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千年大秦:西汉末年开始的帝国 > 第469章 群臣弹劾虞与之,寝宫之中闻急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9章 群臣弹劾虞与之,寝宫之中闻急报

武进十年九月二日,秦皇宫内,红烛摇曳,帐幔低垂。嬴安与折玉儿刚刚结束一场缠绵悱恻的欢好。

折玉儿娇躯半裸,身上仅着一件轻薄的亵衣,青丝如瀑般披散在肩头,她依偎在嬴安的怀中,感受到嬴安的心思似乎并不在此……

折玉儿抬起臻首,一双美眸含情脉脉地望着嬴安,柔声问道:“陛下,您似乎心不在焉,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嬴安轻轻叹了口气,伸手抚了抚折玉儿的秀发,开口说道:

“皇后,朕在想缅滇之事。朝中不少大臣参奏虞与之,说他在缅滇的所作所为太过火,不配担任缅滇都护。”

折玉儿闻言,秀眉微蹙,轻声说道:“虞与之在缅滇做了什么?竟让大臣们如此不满?”

嬴安将虞与之征召骠人青壮开垦兴威雨林,导致不少人死亡的事情告诉了折玉儿。

折玉儿听完,心中有些不忍。她叹了口气,伸手怜惜地摸了摸嬴安的头发,惊讶地发现嬴安竟长出了几根白发……

“陛下,治理国家确实不易。您为了大秦,劳心劳力,都生出白发了。”折玉儿心疼地说道。

嬴安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虞与之宁愿背负骂名,都要为了缅滇的发展这么做。他是为了大秦,朕又怎能坑他呢?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啊!”

折玉儿听了,心中感慨万千。她倚靠在嬴安的肩头,轻声说道:

“这就是大秦呀!不管是国君,还是都护,只要对大秦有益,就奋不顾身……”

嬴安搂着折玉儿,沉默了片刻,说道:“大秦要强大,就必须要有人做出牺牲。虞与之是个忠臣,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秦。朕相信,时间会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折玉儿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她知道,嬴安身为大秦的皇帝,肩负着整个国家的重任,有些事情他不得不做。

两人相拥着,在红烛的映照下,陷入了沉思。皇宫外,夜色深沉,万籁俱寂,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沉睡之中。

翌日清晨,大秦皇宫内,晨光透过雕龙画凤的窗棂,洒落在地砖铺就的地面上,金碧辉煌。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整齐地排列在大殿内,等待着朝会的开始。

中书尚书江革和御史中丞何敞站在前列,他们的脸上带着严肃的神情,似乎有重要的事情要奏。

不多时,嬴安身着龙袍,头戴冕旒,在一众白玉奴的簇拥下,缓缓步入大殿。

百官们见状,纷纷跪下,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嬴安在龙椅上坐下,扫视了一眼大殿内的群臣,开口说道:“众卿平身。”

江革和何敞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江革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微臣有奏。”

嬴安点了点头,说道:“江爱卿请讲。”

江革说道:“陛下,近日有不少关于缅滇都护虞与之的奏报。据微臣所知,虞与之在缅滇征召骠人青壮开垦兴威雨林,导致大量骠人死亡。

微臣认为,虞与之的行为过于残忍,有违仁道,不配担任缅滇都护……”

何敞也上前一步,附和道:“陛下,江尚书所言极是。虞与之的行为不仅引起了缅滇百姓的不满,也让天下人议论纷纷。微臣建议陛下将虞与之召回,严加惩处。”

嬴安听了,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看了看江革和何敞,说道:

“二位爱卿,朕知道你们的担忧。但虞与之在缅滇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秦的利益。缅滇之地多雨林蚊虫,开垦难度极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虞与之征召骠人青壮开垦兴威雨林,虽然手段有些残忍,但也是无奈之举。朕相信,虞与之这么做,是为了让缅滇尽快发展起来,为大秦的扩张做出贡献……”

江革和何敞听了,心中有些无奈。他们知道,嬴安这是在护着虞与之,他们的参奏恐怕不会有什么结果。但他们身为臣子,有责任向皇帝进谏。

于是江革再次开口说道:“陛下,微臣知道虞与之是为了大秦的利益。但他的行为过于残忍,有违仁道。微臣担心,这样下去,他的行为会引起缅滇百姓的反抗,甚至会影响到大秦的稳定。”

何敞也说道:“陛下,微臣附议……”

江革和何敞的话让殿内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其他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有的人面露赞同之色,有的人则是一脸的无奈。

嬴安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过群臣,心中有些烦躁。他知道江革和何敞说的有道理,但是虞与之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而且他在缅滇也确实做出了一些成绩。如果自己就这样把他召回,不仅会让虞与之寒心,也会让其他大臣们对他的用人之道产生怀疑……

“二位爱卿,朕知道你们的担忧。但是虞与之在缅滇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大秦的利益。朕相信他会处理好缅滇的事情,不会让朕失望的。”嬴安语气坚定地说道。

江革和何敞见嬴安态度坚决,知道再继续说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于是只好退了下去……

“好了,关于缅滇的事情就到这。接下来讨论一下东瀛之事。”嬴安转移了话题。

听到嬴安提到东瀛之事,大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活跃起来。

文武百官们纷纷打起精神,等待着嬴安的指示。

“如今东瀛只剩下三股势力。占据东瀛大部分土地的镇倭都护府,占据本州西南角的吉备国,以及蜗居在北海道的阿伊努。

朕决定,让镇倭都护府明年春天攻打吉备国。朕要两年内一统东方,然后把大秦的重心转移至攻略印度。这是国策,诸位爱卿可有异议?”嬴安目光炯炯地看着群臣,问道。

大殿内一片寂静,没有人说话。

过了一会儿,武备尚书耿秉上前一步,躬身说道:

“陛下,末将认为攻打吉备国是可行的。镇倭都护府经过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力。而且吉备国地处东瀛西南,与镇倭都护府相接壤,攻打起来比较方便。只要镇倭都护府击败吉备国,就能够加快大秦一统东方的速度……”

其他大臣们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嬴安见群臣没有异议,心中十分满意。他点了点头,说道:“既然诸位爱卿都没有异议,那就按照朕的旨意去办吧。”

“陛下,微臣还有一事启奏。”

说话的是门下尚书龙方等,他微微躬身,眼神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陛下,攻打吉备国固然重要,但也需谨慎行事。镇倭都护府虽有实力,然而吉备国盘踞一方多年,必有防备。

微臣建议,先派细作前往吉备国,刺探其兵力部署、城防工事等情报,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嬴安闻言,微微颔首,“龙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务必打探清楚吉备国的虚实。”

此时,中书尚书江革再次上前,“陛下,一统东方后,将重心转移至攻略印度,此乃我大秦的宏图伟业。

然而印度诸国众多,风土人情各异。微臣建议先派使节前往,了解其国情,为日后攻略做准备……”

嬴安赞许地看了江革一眼,“江爱卿思虑周全。此事就依你所言,选派得力使节前往印度。”

未几,朝会结束,嬴安回到寝宫。他坐在龙榻上,回想着朝会上的种种,心中既有对未来宏图的憧憬,也有对诸多事务的担忧。

这时,白玉奴邓绥轻盈地走进寝宫,她身着一袭粉色薄纱长裙,裙摆曳地,若隐若现地露出修长的玉腿。

邓绥莲步轻移,来到嬴安身边,柔声说道:“陛下,朝会辛苦了。”

嬴安伸手将邓绥揽入怀中,闻着她身上淡淡的幽香,疲惫的身心得到了些许放松。“朕还好,只是天下大事,千头万绪,让人费心啊!”

邓绥依偎在嬴安怀里,娇声说道:“陛下乃真龙天子,有上天庇佑,定能开创大秦万世基业。”

嬴安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还是你会说话,让朕心情愉悦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