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底,青州船坞和皮特船坞里正在造的两艘龙威级战列舰的船体拖出了船坞。
此时,两艘船的船壳建造都已经完成了九成,如果是在船台上,也该下水了。
毕竟只是一个壳子,战舰制造时耗时大头是舾装。
光安装和调整好炮塔结构,再吊装大炮和炮塔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特别花费时间。
早期的管道安装在码头也不是不能做,所以就被拖了出来。
当然,也是为了给定镇腾地方。
定远去了青州船坞,镇远去了一号船坞。
“汤大人,不知道您要对镇远做什么?是准备拆掉她的主炮,进行改装吗?”
林泰曾恋恋不舍的看着船坞中的镇远。
“是的,305毫米炮弹确实是口径大重量大,但25倍径的身管确实太短了。”
“随着技术的进步,交战距离在快速增加,战舰的防护水平也水涨船高。”
“305毫米克虏伯炮,确实有些过时了。”
汤潇逸看着两个小小的盖子,盖子下面伸出两个触角,那就是他们的主炮塔了。
“大人,不知道您打算怎么改?”
林泰曾听到他要改造战舰,非常不解,同时有一些愤怒,觉得大家都是乱搞的。
所以他想提前了解清楚,需要改那些地方,为什么这样改,需要多久时间多少钱?
如果改造计划是瞎来的,他拼命也要阻止。
如果不是,那他就想办法省钱,并盯着改造过程。
“首先更换主炮,法制的305毫米40倍径炮威力够大,但是尺寸和重量都超了,要上的话,上层建筑也得大改,还得调整重心,太麻烦了。”
“而且不到8000吨的船,抗4门305毫米40倍径主炮,太夸张了。”
“综合对比后我们认为,更换为法制274毫米45倍径主炮,而且是使用无烟火药作为发射药的新式主炮,效率更高。”
“改进供弹系统,加上炮塔,不论是穿甲能力还是投射量都有质的提升。”
“另外正好供弹系统拆了,可以更换动力系统,换成我们的小水管锅炉,搭配更好的主机。”
“即便不对船体做大改动,也能凭借充沛的动力跑的更快,至少能跟上战列舰队的速度。”
“另外装甲板也会更换,更换为新式装甲钢,因为防护性能的提升,同等装甲重量时,装甲覆盖面能提升一半以上。”
“全部弄完后,定远镇远还能作为次级主力舰使用十年以上。”
虽然看起来这个武备非常抽象,特别是大汉军的第一级国产战列舰决定用283毫米舰炮,他还用274毫米舰炮的情况下。
但事情不是这样对比的。
这样改装的定镇,在单舰对轰时的战斗力还比过几年才服役的凯撒·腓特烈三世级战列舰更强。
即便这个274毫米无烟发射药舰炮是在274毫米栗色火药发射药舰炮的基础上改来的。
因为凯撒·腓特烈三世级更抽象。
吨的标准排水量,只装备了2座双联装共4门240毫米速射炮。
副炮为14门150毫米40倍径克虏伯速射炮、12门88毫米35倍径速射炮。
是的,这艘船全速射炮化了,如果这是一艘巡洋舰,那么这是一艘强大到极点的巡洋舰。
可惜,这艘船的定位是战列舰,宽大的舰体和厚重的装甲降低了航速。
只有可怜的17.5节。
而240炮虽然射速快,但再过几年,随着观瞄技术的进步,海战距离会越拉越远。
距离越远,越轻的弹头能量消减的越快,240速射炮的劣势就出现了。
别的不说,这个航速,这个火炮口径。
定镇完成改装后,顶着240毫米速射炮的火力,可以在240毫米速射炮对主装甲带的有效击穿射程之外,击穿腓特烈三世的装甲。
“这……这么大工程,这得要多久才能完工呀?!会不会影响外面那艘船?”
林泰曾本来想问要多少钱的,但觉得有点铜臭味,没好意思开口。
但他知道这样的改装一定不便宜,一定不是北洋负担的起的。
别说大改了,就是正常维护保养的钱,北洋都给的扣扣搜搜的。
“那倒不会,拆掉主炮、锅炉等该拆的东西之后,会把船拖到码头进行整理、测量图纸。”
“而且法兰西人还没把炮和零件送过来,目前应该已经过了印度了。”
汤潇逸摇了摇头,对法兰西人的效率不敢恭维。
法兰西人只有借钱给他发时候动作快效率高。
汤潇逸用这笔钱在法兰西采购机械设备,以及一些炮台的备用炮管——订单上这么写的。
发了一个多月了,都还没送到远东。
“转一下,再转一下,卡住了这样,好好好,挂好,别掉下来了。”
“铆钉都拆了,炮架能吊走了,挂上吧。”
“都离开现场,离远点,吊车准备……”
嘟~~
随着一声哨响,刚刚在忙碌的工人们立刻四散而开。
有些躲进船舱,有些直接下了船躲得远远的。
人员离开后,伴随着蒸汽机的轰鸣声,吊臂将数十吨重的主炮和炮架分别吊了起来,放到一旁。
之后是被拆除掉的座圈。
座圈只在四周围了一层,而且很薄弱,顶多挡一下子弹或者弹片。
不拆留着没用。
随着主炮被吊走,炮位下方的供弹系统也逐步被拆除。
305主炮还能发挥余热。
不论是改成陆军重型攻城炮,还是岸防炮,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不过炮架、供弹等用处就不大了。
毕竟除了定镇,这些零件并不和其他船共通。
“希望一切顺利吧……”
林泰曾迷茫的看着被拆掉主炮的镇远。
作为“俘虏”,他越发不知道该如何走下去了。
…………
进入十一月,汤潇逸用法兰西和英吉利给的贷款购买的大量设备、物资逐渐开始抵达。
他手下的工厂终于又能全力开工,同时规划的工业中心也能逐步开始扩建或者建设。
但,仅仅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人,特别是识字的工人,以及精通洋务的人。
汤潇逸向来缺人,自然也拿不出足够的人手来开启大建设。
“加快进攻速度,从东南搜罗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