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将军,我们要从军,请收下我们。”

领头的一个大声地跪地说道。

李俊业眉目一蹙,李军能维持强大战斗力的法宝是高额的军饷,优良的士气,铁血如山的军纪,但现在大战结束,李俊业对兵源的渴求,并没有之前那般强烈。

可是眼前呼啦啦的一大群人,越聚越多,不一会儿的功夫已经汇聚了一两千人了。

“李将军收下我们吧!我们现在已经田园被毁,家人被杀,就算解救了我们,也无归处。”

“李将军,收下我们吧!建奴毁我家园,杀我亲人,我们要找建奴报仇。”

“李将军,收下我们吧!就算我们年纪大,不能当兵,但我们有手艺,军中撑掌打铁,修修补补,这些活我们都能干,绝不会吃白饭。”

就在李俊业仿徨的时候,四周聚齐的青壮,已经群情汹汹,纷纷要求加入明军。

李俊业顿时犯难了,说实在话,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李俊业从来不担心自己的兵源问题,他缺的是,皆能以一敌百的精锐士兵。

李军的数次扩编,换血般的大量补充兵源,李俊业已经感觉到单兵战斗力已经越来越低下,现在大战结束,是该要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了。

现在虽对兵源补充,不是那么强烈,但这些人对于建奴皆是国仇家恨于一身,自古哀兵可用,李俊业也不愿意放弃这些兵源。

他采用了一个折中的方式,制定了严苛的选兵标准,这些人虽有急切想加入李军报仇,可是面对李军严苛的选兵标准,往往十不余一。

此番恶战,李军首当其冲,和建奴在山间反复的恶战,也是伤亡累累,战后清点了一下人数,竟然折损了一大半,能战之卒不足千人。

李军也急需补充兵源,虽然李军选拔甚为苛刻,但是李军军饷优渥,军纪严明,风评甚佳,想加入李军的青壮多的多都数不过来。

就这样,经过极为严苛的筛选,李军选拔出了三千人,悉数补入军中。

建奴掳掠人口,也是掳掠的有用之人,一是青壮,二是工匠。

这些工匠搁在那里都是有用之人,李俊业发展自己的地盘,自然是少不了这些人的,李俊业自然是一一笑纳。

到时候将他们带回登州,建设自己的根据地,这些工匠都会大放异彩。

李军的清一色的女子医护队,对那些被掳女子,带来了相当般的震撼,原来李军也会收容女子,纷纷跑到李俊业跟前跪下,请求收留。

他们情恳意切,哀求连转,全部跪伏在李俊业的身边,李俊业别说离开了,就算连转身的地都没。

在这个时代,女子生死是小,失节为大,这些被掳的年轻女子,若是回到家乡一辈子都会抬不起头,永远都会活在人们背后指指点点之中,有的夫家,甚至还不会收容。

在家乡回的已经算是好的了,还有很多女子,甚至已经连回的家都没有了。

乱世女子一张饼。

乱世最可怜的其实是这些女子,如果李俊业不救,他们的下场多数将会无比的凄凌。

不过这些人,对李俊业来说,也是资源,因为李俊业登州的纺织厂,差的就是女工,不过他们人数实在是太多,李俊业收容不了这么多。

李俊业只得优先收容那些世上再无亲人,无依无靠的女子,然后在收容其他。

可是愿意加入的女子实在是太多,以至于心软的李俊业足足收容了两千人。

于是,李俊业的队伍由入山时的四千多人,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万人,差不多可以用浩浩荡荡来形容。

至于缴获,李军在伏击的核心圈,第一个发起攻击,自然缴获物是最多的,各军缴获,李俊业手中差不多就占了六成以上,

此战乃是大家通力合作才取得的战果,李俊业自然不能全吞,他大方的留下了四成,分了三成给卢象升,分了两成给孙传庭,分了一成给曹变蛟。

对于李俊业这样的分法,大家毫无意见,毕竟此次战斗,李军的作用首屈一指,不仅冒着最大的风险入山设伏,恶战也打的最多,伤亡也是最大的,分四成,实属名至实归。

卢象升部多数乃是新募之兵,战力不如孙部秦兵,毕竟是卢象升组织的大局。

卢部也派了五千精锐兵马,由杨国柱总兵率领,和李俊业一起入山设伏,也承受了巨大的危险,和李俊业一起打着最恶的站,所以卢部,分三成,大家也没意见。

建奴入塞数月之所得,有近三分之一都被明军缴获,这笔财富不可不大,孙部和曹部虽分的最少,但也是一笔巨大的横财。

不仅能将各部积欠的饷银全部发了,还能重新置办一次武器装备,用完估计还有盈余,两人更是没有意见。

事了,卢象升得知,李俊业曾经自掏腰包给本部每人发了五两白银,知道事情前因后果,一时羞愧难当,立马叫人从分到的缴获中取出两万五千两银子,给李俊业送去。

李俊业自然固辞不受,送银的人见交不了命,一时急了,也不再多说,干脆连车带马的全部丢在李俊业军中,自己带着光人回去复命,万般无奈之下李俊业只好接受。

经过历次大战的缴获,李俊业现在富得流油。

……

今日正是大朝,虽是风雪簌簌,但当今圣上的御门听政并未因此取消或推迟。

当今圣上虽是亡国之君,但他却是一个勤政天子,并且非常节俭,从不奢华。

以至于明亡之后的士大夫们,对崇祯皆是惋惜之情,少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昏君。

“陛下大捷,昨夜我军于青山口成功设伏,斩杀建奴上万,解救了百姓十数万。”

一个太监,欣喜若狂的捧着刚到的告捷文书,兴冲冲地通过漫长的朝道,直到崇祯的御座。

这太监的声音已经是够大的了,而崇祯却是面无表情,像是没听到一般,这太监以为崇祯没听见,扯着嗓子,压低这声音重音道:“陛下……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