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期限转眼即至,今日朝会,注定不会平静。
群臣鱼贯而入,文武分列左右两班,齐声山呼万岁。
通常来说,朝会上的官员若非十万火急,都要以官职品轶排序,由高到低依次言奏。
魏藻德身为百官之首,本该起个头,今日却悄悄往后挪了挪。
朱由检扫了一眼,问道:“钱卿家,三日之前,朕跟你说过什么,还记得吧?”
钱谦益出列,躬身道:“臣钱谦益请奏!”
“说吧,进行的如何了?”
“臣以为,科举乃国之根基,不可妄动,所谓的实用之学,不过是一些匠人之术,犹如卖油翁的唯手熟尔,陛下不只见前之蝇头小利,本末倒置!”
此言一出,大殿上的气氛顿时变了。
钱谦益这番话,无疑是在挑战皇权的威信!
朱由检似乎早有所料,说道:“朕说过,要么看到文书,要么看到你的辞呈,如此看来,你准备的是辞呈?”
钱谦益缓缓跪下,说道:“启奏陛下,科举乃太祖皇帝定下之成法,历经两百余年,为朝廷选拔了无数栋梁之才,其深远意义,非一时一地之利所能衡量。实用之学固然有其价值,但若以此动摇科举之基,恐将引发社稷动荡,人心不稳。”
“科举之于士人,犹如鱼之水,鸟之林,一旦变革,恐令无数寒窗苦读者心寒,国家未来之栋梁或将因此而夭折。臣这里有一份谏言书,乃衍圣公牵头,天下学子联名所书,字里行间,尽诉衷肠,字字泣血,恳求陛下体恤民情,收回成命,以安民心,稳国本。”
王承恩将册子接过来,转呈御前,然后退开。
朱由检打开后,只看了一眼,便放下,说道:“衍圣公在何处?”
孔胤植刚今日进城,锦衣卫就收到线报,并秘密监视起来。
包括跟谁吃饭,说了什么,就连喝的什么酒,几乎全都一清二楚。
因此,朱由检早有准备,既然孔家要蹚这趟浑水,那就一锅端了吧!
钱谦益说道:“衍圣公肩负天下教化之责,已于昨日进京,如今就在大殿外候着。”
朱由检当即抬起手:“宣!”
随着一声传唤,孔胤植步履沉稳,走进大殿。
“臣孔氏后人孔胤植,叩见吾皇陛下,圣躬金安!”
朱由检上下打量一番,此人约五旬年纪,身材颇为肥胖,就走了这么几步,已经在大口喘气。
“平身吧!卿家突然进京,所为何事啊?”
孔胤植起身,正了正头上的发髻,回道:“臣在山东,闻听陛下旨意,要求各地兴建学堂,推广教化,臣心甚慰。儒家之道,在于教化万民,以礼义廉耻四维为本,陛下此举,利国利民,臣深感荣幸。”
“然而,臣亦闻陛下欲于科举中推广实用之学,臣斗胆请问,若木工、泥瓦匠之技艺,皆可成为入仕之阶,置儒家经典于何地?科举之制,自唐宋以来,皆以经义策论取士,意在选拔治国理政之才,而非匠人之能。若此风一开,恐将误导士子,偏离儒家正道,更有损科举之威严,动摇国本。”
“臣深知陛下励精图治,欲强国富民,然变革之道,在于循序渐进,不可急功近利。实用之学固然重要,但孔孟之学才是治国之本,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臣斗胆建议,恳请陛下收回成命,继续以儒家经典为科举之基,以维系科举之公正,确保国家未来之栋梁,皆能承继儒家之道,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
朱由检举起手边的册子,问道:“这个是你写的?”
孔胤植抬头看了一眼,又把头低下,说道:“回陛下,这份请奏书乃是由臣主笔,天下学子共同……”
“朕看到的只有山东学子的签名,莫非全天下只有山东?”
孔胤植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心中有些不喜,却不能表现在脸上,说道:“臣一时口误,由于时间仓促,这份请奏书只有山东学子签名,天下各地学子纷纷表示支持,只是不能亲笔签名,恳请陛下明察。”
朱由检轻笑道:“你能代表全天下读书人吗?”
孔胤植已经开始感觉到气氛不对了,按理说,做皇帝的怎么也要给留点面子。
毕竟咱是孔夫子后人,全天下读书人的精神导师。
想到这里,孔胤植深吸一口气,说道:“臣身为至圣先师之后,深知教化之重,责任之大。臣虽不才,却也时刻铭记先祖遗训,致力于弘扬儒家学说,以教化万民为己任。”
“至于代表天下读书人发声,臣不敢妄言,但臣所接触之人,无不以儒家经典为立身之本,以孔孟之道为行事准则。对于实用之学,虽有其用,然若将其置于科举之上,与儒家经典并列,甚至取而代之,则实为不妥……”
“启奏陛下,臣以为衍圣公此言不妥!”
众人纷纷看过去,竟然是詹事府詹事葛世振。
钱谦益心中咯噔一声,隐隐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
此人本来也是文官清流,不知为何,突然就成了鹰犬。
君臣对峙,身为臣子,并不担心惹恼了皇帝,哪怕是被当场打廷杖,不失为一种胜利。
因为当众打廷杖,说明皇帝不占理,嘴上说不过,只能打人了。
可是,清流就不同了,他们不但会骂人,还骂的很高明。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会用官员对付皇帝的这套,反过头来背刺官员。
在众人的注视下,葛世振缓缓开口:“启奏陛下,臣以为衍圣公之言有失偏颇,有些固步自封之嫌。”
“我朝开国之初,百废待兴,人才缺乏,确实需要以孔孟之学为科举之基,以培养治国理政之才。然而,历经两百余年,世事变迁,国家所需之才亦随之变化。如今,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外有强敌环伺,内有民生凋敝,若仍固守孔孟之学,而忽视实用之学,恐难以应对时局之变,难以强国富民。”
“臣曾研读西方诸国之科举制度,发现其中不乏实用之学之内容,诸如算术、工学、医学等,皆能为国所用,为民造福。反观我朝,科举仍以经义策论为主,虽能选拔出饱读诗书之士,却往往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若长此以往,国家将何以自强?”
“臣斗胆谏言,推行实用之学,乃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