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麦当然不知道昨晚这个插曲,第二天一大早睡眼朦胧,从床上爬起来坐在她爸后座,趁着外面的天还没亮就往王家村赶,早上要先开动员会,要一起唱红歌。
大家的精气神都是一阵一阵的,昨晚回去差不多每个人都是飘着的,睡了一晚上起来又恢复成生龙活虎的样子,林胜看得直点头。
“就得保持这种精气神,你们未来是咱们国家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谁有这种精气神才能面对前路的困难!”
从今天开始村里不再提供饭菜要自己做,一个宿舍一口锅,抽签排班,粮食是定量的,早上也就随意给大家烧了锅米汤,还好不少人都带了干粮。
熟悉过后会发现农活基本上都是重复的,地里的老农就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干着相同的活,等稻谷割了又种新的,大家很快都能上手。
木兰头几人刚开始几天偶尔还故意闹出些小摩擦,就为了恶心人,到后面累得脚打飘,哪还有功夫。
大家手里的水泡起了又消,逐渐长了一层薄茧,稻谷割完后又要收木薯,到后面学生们都晒得黑了几个度,每晚一回宿舍院子里鼾声响震天。
村里一到农忙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牛用,就连村里的孩子都停不下手,更别说这些过来学农的学生了。
林胜没忘记给她们的惩罚,趁一天收工收的早,安排她们去挑大粪,十几个女生苦着脸发出阵阵哀嚎,可惜并没有唤醒林老师的同情心。
“找二队长去,他会安排你们。”
今年学生给村里帮了不少忙,再加上又是一群跟花骨朵一样的年轻小姑娘,二队长动了恻隐之心,并没有安排她们去挑茅房。
“村里的牛舍跟猪舍最近农忙没来得及收拾,你们过去帮忙。”
分配工作的是橘香,特意把比较轻松的牛舍分给二麦她们。
牛现在跟人一样,一大早得去地里,半夜才能回来,圈舍自然要比猪圈干净些。
拿布条绑住鼻子,挽着裤脚先把里面的牛粪铲出来,牛粪收集到一起拿厚布盖上沤肥,铲了几车后打来井水冲洗干净便可以。
虽然没有多累但还是一身的味,宿舍的锅很小,而且柴火很难捡,基本不烧热水。
她们倒还好,过几天就去二麦家洗澡,其他人要是忍受不住只能拿冷水洗。
除了累人外这半个月也发生了不少事,刚开始还满脸严肃、挑剔的村民很快接纳了学生,偶尔会给他们送饭菜。
村里的鱼塘今年也要收,村长想趁学生没走让他们也尝一尝,炖了好几锅,把大家吃得打鱼嗝。
二麦偶尔回家吃饭,她爸每次都骑自行车把她送回来,慢慢的王家村的人便都知道她是莲花村的孩子。
这下好了,每次过去跟村民沟通时大家都会停下手里的活看她。
橘香的弟弟平时经常帮他姐送东西过来,看见二麦还哼了一声,但他们并没有恶意,就是一种习惯。
绣球的事过去了很多年,走私案都已经两年多,大家根本没有把她跟这些事联想在一起,只当是莲花村一个普通的孩子。
学农结束当天,村里的活还没干完,但村民还是抽出时间送他们,村长还特意让他们每人都带了一点今年刚下来的新谷。
每人怀里都抱着两斤还散发着阳光味的稻谷,村长还有些不好意思,“也没能给你们拿些什么,也抽不出时间,不然怎么说也得给你们做些米糕,就拿你们打的米。
回家尝尝也有你们汗水的大米饭,保证香甜,以后多来我们王家村玩。”
大家怀里都抱着东西,除了稻谷外有的还抱了几颗红薯,甚至有的还抱了一根有手臂长的木薯。
林老师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给他们做思想教育的机会,这半个月来忆苦思甜大会开了好几轮,发苦的野菜也吃了不少,但都没这个时刻让大家意识到自己跟工农阶级的距离有多近。
王娇军抹了抹眼角,除了刚开始几天不熟练,每天累的连饭都不想吃,后面好了许多,甚至有时候下工下的早,还会跟村里的孩子去小溪里摸鱼。
“小二妈给我做了一个薏米枕头,说用来睡觉特别舒服。”
小溪边长的一颗颗黑色的小珠子,平时有些爱美的女孩子会拿来穿成项链戴,摘下来后碾去外面的硬壳炒干就是薏米仁。
村里没有种,都是在小溪边摘的,不知道摘了多久才能攒下这一包枕头来?
而王娇军自认为没有给人家带来什么,不过是小二今年上一年级,王娇军那天看他放牛还抱着书看,便过去教了他些知识。
没想到他妈妈记住了,还给她送来了一个枕头。
其他人心里也多多少少有些感叹,大家发现村民们都很淳朴、很勤劳,多愁善感的女同学眼眶还有些红。
林胜看着眼前的场景满意得直点头,学农不仅要让学生们学到该有的农业技艺,更要让他们知道工农阶级跟大家是一体的,要多跟他们接触交流。
卡车又开来公社,这次学校领导跟开车的司机耳提面命许久,让他务必开的平缓。
“麦秋明年见”
“到时候帮我跟叔叔阿姨说声新年快乐!明年见!”
“明年见!”
二麦就不回学校了,把同学们送上卡车后走出公社,陈婷、杨述成在等她,他们要去送些材料。
沈学军自从上次被马秀秀误会就不怎么好意思再跟二麦接触,今天他早早就走了。
“我听别人说公社中学今年排练的小品特别好,就在广场,你们等会去看吗?”
陈婷家就住在公社,今天就算正式放假了,想拉二麦去凑热闹。
“我就不去了,我爸妈不在家,我要回家给我弟弟做饭。”
杨述成跟她们一起送完资料后便走了,向慧的妈妈今天过来接她,也想问问女儿这次学农的表现如何,有没有评上积极分子受到表彰?
向慧这半个月来遭受了一次滑铁卢,学工刚开始活干的不好师傅不会说什么。
这次不一样,一旦她哪里做的不好在村民看来就是在浪费粮食,比如没彻底脱干净的稻谷,砍了后还剩下一截的木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