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信进入大殿,便觉得气氛异常,虽然嬴政暂时控制住了怒火,但赵高的眼神让他明白事情不简单。

“朕看了你们的条陈,关于开凿河渠一事,朕以为方略甚好,可以施行。”嬴政尽可能平静的说道,“你们为何对百越的地形、水文如此熟悉啊?”

“比起史禄的勘查来说的更加清晰,就连应对之策也甚是精当,令朕有些诧异。你们说说是什么原因?”

蒙恬为人光明磊落,并不愿意占他人之功,他拱手答道:“陛下,有关开凿河渠的条陈虽是我们军机署所拟,但主要构想均来自于李信,我与冯毋择都十分认同,只是增添修改了一些细节而已,并无太大的贡献。”

“哦,李信?朕记得你虽曾伐楚,但并未深入百越之地,怎么会有这番见识?”

“陛下,末将麾下来自楚地的士卒不少,有好几个曾经跟随父兄前往百越与其通商,记下了沿途的山川地貌。”

“自从年前陛下发兵征讨百越,末将深知这是关系大秦国运之战,断不容有失,于是便召集这些人详细询问了五岭的地形。”

“关于开凿河渠贯通湘水、漓水可能面临的困难,也是末将根据地形,借鉴郑国渠、都江堰的经验,自己琢磨出来的。”

“末将自知纸上谈兵终是浅薄,一直没敢向陛下、上将军呈上,就是怕误导了陛下的征剿方略。”

这番话说的合理合理,嬴政点了点头,说道:“虽然不在其位,但能谋其政,甚好!你说呢,上将军?”

王贲没想到嬴政问自己,略略一顿,便从容答道:“李信以往用兵过于冒进,现在看来倒是有些进步了,懂得未雨绸缪的道理。”

“不过,李信所提的这些策略终究还是要靠史禄验证之后,方可施行,陛下的旨意之中也应写明这一条,以免贻误军机。”

“这是老成谋国之言!”嬴政赞道,“但李信能够在此之前便有所准备,可见心思未曾远离国事军务,算得上是有心人了。”

“朕看了这些对策,不管实施结果如何,单看铧嘴、大小天平,以及水流弯道的设置,便觉得其甚是精妙。”

“赵高,速速拟旨,将李信所提的诸项对策尽数发给史禄,让他好好参详!另外,按照李信的建议,再次征调与五岭接壤的数郡民力,让其全力以赴开凿河渠。”

茅朔因为职位不高,刚才众人的对话并没有插嘴的机会,但他从嬴政的言谈之中看得出,李信关于开凿河渠的对策极好,甚至并没有询问他人,便迅速的确定下来。

他心中一凛,暗忖:李信连凿渠这样的事都能通晓,甚至足以给匠师指导,而且能够在朝廷方略之前便有所准备,莫非他真有什么神异之处?

茅朔精通各派经典,从来不信怪力乱神之说,此刻看着神态自若的李信,却有些不太自信起来。

“此人不除,必成后患!”

机会很快就出现在他面前,因为嬴政在说完了开凿之事后,脸色变得阴沉了下来。

“蒙恬,冯毋择,你们两个所提的用兵方略甚合朕意,你们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作为派往百越的特使?”

蒙恬拱手道:“陛下圣明,朝中能够担当此任的人不多,既然文武兼备,又要有些声望,否则很难让屠睢信服。”

“丞相、上将军比起微臣更为熟悉,不如由其推荐便可。”

他们一问一答之间,似乎便定了下来,丝毫没有提到李信的方案,好像条陈上根本没有这一部分内容一般。

“陛下,末将以为,前线战事紧急,屠睢大军深入不毛,已至极度危险之境!”李信顾不得君前失仪,疾呼道,“应该当机立断,不可再行拖延,否则必会遭致大败!”

他情急之下,脱口而出,全没有顾及到嬴政、王贲、李斯的脸色都变了,这是对朝廷的质疑,也是对前线领军大将的不信任。

“大胆!”王贲率先发难,“征讨百越的方略是陛下钦定,虽有些小的波折,但已然有所进展,深入了西瓯。”

“这是数十万秦军将士以生命换来的战果,你竟敢说让其放弃、后撤,是何道理?是何居心?”

王离早就看李信不顺眼,此刻终于抓到了机会,顺着父亲的话头说道:“我秦军素来百战百胜,而且兵力远胜于百越各族,纵然深入其腹地,又有何惧?”

“屠睢、赵陀都是宿将,乃是灭楚的功臣,用兵素来持重,眼看已经将西瓯、雒越联军逼退,怎么无故后撤?如此一来,岂非军心尽丧?”

李信却并没有被王贲、王离的气势压倒,反而抗声道:“上将军所言的深入西瓯,其实是大军陷入崇山峻岭之中,四周都是敌人,防不胜防!”

“再加上屠睢的性情暴烈,长期寻找不到百越联军主力作战,必然会心浮气躁,那时不免被敌所趁,难逃大败!”

眼看着李信如此桀骜不驯,嬴政终于按捺不住心中怒火,厉声呵斥道:“李信,朕看你于开凿河渠一事上颇有见地,这才容忍了你的胡言乱语,希望给你个自省的机会!”

“百越战事虽有波折,进展甚慢,但逼近敌方腹地已成定局!只需步步为营,等到河渠贯通,便能一鼓而下!”

嬴政挥了挥手,说道:“朕念你心系国事,不予深究狂悖之言,下去领笞刑二十杖,让你清醒清醒!”

赵高领命,赶忙上前,低声劝道:“李将军不要如此执着了,若是惹出陛下的怒火,那就不好办了!”

作为中车府令,他看出嬴政对于李信确有爱才维护之意,只是给了二十杖而已,本兼各职均未受影响。

茅朔对于军务算不上精通,但他也能看得出嬴政的心态,便也不再添油加醋,以免惹得嬴政不悦。

岂料李信却是丝毫没有悔意,反而提高了声音:“陛下,不可被一时一地的得失所蒙蔽啊!所谓存地失人,人地皆失;而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此时再不决断,必然后悔莫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