然无语,他们知道,秦皇这次是铁了心要对乌桓人动手了……

泰平元年九月二十八日,萧瑟的秋风席卷着乌桓故地,枯黄的树叶漫天飞舞,仿佛在预示着一场腥风血雨的到来。

在这片曾经属于乌桓人的土地上,秦皇的旨意如同晴天霹雳一般,让乌桓人感到无比的愤怒和不甘。

他们身着兽皮,手持简陋的武器,聚集在一起,脸上写满了不满和怨恨。

“我们乌桓人叛乱多次又怎样?这里是我们乌桓人的土地!秦人霸占了我们的家园,现在还要把我们三代都贬为奴隶,这简直是欺人太甚!”一个身材魁梧的乌桓首领站在高地上,大声怒吼着。

他的话音刚落,周围的乌桓人纷纷响应,群情激奋。

“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反抗!”

“杀了秦人,反抗暴秦!夺回我们乌桓人的土地!”

很快,克什克腾、赤峰、通辽、甘旗卡、望平五地的乌桓人全体叛乱,他们高举着“反抗暴秦”的旗帜,呐喊着口号,四出叛乱。这次叛乱的乌桓人足有二十万之多……

太武军在沈师铎的率领下,早已严阵以待。

沈师铎身着一身黑色的甲胄,头盔上的红缨在风中飘动着。他目光如炬,注视着前方乌桓人的动向。

“传我将令,按照灭绝令,以杀止杀!”沈师铎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太武军的将士们闻言,纷纷拔出腰间的长剑,呐喊起来。“为大秦而战!为秦皇而战!”他们向着乌桓人冲去。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血肉横飞。

乌桓人虽然人数众多,但他们的武器和装备远远比不上太武军。在太武军的猛烈攻击下,乌桓人的阵型很快就被冲散了。

沈师铎身先士卒,手持长枪,在敌群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他每一次挥砍,都能带走一个乌桓人的性命。

在沈师铎的带领下,太武军的将士们士气大振,越战越勇。

乌桓人在太武军的攻击下,死伤惨重。他们开始节节败退,最后溃散……

泰平元年十月三日,乌桓故地上空阴云密布,寒风凛冽,仿佛在为乌桓人的悲惨命运而哀鸣。

在灭绝令的威慑以及太武军的强大攻势下,乌桓人如同惊弓之鸟一般,纷纷向东逃窜。

乌桓人的队伍混乱不堪,老弱妇孺夹杂其中,哭声、呼喊声、咒骂声此起彼伏。他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许多人身上还带着伤,鲜血染红了他们破烂的衣服……

“快走啊!再不走就没命了!”一个乌桓男人大声呼喊着,他搀扶着一个年迈的老人,步履蹒跚地向前走着。

“我们的家园没了,我们还能逃到哪里去啊?”一个乌桓女人抱着孩子,绝望地哭泣着。

“都是秦人的错,他们太狠了!他们为什么不能容忍我们叛乱!”一个年轻的乌桓女子愤怒地挥舞着拳头,眼神中充满了仇恨。

乌桓人一路向东逃窜,向着满饰都护府的铁岭、叶赫一带奔去。他们身后是紧紧追赶着他们的太武军……

沈师铎骑在高头大马上,他目光如鹰隼一般,紧紧盯着前方逃窜的乌桓人。

“传我将令,继续东进,不能放过一个乌桓人!”沈师铎的声音冷酷无情。

太武军的将士们闻言,纷纷催动战马,向着乌桓人冲去。他们手中的武器闪烁着寒光,如同收割生命的镰刀。

乌桓人在逃亡路上死伤惨重,许多人因为体力不支而倒在了地上,被太武军无情地杀死。太武军不要俘虏,格杀勿论。

一时间,乌桓人的尸体遍布田野,鲜血染红了大地……

这就是历史上的乌桓东迁,一场充满了血泪和屈辱的大迁徙。乌桓人在这场迁徙中,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也失去了尊严。

泰平元年十月十二日,建州的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随时都要压下来一般。太武军一路追杀乌桓人,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席卷而来。

原本浩浩荡荡的二十万乌桓人,在太武军的追杀下,几乎死绝。只剩下一百三十个乌桓人,如同丧家之犬一般,逃到了建州。

建州的秦人看到这些可怜的乌桓人,心中不由得生出一丝怜悯。他们虽然是敌人,但也是活生生的生命。

于是,一些秦人冒险收留了这些乌桓人,给他们提供食物和住所。

太武军追到建州后,发现乌桓人竟然得到了秦人的庇佑,顿时大怒。

沈师铎骑着高头大马,身着甲胄,手持长枪,威风凛凛地站在队伍前面。

“你们这些秦人,竟敢包庇乌桓人,难道不怕大秦的律法吗?”沈师铎大声呵斥道。

建州的秦人虽然心中害怕,但却不肯屈服。他们纷纷站出来,挡在乌桓人前面。

“将军啊!他们已经够惨了,您就放过他们吧!”一个年迈的建州秦人颤巍巍地说道。

“是啊,将军,已经死了二十万条生命啊!”另一个建州秦人附和道。

沈师铎闻言,心中不由得有些动摇。他虽然是奉命行事,但也不忍心看到二十万人死的一干二净……

“可是,这是陛下的旨意,我不能违抗。”沈师铎有些为难地说道。

“将军,您就通融一下吧。天下大同,乌桓人也是人啊!”建州的秦人纷纷哀求道。

沈师铎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叹了口气。

“好吧,我这次就放过他们。但你们要记住,以后不要再包庇乌桓人了。蛮夷畏威不怀德。你们未来,或许会后悔……”沈师铎说道。

建州的秦人闻言,纷纷松了一口气。他们认为,自己只要对乌桓人善良,天下就能大同,唯有仁爱能解决纷争。

太武军于是在沈师铎的率领下,无奈地返回了。建州的秦人则继续照顾着幸存的乌桓人。

然而,乌桓人心里并不领情。他们心中充满了仇恨,对秦人充满了敌意。他们认为,是秦人害得他们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于是,这些乌桓人开始霸占建州城的一个角落,默默积蓄着震惊东北的力量。新的种族诞生了。其名为:建州东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