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还是你小子心善。”老村长听完李平安这么说,才算是放下心来,“平安,你放心,回头我就挨家挨户找最信得过的年轻人,让他们来干活。”

“我也会发动村里人,把那些跟你对着干的,偷着走漏咱们七里堡内幕的,全都打断腿。”

“打断腿干什么?腿断了,他活着也难受,咱们不能如此残忍。”

“贤侄,你的意思是?”

“直接杀了,挂杆子上示众啊。”

这些躲在暗处人的死活,李平安可以说是丝毫不在意。

他也从来不将这些人放在心里,但是该什么时候,震慑人心,李平安还是相当清楚的。

“三叔,这里的环境那么差劲,咱们为什么要管他们的生死,不直接去龙州呢?”老村长刚走,一边儿侍奉的李云,就一脸疑惑地问了起来。

因为在李云看来,这几日跟着三叔去跑龙州,那边儿的僚人,对三叔一个个奉若神明,比起动不动就捣乱的汉人来说,强太多了。

“就你屁话多,有啥不懂的,跟着三叔,干中学呗!”李亮白了他一眼道。

李平安关上后院的小门,看着正在忙碌的卡拉姆,心里很是感慨。

李云看着玩命干活的李亮,想到他刚才阻挠了自己跟三叔请教,气鼓鼓地说道,“大哥,你好端端的捣乱干啥?”

“你做事情只听安排就行了,我想跟着三叔好好学一学怎么了?”

大哥李亮上前揉了揉李云的头发,“老二,不是哥哥我说你,你眼下达不到三叔的高度,告诉你缘由,你能明白吗?你就听哥的话,干中学,三叔说啥你听啥,你要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更容易对三叔的大业指手画脚。”

“我可听说了,在战场上,你差点牺牲了,你说你脑子怎么长的。”

“切,我脑子怎么长得,大哥,咱哥俩私底下说,三叔对咱们家族,对七里堡,乃至于玉林县,岭南道来说,都非常重要,谁都不能威胁到三叔的安全,如果真的到了绝境,别说是我,便是你,也要有为三叔牺牲的勇气。”

人都畏惧死亡,但是李云拉着兄长的手,期盼他能在绝境中,跟自己做一样的选择。

李亮白了他一眼,“别傻了,你觉得该死的时候,没准儿咱三叔胜券在握呢。你以后别乱作决断,要听三叔的话。”

李平安听着外面两个小家伙的争吵,瞥了瞥嘴,两个没长大的孩子。

找了把椅子一躺,就想好好歇歇脚。

“主人,我给你讲解一下,最近蛇园的情况吧?”卡拉姆见李平安躺在竹椅子,手里拿着几块晾晒好的饼干,懒洋洋的躲清净,上前问道。

李平安看着眼前黑黢黢的卡拉姆,摇了摇头,“不用,去端饭过来,你家主人我饿了。”

“遵命!”卡拉姆急匆匆的跑到院子里。

不一会儿,就端着子奕娘做好的饭菜,走了回来。

一大盆米饭,上面淋着香喷喷的鸡汤,此外还有一些折耳根(鱼腥草)。

“看来,以后得在家里多放点酒水!”

李平安心里默默的一声,端起鸡汤,放在米饭上。

说实话,子奕娘的做饭水平,其实并不是很差,但是这个时代的调料太少了,虽然说炖出来的几趟挺香的的,但是有一股淡淡的土腥气,让他有点难以接受。

所以李平安决定,以后家里放点酒,然后叮嘱子奕娘,再做饭,一定要多方葱姜蒜,去腥。

坐在后院,美美的吃一顿,自家做的大米饭,听着卡拉姆吹一顿异域风情的曲子,李平安的心思稳定了不少。

最近的事情太多了,心里一直乱糟糟的。

其实,对于大量人口被掳走这件事情,李平安其实心里挺担心的。

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情会对自己的威信造成不小的打击。

但是实际情况是,一家有人被掳走了,第二天这一户人家,就会立刻派新的成员过来,并且干活一样卖力气。

在李平安的计划之中,那些被掳走的工人,即便是现在不是再给自己干活的,也毕竟为自己干过活。

为了让他们的家人不必过于担心,李平安即便是不出酬金,也会找宇文亮商议,这些俘虏跟他们交换的事情。

因为宇文亮在审问完俘虏之后,一个崭新的问题出现了。

这些人首恶已经诛杀了,剩下的人手,都杀了,有伤天和。

不杀,整天留着,连饭都管不起。

所以李平安其实是有意把这些人给送回去的,因为这些人是世家豪强的生产力不假,但同时也可以是他们的负担。

当然,还有一点,那就是这些人一旦被换回去,就能顺藤摸瓜,找到大量的幕后参与之人。

李平安指挥老墨等人,加班加点的生产,很快造纸坊的生产用的工具,生产线便被搞了出来。

大量的工具被摆满了距离李平安家不远特别远的一个院子里。

县令听说此事,也有一种跟那些大老爷们宣战的意思,直接从刺史府请来了一副牌匾,上书,“玉林造纸坊。”

结果牌匾还没悬挂,大都督府的牌匾也送过来了,上书,“李氏造纸坊!”

“不是,就是一个造纸作坊,竟然引来了刺史和都督两位大人物赐字,这玩意咱们挂谁的?”

李亮很是好奇的问道。

李平安笑了笑,没有回答。

李云很是得意的说道,“大都督的赐字,肯定是保命用的,平日里挂在家里,供客人观瞻即可,你还真的敢让他老人家的字,风吹雨淋啊。”

“至于这玉林造纸坊,衙门里也有股子,肯定要挂在外面啊!”

牌匾这东西,在古代看似没有多大的作用,但是时间长了,大家会产生一种认同感,做事情也更加卖力。

挂牌生产,现在的员工肯定是不够的,李平安立刻兑现承诺,叫来了老村长,让他安排村里的年轻人。

“平安,我听说你最近往龙州派了不少人,需要老叔帮忙吗?”老村长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李平安的未来,面带忧虑之色地问道。

龙州最近出现了争斗,据说死了两个部落酋长,老村长听完都害怕。

所以连带着,作坊的事情,老村长都不怎么关心了。

与周围的乡亲们的好日子比起来,他更在乎李平安的安危。

“老叔,最近这作坊进度不错,尤其是造纸坊,你这一次,可以安排四百个青壮男工过来干活!”

“四百个?竟然要那么多?”老村长一脸的震惊,一时间把龙州的事情都忘记了。

最近因为战乱的缘故,李平安手头的青壮其实并不算少,老村长这些日子发现,李平安安置的流民和僚人,起码得有两三千人了。

很多僚人和俘虏七里堡安置不了,甚至要往龙州送。

就在这种情况下,李平安竟然直接给了几百人的工作岗位。

要知道,那些俘虏、僚人,很多都是打白工,不要钱的。

“您别吃惊,这才是第一批,后面还有很多。”

李平安笑着说道,“不是有人队伍改良印刷术非常抵触吗?这回我不光印刷术要改良,造纸术我也要改良,到时候我让天下人读书的成本,下降十倍、二十倍,我让他们赚,我看他们拿什么赚!”

“叔,你不用担心我这边儿,这新的印刷术,成本很低,有的是赚钱的机会,你只需要负责招工就行。”

“但是一定要找信得过的,家庭清白的,因为咱们造的是纸,就很怕火,您明白吗?”

听李平安这么一说,老村长连连点头,“平安,你放心吧,事情我肯定给你办得漂漂亮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