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手持玉玺,谁惹砸谁,老朱麻了 > 第143章 朱允熥:方孝孺?你去朱允炆那边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3章 朱允熥:方孝孺?你去朱允炆那边吧

淮王府,大厅里。

几个文官面色古怪,都低头不语!

大家本来是聚在一起,研究一下,接下来如何是好。

毕竟唇亡齿寒啊,这死了几个尚书了,朱允熥这明摆着就是在大换血。

把那些敌对的换下去,把自己人换上来。

所以,工部尚书严震、兵部尚书沈溍、兵部主事齐泰、吏部尚书詹徽、太常寺卿黄子澄这些,都着急啊!

保不准,下一个就是对他们动手。

结果还没咋商量呢,朱允炆就来了一句,他也要造反?

几人都挺无语的!

别搞啊淮王……

大家是怕死,不是想早点死啊……

“大家发表下意见啊?怎么搞?”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大家都是文官,造反这两个字眼实在是生僻。

他们也不知道朱允炆咋想的。

造反是靠几个文官就能搞定的?

关键,这几个文官还人人自危,现在都怕被朱允熥,想着保全自己就行。

你突然步子跨这么大要造反,这不扯着蛋了?

“殿下……我认为……造反还是有点太极端了……”黄子澄开口。

齐泰也说:“虽然我和沈尚书是兵部的……但是殿下您也知道,兵权不在兵部,兵部实际上负责战略和物资这些……没兵的……”

吏部尚书詹徽也说:“况且……也很难得到大多官员的支持……”

言外之意很明显,你朱允炆造反?拿什么造反?

手上一没武将兵权,二没有大多官员支持,除了在场的五个人,其他人谁不是对你朱允炆敬而远之?

加上你朱允炆,六个人造反?

六个人去挖六个坑把自己埋了都费劲……

这五个人,也是没办法,不然谁还和朱允炆玩儿啊?

实在没办法,他们一早就得罪了朱允熥,没办法挽回了,只能为敌。

“我们几个人,其实未必不能成功,而且,我们还可以吸纳人才,还可以壮大!”朱允炆倒是自信心爆棚。

詹徽叹气:“淮王……咱……哎,就咱们几个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任何人加入我们,也不行了……”严震也说。

朱允炆却一笑:“天下大儒,读书人的种子,方孝孺呢?”

此话一出,在场几人均是一愣!

方孝孺?听过,文采过人,才学贯今,号称一代大儒,是天下读书人的种子。

这位的名声那是真的大,天下文人雅士,无不对其仰慕。

黄子澄眼睛一眯:“若真是能得此人相助,天下文人才子,也是就站咱们这边了。”

“不错,大明以儒家文化为主,天下士子均敬大儒方孝孺。所得此人,则天下士子归心殿下。”兵部主事齐泰也说。

建文三傻,惺惺相惜啊!

朱允炆说:“不管造反能不能成,的此大儒,又得名声,他又能谋划,都是极好的!”

“可是殿下,此人在何处?”沈溍问。

“本王听说,受人举荐,已经来京城,皇爷爷要见他。不管皇爷爷用不用他,给他什么官职,此人,我们都要争取过来……”

朱允炆说完,大家就开始愁,怎么拉拢此人。

研究这事儿,总比跟着朱允炆直接研究造反,要让人踏实些。

把这个人拉拢,万一他本事很大,或许也能让几人自保……

……

武英殿。

朱允熥被朱元璋逼着一起看奏折。

“你爹走了后,咱每天是在伤心中忙碌,一刻也不敢懈怠。你小子有本事,有能力,你就是不帮着咱。天天口里喊造反,真造反了,这些奏折你看的过来?”

朱允熥撇嘴:“小看人不是?我还年轻,脑子也活络,思维也开拓。这些折子,我不是一看给出方案?”

“呵,那咱无话可说,你说的土改,咱让底下人强力实行。阻力很大,动了士大夫乡绅地主们的利益,一个个的上蹿下跳,不得了啊。

这大明才二十多年,他们这些人,二十几年,就发展到敢对抗皇权了?这就说明了你这个土改的先见之明。

若是现在,咱都不改,以后的皇帝,就动不了他们了。所以啊,当年那位皇帝,说出与士大夫共天下,恐怕非他所愿,而是没有办法的妥协!”

朱元璋说着,揉了揉额头,得承认他自己老了。

朱允熥说:

“土改到哪一步了?对百姓好的事,乡绅地主们还没完全崛起,百姓会牵制他们!”

“全国丈量土地结束,开始重新分配了。摊丁入亩的税收法、和土地法,也在推行了!”

朱元璋笑了:“咱啊,也算是在这个位置上,干了点实事儿!”

朱允熥撇嘴,还不是自己给的法子?

正说呢,就有太监来了:

“陛下,方孝孺来了!”

朱元璋点头:“让他进来!”

“方孝孺?”朱允熥抬头。

“嗯,是个有学问的人,被世人称为,天下读书人的种子,你看,这个评价多高?”朱元璋说道。

朱允熥不知可否,对于方孝孺的学问,那没得说。

至于人品……

大概率是读书读太多了,有点迂腐。

“读书人,也未必适合做官啊。做官还是看能力,看手段。读几十年书,就懂得如何治理天下?为民请命,造福一方?这不是扯犊子?”

朱元璋看了看朱允熥:“三孙对方孝孺,没好感?”

“完全没有!”

朱元璋微微点头。

不多时,三十五岁的方孝孺,走进大殿,以儒家礼仪,对朱元璋行礼:

“草民,方孝孺,拜见大明洪武皇帝陛下……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起来!”

“谢陛下……”

方孝孺站起来,脸上带着自信,腰板挺直,不苟言笑,规规矩矩。

“方孝孺,有人举荐你为官,你说说,你能否为官?”朱元璋问。

“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

“打住……”朱允熥皱眉:

“方大儒,说点自己认为的东西,就不要在这里引经据典说书上的东西了!”

方孝孺点头:“是,草民以为,为官者,当以江山社稷,百姓黎民为重。而草民,读书无数,自当以书中知识,定江山社稷,利黎民百姓!”

言外之意,他这种读书中的超级人才,能定江山,安万民啊!

朱允熥冷笑:

“读书无数……那若是这些书还没有写出来之前,岂不是无法定江山安万民?亦或者,若是有超出书本之外的情况,你又当如何?

定江山安万民,究竟是靠人,还是靠书?若是靠书,那人人可读,能读出多少个方孝孺?若是靠人,你除了读书多,还有什么?”

方孝孺愣住。

脑子运转着,却无言以对。

朱允熥深呼吸一口气:

“要明白这个问题,你有个好去处!”

“请殿下赐教……”方孝孺行礼。

“去淮王府,跟在朱允炆身边吧。哦,对了,朱允炆,也是从小读书,读了很多书。”

方孝孺不懂得是什么意思。

离开武英殿后,就去了淮王府。

淮王府,朱允炆他们正聊着拉拢方孝孺,就听说方孝孺奉命来淮王府……

朱允炆当时就懵了,

正愁怎么得这个人才呢,就给送来了?

这不对啊?

算了,笑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