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三塑强汉 > 第69章 君臣同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宏接过奏表,并没有急着打开,反而问道:“那蔡正和曲辕犁何在?”

“正在殿外恭候。”

“让蔡正带着辕犁上殿,朕要看看曲辕犁是个什么样子。”

赵忠马上用他那尖细的嗓音高叫:“传蔡正带曲辕犁上殿!”

站在大殿门口的通传太监,紧接着同样是一声尖叫:“传蔡正带曲辕犁上殿!”

很快,蔡正走入大殿,四个太监抬着曲辕犁,紧随其后。

郭全知道蔡正是第一次上殿,所以,昨天就找了太常大人,让其派人专门教了蔡正三拜九叩大礼以及朝堂上的其他礼节。

“孝廉蔡正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蔡正,来给朕讲讲,这曲辕犁是如何发明的?”刘宏一边说着,一边走下皇座,来到曲辕犁旁边。

“启禀陛下。去年黄巾期间,东莱人口锐减到三十几万人。家父蔡立担忧农耕,便四处巡视农耕情况。

“一日家父在田旁观看耕种,突然脚下一滑摔倒,手臂着地时,却直接破坏了田梗。吾父受到启发,觉得如果用力方向不同,入土的力道也不一样。他便亲自下田使犁,发现直辕犁的用力方向不对,牛拉犁时,牛之力大部都没有用于犁头上。

“从那日起,家父便召来若干木匠,按他的想法不断打造各种曲辕犁。经千百次的尝试,终于在年节过后,确定了如何把牛之力全部用于犁头的曲辕。

“家父认为先平黄巾之乱,再现曲辕犁,从而解我大汉缺粮之忧,皆为陛下洪福齐天所至。于是仔细绘制曲辕犁图样后,便在上元节刚过,便让小臣动身,前来京都向陛下献上曲辕犁。”

蔡正站在一边,恭恭敬敬地回答着刘宏的问题。

“哦?还有图样?”刘宏看向蔡正。

蔡正躬身答道:“图样在家父呈给陛下的奏表中。”

刘宏再看了曲辕犁几眼,有点恋恋不舍地返回到皇座,然后迫不及待地打开蔡立的奏表,同时说道:“众位臣工,你们也上前看看这神奇的曲辕犁吧。”

其实,大部分臣工昨天就已经亲临验证现场,看过了曲辕犁的神奇。

只有少部分昨天未去观看的大臣,起身走到曲辕犁身边,围观一会后,转身面向皇座,齐声高呼:“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曲辕犁之神奇,乃吾皇之洪福,我大汉之祥瑞!”

随之,朝堂之上所有臣工,全部以头着地,口中山呼:“陛下洪福齐天,大汉万年永昌!”

可刘宏并没有因为所有臣工的恭贺之声而动容,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蔡立的奏表上。

刘宏看完了第一遍,沉思半晌后,继续又看了第二遍。

群臣觉得不对了。

开始时,大家还以为陛下是在看曲辕犁图样,现在看来明显不是。他是被奏表中的内容给吸引住了。

“哈哈哈哈——”刘宏坐在胡床上,放声大笑。本已黯淡无光的面容,竟然涌现出片片红晕。“好策略,真是好策略!大父,马上让各位臣工传阅一下蔡爱卿的奏表。”

刘宏口中的蔡立,已然变成了“蔡爱卿”。

“大父”是刘宏对张让的尊称,另外他还尊称赵忠为“大母”。

他把张让和赵忠视为父母,以表示对他们的倚重和信任。

张让把蔡立的奏表传给了太尉邓盛。

邓盛看完之后,顺手递给身边的司徒袁隗。结果袁隗看过之后,同样默不作声,再次递给身边的司空张温……

当所有三公九卿都看完之后,刘宏却奇怪地发现,既没有人叫好,也没有人反对,全都是默不作声。

刘宏示意赵忠收回奏表,然后宣布退朝,只留下三公九卿继续商议蔡立的奏表。

当然,蔡正也被留下,但需要在殿外候着,以备圣上随时问询。

看到群臣退出大殿后,刘宏方才开口问道:“众爱卿看过后,为什么不说话?”

十二人相互对视一眼之后,尚书令刘虞方才向刘宏拱手一礼,道:“此奏表上的内容,实则与前司徒杨伯献的奏疏内容相似,但此奏表提出了具体措施,就是创建农庄及管治办法。”

“哦?为何我没看到杨爱卿的奏表?”

“伯献公刚刚上了奏表,就被陛下罢免。按律其疏不得再呈于圣上。”刘虞解释道。

“那快去把杨爱卿的奏表取来。我倒要看看二者是不是一样。”

赵忠马上吩咐小太监去取杨赐留存的奏疏。

不一会,奏疏取来,灵帝打开看了之后,沉思良久,面露愠意地看向袁隗。“此乃治黄巾之乱之上策,亦属司徒之分内之事。袁司徒上任后,为何不呈于朕?”

袁隗莫名中枪。

我上任后,就急于处理黄巾乱党一事,每天忙得脚不点地,哪儿来的时间去翻看留存的奏疏?

律法规定官员被免职后,其奏疏只能留存,不再上呈。这是律法的错好不好?

不过,袁隗知道陛下必须要找个背锅人,他也只能替陛下背下这口黑锅。

“是臣下失察之过,请陛下责罚!”袁隗直接承认过失。

看袁隗为自己把锅背下了,刘宏自然不会再说什么,而是马上转移话题。

“众爱卿,看这‘农庄抚民之策’如何?”

“此表臣事先看过,窃以为实乃盖世良策。我大汉有众多未开垦之地,可之前囿于耕牛不足,无力开垦。如今有曲辕犁,可为我大汉增加三倍耕地。

“而农庄由于有乡长、庄主之职,可以更好地实施管治。按此良策,黄巾之乱不再也。”郭全马上表态。

他当然看得出,陛下对“农庄之策”是非常赞赏的。

刘宏又把目光投向其他三公九卿。

“可自古来以,皇权不下乡。按此策,各州郡不知要多出多少乡长、庄主,这可都是要赋税来供养的。”邓盛提出的反对意见。

现在大汉四处起狼烟,邓盛身为太尉,他的心思都在如何强兵平乱上,当然担心赋税被用于乡长、庄主这些多出来的官吏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