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元宵节一过,就意味着大年正式宣告结束了。

正月十六起,结束了新年庆典活动的玄阳关军民,从上到下都开始忙碌起来。

大年伊始,太多的事情等着他们起头了。

先是城关内建设到半的各种基建,他们都要抓紧时间收尾竣工。

田间地头要开始忙乎了,各大商队也要行动起来,准备出货到各地了。

玄阳关内家家户户都不得闲,不管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

易家军这边就更不用说了,易家父子和众将领也是忙得不可开交,操练、出兵,诸事皆忙。

根据各路探子传回来的消息,易铮派出更多的人手去邻近各城关招兵买马,争取在短时间内为易家军培养起更多的新生力量。

两位应公子过来时就说了:据历史考证,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现如今,天下正是大乱之时,苍玄国灭国近在眼前,易家军也该早早作好打算了。

苍玄虽仅是一区区小国,但其地理位置之重要自不待言。

一旦苍玄国破,诸国将进一步逐鹿中原。

诸多势力介入,天下之势,将会颠覆成何等状况?谁也无法精准预料。

而今,玄阳关与易家军若想在这乱世之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快人一步行动起来。

是以,招兵买马,囤粮囤银,乃是重中之重。

为此,易家父子大致分了工。

易涵往带着他手底下的十万兵马专司大力发展基建,致力于囤粮囤银之事。

易铮则掌管招兵买马事宜,尽可能地为玄阳关和易家军招揽更多的有生力量。

这一年,在易家父子的全力筹谋和易家军的大力支持下,玄阳关开始步入鼎力发展阶段。

要不是应以湄和两位应哥哥早就回到了现代,若让他们看到眼前的势头,肯定也得为古人的奋发劲儿所惊叹。

历史前进的车轮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果然离不开人力的大量支持。

短短几个月内,玄阳关内外开荒种植的粮田旱地可谓接天连壤。

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望去,入目处皆是一片片规整的稻田粮地,风吹过,激起碧波荡漾,涟漪无数。

而易铮率领的易家军,两三个月内连出奇招,先后收伏了周边的好几座大小城池。

现如今,除了玄阳关以外,邻近的五六座城池的城墙上都已经悬挂起了易家军的大旗,城墙也如同玄阳关一般,修得高大又坚固。

地盘打下来了,政务管理就提上了日程。

易家父子都是武将,麾下的易家军大头兵也都善武多一些。

应家两兄弟在同易家父子的交流时,早就预见了如今这一幕。

元宵节跨界传送之际,两人随易铮进入大营后,就跟易家军众将领提起过此事。

所有人都深知,玄阳关原本只是一个小关,朝廷派过来的文官跑了也就跑了,易家父子暂时代为管理也没什么不可以。

但骑马打天下的将军毕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管理政务,那些繁琐杂事也不能就此把将领给绑住了。

当时,应大哥和应二哥便特地帮易家父子,从易家军内遴选出一批善于理政的死忠部将。

这些善文又衷心的部将,将作为易家军的政务能手第一梯队,把他们交给智能机器人教学,务求为易家父子培养出一批管理性人才。

这些人也很争气,有了智能机器人的专业指导,加上易铮用玄阳关给他们练手,易家军麾下专属的第一批行政管理人才很快就出师了。

有人就有底气。

现如今,易家军每攻下一座城池,事先培养出来的这批文官立即就被派送出去,走马上任了。

当然了,为避免这些新手遇事不决,易涵往又开口跟应以湄那边多讨了一些智能机器人过来帮忙。

应以湄:……好大儿的合理需求,当然得尽量满足了。

要不是传送人这事儿多少有点儿不好操作,她都想从现代给易家父子招聘一批行政管理人才过去了。

她跟两位哥哥提过这个想法,但兄妹三人讨论研究过后,总觉得现代人只怕没有多少个愿意远离家乡去往古代打工的。

不过两位应哥哥还是安慰了妹妹:“这个事急不来,我们以后留心一下慢慢找看吧,说不定也真有愿意的人呢。”

应以湄笑了笑,当然知道这种事不能强求,一切只能随缘了。

-----

(话说这个年虽然天气一直不错,但真的是不太清闲。原本初三就想回来了,可临出门前家里大伯娘病重过世,又不得不滞留两三天。然后今天回来路上就看到消息,说是第一代杉菜本菜也去了,果然……人生无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