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对于这件事,刘义季早有预料,并没有措手不及,王府内自然有熟练操作各种礼仪祭祀之类的人员,可以把一切弄得井井有条。

刘义季听说范晔此时也在建康,被委任为南下邳太守,左卫将军、太子詹事掌握禁军和扬州刺史府的一切事务,地位显赫,就告诉了杨小瓜。本来杨小瓜对于攀附这些人没什么兴趣,但是自己和刘义季之间的相识来自于范晏的强力推荐,于情于理,饮水思源都应该去拜访一下范晔,就这样,杨小瓜自己拿了名帖去了范府。

范晔此时投靠了皇帝次子刘浚,掌握军权,地位很高,门口想要拜访的人那自然是熙熙攘攘如同闹市,杨小瓜一看就眼晕,不想凑这个热闹,但是来都来了,怎么也要走一个过场,就把自己的名帖递给了门房,上边写着:谢公灵运门下弟子杨茁百拜。放下名帖之后就离开了,知道这种东西就是个礼仪,可是出来没走几步,就给门房追了出来。

“公子请留步!”门房一边喊一边追,杨小瓜就很惊讶,停下了脚步问道:“先生是在喊我吗?”

门房是一个四十左右的中年人,长得很书卷气,如果抛掉他门房的身份的话,走在大街上会被人当成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只见他微微气喘说道,“老奴范林,恭为范府管事,请问公子可是谢氏灵运公称赞过的杨茁公子?”

“额,我是叫杨茁,侥幸拜入谢师门下,至于说谢师称赞的事情,我却不曾知晓。”

“灵运公当年曾经在文会上称赞,说有弟子杨茁,文采不弱于己,佛学一门见识已经青出于蓝,应该说的就是公子,公子少待,请在前厅饮茶,我这就去跟老爷禀告。”这个门房彬彬有礼,一点高门大户的那种狗仗人势的样式都没有,看来范氏家风确实很好。其实,据史书说,范晔这个人恃才傲物,但是只针对上级,比如皇帝,对同僚反而是彬彬有礼从来不以势压人,所以在官场中多次被贬,但是还总能升上去。

既然给人家叫住了,自然就不能走了,杨小瓜就在前厅等着,他这次是自己一个人来,也不是很着急,优哉游哉地喝着茶,慢慢等着,府门外很多等着晋见的官员人等就很惊讶了,一个个议论纷纷,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哪家的王孙公子,竟然可以在门房喝茶等待。

过了一会儿,那个管家范林快步走出来说道,“杨公子随我来,我家老爷听说杨公子到了,大为喜欢,已经在内堂等着了。”

“有劳先生。”杨小瓜深深一揖,然后跟着管家走过重重院落来到后堂。

范晔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文学家,一向以文采华丽闻名于世,长得也是仪表不俗,身材修长,面貌清癯,有仙人气。杨小瓜上前行礼,“后生晚辈杨茁见过范世叔。”

范晔微笑点头,“前日家兄来信,说灵运公高足杨茁,年纪虽小,文才武功皆是上上之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贤侄的诗作我已经拜读了,好一个长河落日圆,堪称绝唱,非亲临其境而不可得,果然雏凤清于老凤声,谢家兄长当日夸赞你青出于蓝我还有所疑虑,看到贤侄的诗作才知道贤侄才华远不止于此,难得的是贤侄并没有恃才傲物,反而对自家的优劣看的很清楚,就冲着贤侄有功而不居,硬要压住少年心性不过早出名的做法就让我叹为观止呀,快快请坐,来人上茶。”

杨小瓜谦虚客套一番,按照礼仪问候了范晔的身体,双方开始闲聊,范晔就问,“我家兄长说推荐贤侄给了王俭王世兄,后来如何了?”

杨小瓜就把到了荆州之后的事情捡着重要的说了一遍,当然,给刘义季出谋划策之类的事情不会说,只是说衡阳王聪慧,礼贤下士之类的话。

“那么衡阳王此来京城,贤侄是随着一起来的了?”范晔很惊讶,他当然知道衡阳王刘义季这一次只带了一百个人进京,也没带王俭,然而应对刘义恭的试探和皇帝的咨询都是颇为得体,让人眼前一亮,以前的刘义季才能很强,但是人事应对方面却是短板,这次则是要从容很多,关键是应对起来一点都不造作,顺乎本心,一点看不出来有人指手画脚,所谓天然去雕饰,这就特别难得了,显然,这种看不出改变的改变才是境界,眼前的少年虽然不说,但是恐怕出力不小,要不然刘义季也不傻,带着他干嘛,而且还是暗藏在亲卫当中带着,这就很意味深长了。

“是的,衡阳王说,一路上很孤单,想要小侄陪着插科打诨解解烦闷,正好小侄久慕京城繁华,就答应王爷一起来凑个热闹。”杨小瓜一脸无所谓。

“这么说衡阳王并没有举荐贤侄,也不曾给贤侄任何官职?”范晔饶有兴致地问。

“我年纪轻轻,无才无德,虽然衡阳王确实想让我出仕,但是我跟衡阳王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我这种年纪轻轻无才无德的人还是不要抢真正的贤才的位置了,于是衡阳王就答应了。”

“贤侄过于谦逊了,这么说,贤侄在王府住着,但是没有任何官身?”范晔很好奇,也很惊讶,因为按照官场规矩,王府或者大官的府邸是不能给没身份的人住的,尤其是像这种既不算客人又不算属员的情况,那从某种角度讲,就是衡阳王的自己人了,只要杨小瓜肯,那随时都可以出任要职,同时也就明确了,那个暗藏的衡阳王府智囊就是眼前这个少年。

“嗯嗯,小侄才疏学浅,当然是没有官身的,就是借着机会来游览一下京城的风光,承蒙衡阳王大度收留小侄,既然住在王府就可以省去花销,那小侄就却之不恭受之有愧了。”杨小瓜微笑回答。

“贤侄果然不俗。”范晔发自内心小小的吹捧了一下眼前的少年,心说年轻一代里,能和眼前少年比肩的俊才确实不太多,两个人又讨论了一会儿诗词歌赋之类的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些东西天生就不擅长,但是经过残酷的语文课熏陶过的孩子们,你叫他写诗不可能,但是文章分析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的那可就是顺手拈来,比原作者还要牛叉了,一番话下来说的范晔点头称是,眼前的少年文旭修养果然不低,不愧是谢灵运的爱徒。

大家都很有默契的不谈政治,毕竟现在朝政云波诡谲变幻莫测,范晔又是一个高雅之士,不算那种老油条,打心眼里不喜欢勾心斗角。不过江南的所谓高士都喜欢清谈,纸上谈兵也是爱好之一,两个人可以不谈政治,但是聊聊打仗还是很投缘的。范晔现在是左卫将军执掌御林军,多多少少也要研究些军事,再加上他是写史书的人,博古通今,对各种战争例子那也是耳熟能详信手拈来的,而杨小瓜则是真正打过很多仗的,对于战场状况,地形选择,军队组合甚至士气掌控那都是老本行,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让范晔大长了见识,毕竟文武殊途,手下的将领一方面不敢直接指出某些问题,另一方面也不愿意,毕竟内心有隔阂,比如作为同僚的的沈庆之沈演之,虽然范晔很尊重他们,但是仍然只是表面上的交情,并不交心,现在杨小瓜就不一样了,不说深通军略,反正打的胜仗不少,北朝的重将也不得不佩服的角色,比起沈家兄弟来只强不弱,对于范晔平时不注意或者不了解的东西都能很清楚的指出精要,让范晔也觉得大有裨益,好多问题豁然开朗。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只要能找到共同语言,那聊起天来就滔滔不绝,转眼间就谈了将近一个时辰,杨小瓜站起身来告辞,“叔父,现在天色已经晚了,不能再打扰叔父休息了。”

范晔一看,确实是天已经很黑了,叹一口气,“本来若是贤侄自己来京我就留贤侄住在府里了,只是现在有衡阳王在,我就不好越俎代庖了,那我就不留贤侄了,欢迎贤侄有时间多来这里,我会吩咐家人,以后贤侄再来就不用通禀了,直接进来就可以了。唉,要是贤侄能在左军帮我的忙就好了。”

杨小瓜谢过了范晔的款待,听见这句话,不知道想起什么来,就说了一句,“请恕小侄直言,其实叔父大人,作为一个文人,叔父可以做一个儒将,但是不适合在御林军,这个位子很烫手,还是尽早。。。”

“哦?”范晔心中一动,“贤侄且慢走,我们再说说看,此中有何深意。”

“其实一言以蔽之,这个军权是陛下赐与叔父的,不是叔父自己的,陛下今日可以赐予,明日就可以拿走,手握禁军看上去,烈火烹油繁花似锦,其实杀机四伏,叔父博古通今不可不察。”

“杀机何在?”范晔心中一动,不耻下问。

“叔父得此位可是陛下的欣赏?”杨小瓜一针见血,范晔也不由的沉吟起来,要知道他作为皇帝次子刘浚的臂助,因为扬州管理的好才会被皇帝封为左卫将军,原则上说并不是皇帝的亲信而是刘浚的举荐,朝廷里不服的人很多,包括皇帝的亲信太子的亲信都很眼红,自己对右卫将军沈演之极为尊重,可对方对自己呢,就是个点头之交,沈家兄弟(沈庆之沈演之是族兄弟,不是亲兄弟)一个是右卫将军一个掌握宫城守卫,那才是禁军真正的话事人,自己一介文人,在军队中的威信并不高,沈家兄弟的存在谁能说不是皇帝的牵制呢。

“贤侄一语惊醒梦中人,那么贤侄说说看,愚叔该当如何?”范晔有点心虚了,于是开始虚心。

“小侄也只是随便乱说的,叔父做一个儒将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是自己的军队,或者说自己组建训练的军队才行,你是一郡太守代行一州刺史的职能,在天子脚下其实没有什么发展,位极人臣其实也是上升无路的另一个说法,天子喜北伐,如果叔父不在天子脚下,那么自请北边某州某郡,以叔父的王佐之才,脚踏实地,那得到的一切都是叔父自己的,就算有人想要拿走也要掂量一二了。”

“贤侄此言莫非是诸葛当日申生重耳之计乎?”当年三国时候,荆州公子刘琦不受后妈待见,害怕被杀,就请教诸葛亮,诸葛亮就告诉他,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生,叫他申请到外边自谋生路,刘琦就申请去江夏当太守,果然逃过一劫。

杨小瓜没说是也没说不是,只是说时辰不早了,该走了,范晔心领神会,想要亲自送出府门,结果一出客厅就被杨小瓜劝回去了,“我不是柳元景,叔父不是衡阳王。”范晔悚然而惊,想起来这也是眼前少年的谋划,就没有再送,任由少年自行离去。

过了三天,范晔上表,言文人领兵多有不便,自请外放,皇帝挽留三次,批准了请求,改任后军行参军沈庆之为右卫将军,沈演之为左卫将军。又命始兴王刘浚兼任南徐州刺史,范晔为南徐州司马,外出领南徐州军,驻节京口,编练水军,有范氏远房子弟范无病举孝廉,被任命为折冲都尉,暂领水军统领,范晔又公开招贤,又有山东寒士杨十八投军,经过考校成为水军队率,辅佐范氏子弟练兵。又过了几天,皇帝公开下旨征集新式农具,已利农耕,有朝廷博士祖朔之献新式曲辕犁,皇帝大喜,赐文散官,任命工部员外郎,赏百金,明旨昭告天下,从此有才之士对于新的发明趋之若鹜。

这一天,刘义季找到杨小瓜,“杨兄弟,我们好不容易来一次京城,一起去逛一逛吧。”

“逛街可以,不许醉酒。”杨小瓜板着脸,最近和刘义季混熟了,他发现这个衡阳王私下里是一个很好说话的人,只要是有利的建议,哪怕是做不到也不会翻脸,从善如流,是一个很好的主官,只是他太喜欢喝酒了,才二十出头就嗜酒如命,没事儿就弄个酩酊大醉,很不好,据说皇帝也经常下圣旨叫他戒酒,只是当耳旁风,其实他只是因为朝中权力倾轧,压力太重才这样借酒消愁,好在最近没有什么心结,酗酒的次数少很多。

“少饮、少饮总行了吧。”刘义季一脸讪笑,他也是和这个杨小兄弟呆久了,很是投缘,主要是双方都是家学渊源性格直接的人,再加上杨小瓜虽然年纪不大,但是思虑周详,能让刘义季有一种很舒心的感觉,比对着自家的王夫子还要轻松,就不知不觉的把这个杨家少年当成了一种倚靠。

“好吧,少饮,完了之后要用我教你的运气法门把酒毒化去,这样对你的身体和武功都有好处。”杨小瓜在和刘义季混熟了之后,就教给他一门导引功夫,可以把酒液中的毒素化去,只保留那种微醺的感觉,不但不会伤身体,反而对内功修行大有裨益,刘家家传的以硬功为主,现在刘义季学了这种导引术,时间久了成为内外兼修的人物也不是妄想,而这种运行后的感受确实比往日喝完了就头疼欲裂好很多,反而有飘飘欲仙的感觉,让刘义季欲罢不能颇为上瘾。

刘义季口口声声答应着,大家准备一下,刘义季带着卫士铁中棠还有杨小瓜、马锺,当然少不了第一次来江南的拓跋嫣然,为了减少麻烦,杨小瓜特意给拓跋嫣然戴了一个人皮面具,易容成一个看上去虽然清丽可人,但是宛如一碗清水的少女,何谓一碗清水,就是清澈见底,看完就忘了容貌。

贵人上街自然是乔装改扮,刘义季长得壮硕挺拔,眉目清朗,多年养尊处优自有一种阳刚之美,就穿一身普通有钱公子的武士服,而杨小瓜和马锺则是文士青衫,仿佛学舍里的学生一般,身后的铁中棠则是普通保镖的装扮,外边穿着短靠,内藏锁子甲,整个人看上去鼓鼓囊囊的,再加上肌肉虬结,太阳穴外鼓,一看就是不好惹的角色,也有十来个亲卫化装成百姓分散开来,可以提前清理一些路上的不轨之徒或者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南北朝的时候民风开放,并没有明清时候的那些忌讳,贵族经常上街闲逛,很多富家千金也是裘帽纱巾上街,并没有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规矩,大家都很是随意。杨小瓜也是第一次上街闲逛,这些年翻山越岭黄沙大漠没少去,至于说市井繁华反而见得少了,看到眼前的江南富贵气象,也是倍感温馨,南京(建康)虽然没有北京紫禁城的威风霸气,但是繁华程度远胜于明清的北京,人来人往,生气盎然,市井之中的烟尘气也带着温柔。

刘义季是本地人,一边走一边给杨小瓜指指点点路上的各种店铺,因为身边带着个小姑娘,所以就连从不踏足的胭脂水粉店和服装店布料店也一一逛下来,只是半个时辰的功夫,随从手里就拿了一大堆绸缎水粉之类。

三位大少爷肯定是不拎包的,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拿的各色小吃大快朵颐,就连拓跋嫣然也不顾形象拎着一串糖葫芦大吃特吃。

走来走去,来到夫子庙附近,正赶上有杂耍艺人表演,除了普通的小魔术之外还有钻火圈、大变活人等等,当众人看到一个千娇百媚的小娘子被关进箱子,再打开时就变成了一个抠脚大汉,不由得笑骂连连,嘘声大作,那表演的赶紧又把大胡子壮汉关进箱子,重新放出来一个小娘子,这才引得观众喝彩不停,大把的铜钱丢了一地,一个驼背老汉身穿麻衣,用一个笸箩在那里一边躬身致谢,一边捡拾散落在地上的钱财。正在此时,突兀的伸过来一只大脚踩住了地上的银钱,那老汉抬头看时,却是一个满脸横肉半裸上身壮汉,一脸的匪气挡在身前。

杨小瓜很惊讶,这种戏码虽然在电影电视里很常见,但是在古代其实很少,尤其是帝都,天子脚下,对这些街溜子管得极严,毕竟这种地方贵人满街跑,很容易就自寻死路,想到这里,他询问的目光望向刘义季,意思是在问,“这是什么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