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来,尝尝这个菜,这是用羊蹄卤汁的,你赶紧尝尝。”朱权夹了一筷子,放到朱允炆的碗中。

朱允炆点头道:“在吃在吃,会吃的。”

“这个羊蹄是属于口感非常绵密,然后这羊蹄还有肉香和淡肉香,会从你的口腔里直达你的上颚,然后再到你的脑腔、鼻腔、胸腔、腹腔……”

“还有这个糕点,你也尝一尝,好的糕点会停留在你的舌苔……大侄子啊,你快尝一尝。”

朱权非常热情,频频向朱允炆夹菜。

不一会儿的时间,朱允炆面前的碗就冒头了,他发愣的看着朱权,只觉得坐立不安。

他觉得,要是自己还不动筷子的话,朱权可能会亲自喂他。

朱权偏过头,疑惑的问道:“怎么了?大侄子?这饭菜不合胃口吗?该死的厨子,回头本王就把他们全杀了。”

朱允炆扯扯嘴角,这他么是我的府邸。

厨子也是我家的!

鸠占鹊巢算怎么回事?

“十七叔,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朱允炆很不客气,把饭菜推到一边,目光炯炯的盯着朱权。

“无事,就不能来此走动走动吗?”

朱允炆沉默半晌,笑道:“当然可以。”

“来,大侄子,与我一同饮酒!”

朱权挪了挪身体,再次靠近了朱允炆。

而朱允炆不动声色的挪开了。

“放心,本王喜欢女的。只不过一看到大侄子你啊,就觉得非常亲切,就像是多年未见的好友。”

朱权说着话,时不时的还与朱允炆一同饮酒,没过一会儿,朱权的脸就变红了,散发着酒气,醉醺醺的抱怨道:“我说我当不了藩王,父皇偏让我当!”

“现在好了,父皇瞧不上本王,整日找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动不动就指责本王……父皇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啊!”

朱允炆吓了一跳。

你他么不会是故意来试探我的吧?

“哪有小时候自在啊,大侄子啊,你还记不记得,小时候咱们整日在宫内读书,有一次耐不住寂寞,把自己扮成太监模样,偷偷的溜出宫去,结果被父皇发现,把咱们狠狠训斥一顿……”

朱权绘声绘色的一说,还真像那么回事,朱允炆稍微放下了戒心,说道:“不过,十七叔小时候很刻苦,也很聪慧,经常受到夫子们的称赞。”

“大侄子,你也不差啊,你文才武略、仁义道德,深受陛下信赖,又有朝中文武的鼎力支持,今后的成就必定不在父皇之下!”

“唉!”

朱允炆长叹了一口气,沉默着不想说话。

随即,他拿起桌上的酒杯,狠狠地饮了一口,无奈道:“世人只知道我被寄予厚望,但是……皇孙也不是好当的,上要对得起皇爷爷的栽培,下要听得进去大臣的劝谏。”

欲戴皇冠,必受其重。

自太子朱标去世后,朱允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每日处于众人瞩目之下,一言一行皆被放大审视,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轩然大波。

各方势力的关注与期许,如密密匝匝的绳索,紧紧束缚,让他喘不过气来。

他看不明白局势,不知道谁是敌,谁是友,好在有三位老师,黄子澄、方孝孺、齐泰,这三位老师不遗余力的帮助他,才让他能勉强在朝堂立足。

可是,每当看到朱元璋那恨铁不成钢的目光,朱允炆就觉得很羞愧,自己又让皇爷爷再次失望了。

这就是想当皇位继承人的代价。

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还有一个明太祖朱元璋,五位被公认的千古一帝,却凑不出来一个完整的皇太子。

在圣君的磨炼下成长起来,实在是太难了。

“大侄子啊,你不必这么谦虚,你聪明睿智,又有贤才相助,必然能开创一番事业的!至于父皇的责骂,不用当回事。”

朱允炆抿抿嘴道:“像我这样的皇孙,哪有有十七叔这样的藩王自在……说实在的,大宁天高皇帝远的,皇帝又管不着,我真是很羡慕十七叔啊!”

朱权十分敞亮的拍着胸口,说道:“要是大侄子有意,尽管把宁地拿走,我绝没有二话!”

朱允炆吃惊的问道:“十七叔舍得?”

“宁地本来就归属大明,而你我又是亲叔侄,一点藩地算得了什么?”朱权饮了一口酒,傲然道:“大侄子,还有什么要求尽管提,本王统统答应!”

朱允炆微眯着眼,看着豪情万丈的朱权,笑道:“我敬十七叔一杯。”

两人的年龄相仿,甚至朱允炆还要大一点,所以很容易就能找到共同话题,酒足饭饱之后,两人又点评起朝堂的诸多贤臣。

朱允炆恍惚的觉得,十七叔是个好人啊。

等到天黑,朱权才离开府邸。

蔡平搀扶着朱权上了马车,费了好大力气把朱权放到车厢。刚驱赶马车离开此地,却见朱权十分清醒的坐了起来,晃晃脑袋,完全没有酒醉的模样。

蔡平吃惊的询问道:“殿下,您酒醒了?”

“本王就没有喝醉。”朱权说话中气十足。

“那您去找皇太孙,打探出什么事情没有?”

“大侄子这人啊,还是对亲叔叔们很防备,估计一心想要削藩呢!”

其实朱允炆也算聪明,谋略不错,能听得进去大臣劝谏。

可问题是,他压根就没有什么主见,因为他什么劝谏都听,身边要都是诸葛亮那样的贤才,那他就能成为千古一帝。身边要是坏人多,那他就是桀纣。

现在建文三傻围在他身边,整天给他灌输儒家思想,那他就对士子们有好感,对藩王们有偏见,认为这些藩王是他的称帝路上的障碍。

其实,如果能恰当的使用藩王,那么藩王将会成为大明最强大的矛,征战沙场,开疆拓土。

纵观大明一朝,凡是懦弱无能的君主,被儒家士子们奉为明君;凡是有作为的君主,都被儒家士子们黑的很惨,就连马皇后这样的圣后,也被士子们嘲讽脚大。

最可惜的,便是明武宗朱厚照,这位在史书上十分荒诞的皇帝。

他登基后,先是钻进豹房,不见任何大臣,中旨封自己为大将军。

紧接着,他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离开京城,亲赴边关,让大臣没有任何反应机会。御驾亲征和蒙古小王子干架,并且大胜。

随即调边军进京,组建天子亲军。

就当朱厚照手握重兵,准备整顿朝局,大干一场,中兴大明的时候,却落水受到惊吓,三十岁的年龄就去世了。

“殿下到底想做什么?是要向皇孙示好吗?”蔡平忍不住询问道。

朱权叹了口气,不满道:“唉,当今京城的局势,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本王虽然英明神武、能力超群,可是在朝中没有任何助力,真是龙游浅水被犬欺啊,所以要尽快找个帮手啊!”

“殿下为什么不找燕王,燕王的实力不是很强吗?”

“除非本王疯了……群臣们正愁找不到理由削藩呢,本王还巴巴的把脑袋凑过去,藩王合谋,这不是找死吗?”朱权当即摇头拒绝。

与此同时,朱允炆歇息了一会儿,又喝了一碗参汤,恢复了精神,看着面前的三位老师,简单的把事情说了一遍。

朱允炆无奈的抱怨道:“糊里糊涂的,真不知道宁王来做什么。”

黄子澄沉思道:“他想交好殿下,确切来说,他想向殿下服软。”

齐泰当即提出反驳:“服软?瞧瞧宁王那嚣张的态度,好似这府邸是他的,粗鲁俗气,没有一点君子之风,此人不可交也!”

“不不不,东北的四位藩王,其实以宁王为首,交好宁王,对殿下有很多好处。臣认为,倒不如化敌为友,多与宁王来往。”

“这岂不是要助长宁王嚣张的气焰?”

方孝孺慷慨道:“殿下只是暂时忍耐,岂不闻当年的越王勾践,为了成就宏图霸业,卧薪尝胆,而殿下只是和宁王交友,又有什么不可?”

朱允炆羞愧的低下头,说道:“三位老师教育的对。”

方孝孺充满信心道:“殿下善于纳谏,今后我大明子民有福了啊!”

朱允炆露出善意的笑容,心满意足的看着三位老师,瞧瞧,这才是真正的贤才啊,任何难搞的问题,他们都能给出准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