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7章 西罗人最新近况

狐皮高价,西罗人去猎狐,就会慌了农耕。

农桑才是一国之根本,看似西罗现在人人过得好,若是长此以往,就不一定了。

这是想从根源收拾西罗啊。

田威不知道林听他们具体的计划是什么,但他能猜出来的,就是这样。

他就说嘛,东夏有林娘子这样的人在,怎么会做亏本的生意呢。

在阳城观察了一下午,林听看到有人坐着牛车,背着背篓往街道而来。

背篓里面散发着狐皮的气味,林听上前,向这位中年大叔问候。

“大叔好,你是来这卖狐皮的吗?刚才听你的口音,好像不是阳城人吧?”

林听刚才听到这个人跟牛车车夫说话,确定他不是这里的人。

据林听的了解,西罗不止阳城才收狐皮,现在有很多地方都有人收,只是价格不一。

背着背篓的大叔,看林听等人是东夏人的长相,以为她要收狐皮,停下脚步,跟林听他们搭话。

“我是从哒尔来的,那边狐皮价格没有阳城好,我就想来这边看看。”

说完大叔把背篓放下,掀开盖在上面的布。

里面有五张皮,四张都是棕色,但有一张是银狐的狐皮,毛色特别漂亮。

“你们是东夏人吧?收狐皮吗?我猎来的这几张狐皮,都是我们那里,最好最漂亮的的狐狸,才有的狐皮。”

林听:“是不错,我们坐过去谈谈吧?”

林听指了指旁边一个茶摊,大叔看到林听很富有的样子,且她的打扮,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

两人坐在茶摊上,林听的身边站着白露,凌风和田威坐在他们旁边的一个桌子。

“大叔怎么称呼?”

对面的人,五十多岁的样子,像是普通农户的一家之主。

“叫我达瓦就好,夫人一看就是有福气之人。”

“谢谢,这几张狐皮,达瓦大叔想怎么卖?”

想要知道西罗人的境况,跟底层人交流是最快,最直接的了解方式。

“听说阳城的皮草店铺给价最公平,也有样本对比,我的这几张狐皮,夫人若是真心想要,就给跟皮草店铺一样的价格就好。”

达瓦大叔已经不是第一次去皮草店卖狐皮了,这几张狐皮拿过去,大概能卖多少银子,他心里也有数。

只是这个位置离城门皮草店铺还有点远,若林听给的价格合适,他就不用去店铺了。

林听也明白他的意思,看了一下背篓中的狐皮,指着那张银狐皮道。

“这张银狐皮我给你十两银子,剩下的几张,分别一张给五两,怎么样?”

达瓦脸上一喜,银狐十两是正常价格,但其余的四张狐皮,品相根本不值五两银子,林听给他的价格,比市场价高了很多。

“夫人,这这......这个价格很好啊。”

林听拿起茶杯喝茶,白露从腰间拿了三十两银子交给达瓦。

看到这么多银子,也不枉费达瓦猎了这么些日子,如今可以拿这些银子回家,去干好多事情。

“大叔,你此次拿来的狐皮真的很漂亮,最近可能大家小麦都丰收了,来卖狐皮的人,越来越少,真是难得见到,像你猎到得这么好看的毛色。”

林听不经意的和达瓦闲聊,还把一份茶饮推到达瓦的面前。

秋季干燥,这茶对达瓦来说,很是及时。

“不是丰收的问题,西罗人如今都听说,你们东夏国那边,喜爱狐皮。

加上现在又有大量的商人来收狐皮,大家都不想错过这次赚银子的机会。

就像我这么大的年纪了,花半个月的时间去猎狐,就能挣到这三十两银子。

要是按照以前,我们种的小麦,还有家里养的牛和羊,除去成本,一年也挣不到这个数。”

达瓦想到自己家里的那头牛,他不过是普通百姓,一个家里能有一头牛就已经很好了。

即便有母牛,生出幼崽去卖,也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挣到这么多银子。

与此相比,他更喜欢去猎狐,反正西罗的狐狸很多。

“那看来,猎狐确实是挣银子的好办法,西罗人很聪明。”

林听的手转动茶杯,脸上是一副平易近人的微笑。

可听了她的话后,达瓦认同的点头。

“挣银子是挣银子,可西罗这么多人,大家都要挣银子,猎狐已经是家家户户都愿意去做的事了。

收狐皮的商人多了,各大地区的人都去猎狐,毛色好的狐狸,都被人抢着要。

剩下来的,都是皮毛颜色丑的,没有什么价值的狐狸,所以夫人你现在能收到毛色好的狐皮,已经不容易了。”

这段时间,狐皮生意不好做,产量也跟着减少,加上没有高质量的狐皮,这些林听在账单上也发现了。

“狐狸少了,商家反而多了,就会有价格上的打压,如此循环。”

达瓦沉下眼皮,很认可林听的这句话。

“没错,现在大家都想抓住这个机会,家里但凡有能动的男人,都出去找狐狸。

只希望你们东夏喜欢狐皮的时间久一点,这样大家各取所需,就很完美。”

林听:“会的,三年之内,这个生意一定会持续在做。”

和达瓦大叔分别,林听知道,卖狐皮是西罗人现在主要的收入,大家都去猎狐了,西罗大军也是人,也需要银子。

西罗王还没成长,就已经是猛虎,在等些年,东夏很有可能会不复存在。

不过,现在的东夏,绝对不会坐以待毙。

林听看着夕阳落山,黑暗过后,迎来的一定是黎明。

“夫人,我们回去了吗?”

“回店里面去吧。”

在阳城待了两天,秋风把门口的灯笼吹飞,长达半年不下雨的阳城,似乎要迎来一场暴雨。

想到沈轻舟他们在乌山火山脚下,只有几个简陋的帐篷,也不知道能不能抵御这样的大的暴雨。

“凌风,你去备马,把帐篷和食物备好,随我乌山。”

沈大人他们在乌山,林听也要去乌山,这些东西一定是给沈大人他们准备的。

“是,夫人。”

林听在阳城购买这些东西,比在边城更加容易,而且阳城离乌山也更近,只要一个时辰的时间便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