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可爱的小姑娘看起来大约只有三四岁的样子,她跟随着自己的哥哥一起出来玩耍。他们俩都是这附近商贩家的孩子。
没过多久,只见刚才跑开的小姑娘又的哥哥急匆匆地折返回来了。哥哥则眼疾手快地一把拉住了她的小手,生怕她再乱跑走丢了似的。
紧接着,小哥哥微微弯下腰来,动作轻柔地拍去沾在小姑娘衣裙上的尘土。他一边轻轻地拍着,一边还轻声细语地哄着妹妹,那温柔耐心的模样让人看了都不禁心生喜爱。
这位小哥哥年纪其实也不大,看上去也就六七岁左右吧,但却表现得十分懂事乖巧。只见他像个小大人一样,朝着江瑞恭恭敬敬地拱了拱手,然后用稚嫩但清晰的声音说道:“谢谢大哥哥出手相助,我们就不打扰您啦,我现在要先带着妹妹回家去咯!”说完,便拉着妹妹转身离去,两个小小的身影渐行渐远……
两人相视而笑,在这一瞬间,周围世界的所有嘈杂与纷扰仿佛都渐渐远去,唯有彼此相伴左右所带来的那份温馨与安宁,萦绕在他们心间。
江瑞深知,无论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会遭遇多少风风雨雨,只要能与萧晏携手并肩、同舟共济,那么他们定能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共同书写属于他们的美好篇章。
而萧晏亦握紧了江瑞的手,心中默默许下一生守护的誓言。
自从萧晏如凤凰涅盘般重新回到禁军营练兵后,之后的数日,无论风狂雨骤,江瑞都会如影随形地前来迎接萧晏,直至萧晏的伤势如春花绽放般完全痊愈,才又换回了萧晏对他的悉心伺候。
当然,这是因为萧晏实在难以适应被照顾的生活……他更钟情于像呵护珍宝一样照顾他的宝贝瑞瑞。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了庭院里,微风轻轻拂过,带来些许凉意。
就在这宁静的时刻,一道懿旨突然降临到了平王府门前。
原来,贵妃要召见江瑞和萧晏进宫,并且声称有好事要与他们一同分享。
接到旨意后,江瑞和萧晏不禁心生疑惑,但还是迅速整理好行装,坐上马车向着皇宫疾驰而去。
一路上,两人都在猜测着贵妃所谓的好事究竟是什么,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
终于,马车缓缓驶进了宫门。
一下车,他们便感受到了宫中不同于外界的庄严肃穆氛围。
沿着长长的走廊前行,不多时,便来到了贵妃所在的宫殿前。
刚踏入殿内,映入眼帘的便是贵妃那张喜气洋洋、笑靥如花的脸庞。
只见贵妃快步迎上来,一把拉住江瑞的手,亲切地说道:“瑞儿啊,今日召你们进宫,主要是想跟你们分享一件天大的喜事!”
江瑞闻言,脸上顿时露出好奇之色,目光不由自主地扫向了屋子里面坐着的几位女眷长辈们。
此时,太后正和贵妃并肩而坐于上首位置,其下则依次坐着几个嫔妃。她们个个衣着华丽,神态端庄,然而此刻却也难掩面上的欣喜之情。
江瑞恰时的询问:“姨姨这是遇到什么好事儿了?这么高兴。”
只听贵妃接着说道:“你有所不知,昨日太医照常给晚郁诊脉,竟发现她已有身孕将近三个月啦!公主府忙不迭的就让人把消息传进宫了。”
“更令人惊喜的是,据太医所言,虽然月份小了点,但从脉象上来看,晚郁此次所怀极有可能是一对双胞胎呢!”
此话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场众人皆是一惊,随即便被喜悦所淹没。
正在大家议论纷纷之时,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江晚郁在两名宫女的搀扶下,缓缓走了进来。
虽然她的肚子尚未明显隆起,但整个人浑身上下都透露出一种即将为人母的温婉气息。
见此情景,江瑞急忙走上前去,关切地询问起妹妹的身体状况。
江晚郁微笑着回答道:“哥哥放心吧,我一切安好。”听到妹妹亲口说出这句话,
江瑞心中悬着的那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同时也愈发激动起来。毕
竟,那可是他从小疼到大的亲妹妹啊,如今看到她如此幸福美满,又怎能不为之高兴呢?
而且,这是自己第一次当舅舅,别提多激动了。
江晚郁自小便与贵妃亲近非常,加上半年之前她的生母德妃因犯下大错而遭皇帝处死,自此以后,失去生母庇护的江晚郁便成为了贵妃眼中需要格外关爱的孩子。
贵妃对待江晚郁可谓关怀备至,将其视如己出般悉心照料着,不仅在物质方面从不亏待于她,更是给予了她无尽的母爱温暖。
这个小丫头生得一副伶俐模样,心思缜密且细腻入微,平日里总是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地四处蹦跶玩耍,但却从来不会主动去挑起事端或是招惹他人麻烦。她那与生俱来的乖巧懂事性格,使得宫中众人皆对她喜爱有加。
作为一名皇室公主,江晚郁更是展现出了卓越非凡的品质。
她温婉贤淑、端庄大气,无论身处何种场合都能保持优雅从容之态;行事作风不急不躁,有条不紊,颇有大家闺秀之风韵。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她会任人欺凌,相反,她有着坚定果敢的内心,既不轻易惹事,可一旦遭遇挑衅也绝对毫不畏惧退缩。
江晚郁的聪慧机敏在面对生母和孪生哥哥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尽管年纪尚幼,但她早已洞悉母亲对于自己和孪生哥哥之间的区别待遇,看穿了母亲暗藏的心机与盘算;同时,她也敏锐地察觉到兄长那颗野心勃勃想要争夺皇位之心。
就连那个看似愚笨鲁莽的江淮,其真实面目也未能逃过她那双明亮清澈的眼眸。
面对这些复杂的人情世故,江晚郁深知如何明哲保身之道,对于那些她瞧不上眼之人或事物,一概选择置之不理,绝不浪费丝毫精力。
如此这般独特鲜明的个性,着实令人赞叹不已!
皇帝知道后也来了后宫,身后跟着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