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
林晚傅提溜起一只死鸽子,笑着问道,“小五,你管这叫野鸡?也是,你个娇滴滴的大小姐,哪里见过野鸡。这分明就是鸽子。”
话音刚落,林晚傅便“咦”了一声。
“不是野鸡?”林晚棠擦了擦手站起来,“我说呢,什么野鸡这么小,原来是鸽子。是鸽子也能炖汤,四哥你搭把手。”
可林晚傅根本没听她的,他从其中一只鸽子的腿上抽出一个小竹筒,竹筒里竟然还抽出一条布条。
看了一眼,他就大惊失色。
蹲在地上一顿找,又从死鸽子堆里翻出几个小竹筒,就脚不点地的朝着帅帐跑去了。
林晚傅也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了。不过,看了一地的死鸽子,她一撸袖子,
“这么好的鸽子,别浪费了。”
……
营帐里,肃王看了小布条上的信息,立马下令道:
“南边有他们的内应,早上出迎的那一队应该是准备去接应准备截获给我们的粮草的。林副将,立刻带队出发,绝对不能让粮草落在北邙人手中。”
“是!”
林晚傅领命出发。
看着带着人骑马呼啸而过的林晚傅,林晚棠端着碗,张嘴喊:
“喂!还没喝汤呢!”
“来不及了!”
林晚傅一扬鞭,队伍已经冲出了军营。
“什么汤?”
身后肃王的声音骤然响起,吓得林晚棠脖子一缩,赶紧低着头转过身,端着鸽子汤高过头顶。
“殿下,是、是、鸽子汤。”
肃王看着林晚棠的头顶,眉头一皱,端起鸽子汤一饮而尽。
“后山危险,不要再去。另外,你抓了鸽子截获情报,记你一次功!”
说完,肃王把汤碗丢回给林晚棠,头也不回地走了。
林晚棠拍拍胸口,好险。
不过,她立功了!
虽然不知道怎么就立功了,可她还是很开心,总算她不是没用的人了。
……
不同于渭河下游江面宽阔,上游此处江面狭窄许多,可江水也湍急很多。
苏衍之站在崖壁上,身边不远处贺兰岳、秦川、齐闽等人带着几十个侍卫,在周围查看地形。
一个老汉带着一个小娃娃站在他身边,指着下面湍急的河流道:
“大人,这里的河水虽湍急了一些,可老汉我在这里渡河几十年了,从未出险。”
“大人若是信得过老汉,老汉可以载大人过河。老汉还认识一些乡亲们,他们都可以来帮忙的。”
苏衍之温和地看着老汉,
“老人家高义。”
老汉垂泪道:
“大人,乡亲们都盼着大军能够打过河去,把北邙狗赶出去。我那大儿子这娃娃他爹就是去了北岸结果就没回来了。大人,只要大人一句话,我这把老骨头就是大人的。只求大人收复北岸,让我可以去找娃娃他爹。”
娃娃仰着头,看着老汉道:
“阿爷,别哭了。等我长大了,我可以帮你撑船。”
老汉含泪连连点头。
苏衍之看完地形,心中已经有了主意。带着人走下山翻身上马。
“走,回去。”
刚回到军营,就看到了风尘仆仆的钱队。商队正在营地里卸货,钱队正在跟人打听苏先生的下落。
“苏先生?呐,刚回来。”
一个士兵眼睛里闪着崇拜的光芒,指着骑马进军营的苏衍之道。
来人一身长衫,看着就是个书生,可实在是长得好看极了,还骑着一头毛发发亮的大黑马,冲进军营的那一刹那简直俊朗飘逸,若不是面容实在陌生,他都险些以为是自家将军来了。
钱队赶紧一路小跑上来,冲着苏衍之抱拳行礼道:
“见过先生。”
“帐内说话。”苏衍之看到府中熟人,心情别样激动。
离家这么久了,终于有阿璃的消息了。
钱队跟着进帐,指着已经搬到营帐外的一车东西,
“先生,这是我家夫人让我带给先生的。”
“辛苦了。你家夫人还好嘛?”
“夫人很好。”钱队客气的回应着,内心实在有些纳闷,头先也没听说过有苏衍之这么一号人物啊,上来就问他夫人的近况。
苏衍之无奈一笑。
他乔装北上的事情,只有寥寥几人知道,就算是钱队也不知晓的,于是赶紧解释道:
“我和你家将军相熟,从前在你家将军帐下当个幕僚。”
“原来如此。”
钱队嘴上虽这么说,可心里更纳闷了。
既然是将军的旧相识,不是应该问问他将军近况如何嘛?怎么上来就惦记他家夫人!
“除了这一车东西,夫人还特地交代了,这匣子里的东西务必亲手交到先生手中。”
说着,从随身的包袱中拿出一只盒子,盒子上还贴着封条,上面盖着苏璃的私印。
苏衍之接过,看着封条上爱妻娟秀的字体,眼中充满了爱意,拇指在封条上轻轻抚过。
“钱队一路北上辛苦,今日在营中休息一夜,明日再回去不迟。”
等钱队退下,苏衍之屏退左右这才打开那只盒子。
里头是一封厚厚的书信,还有一叠图纸。
他打开书信,苏璃写得满满的字就扑面而来。与其说这是一叠书信,不如说是一本日记更为准确。
看日期,这厚厚的一叠竟是陆陆续续写了将近半个月,将每一天苏璃都干了什么、孩子们都干了什么,苏璃身边都发生了什么都逐一写了。
看着这些字,苏衍之仿佛感觉苏璃就在他面前,捏着小银勺一口一口喝着粥、拉着喜姐儿的小胖手一颗一颗的采摘新茶、听着欢哥儿捏着书卷站在玉兰树下郎朗读书声、仿佛摸到了孩子在苏璃肚子里拳打脚踢……
厚厚的一叠,他一直看到了掌灯时分,这才依依不舍地仔细地收起来,留作日后反复看反复品味。
再打开随信一起来的那叠图纸。
他只看了一些就拍案而起。
之前在盛京,柳絮造的那些火铳,兵部研究了很久也仿造了一些,这次出征就随大军带来了。但一来火药填充实在麻烦又费时间,二来他们在渭河水上作战,这里水汽潮湿,火药很容易受潮;三来大军里装备了连发驽机,用起来实在比火铳便捷许多。
是以,军中愿意用火铳的人少之又少。大家更习惯用连发驽。
可眼前苏璃送来的图纸却是在火铳的基础上又改进了许多,加了点火石,只要扣动扳机就能实现点火,装上钢珠就能射击。
苏衍之研究了片刻便知道,阿璃改进后的火铳使用更加便捷,携带也更加轻巧。
还有一张图纸,是一张放大的火铳,还装了两个轮子,阿璃说这是大炮。和火铳的原理差不多,却能达到比投石机更加恐怖的攻城效果。
有了这些,等南启大军过河北上后,战争将大大缩短进程。
苏衍之揣着图纸,连夜去了肃王的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