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项灵咬着牙说道:“羽,你定要记得此仇,杀他的乃是秦将章邯!”

项羽重重地点了点头,显然已经将这个仇恨刻到了骨子里。

王离看了看两人,安慰道:“少主,节哀顺变,主公定然要你在这个时候撑起楚军的。”

项灵看了王离一眼,虽说王离在今日的事情上没有出错。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王离有些异样。

“阿姊,王假,今日你们为何没有拦着叔父?”

项羽不明白,今日为何要让叔父单挑秦将!

王离微微一叹,说道:“主公是被秦将给激怒了,原本以为那秦将年纪轻轻的并非是主公的对手,谁料竟然如此心狠手辣!”

项羽的眼中流淌出令人心惊的恨意:“此仇我记在心中,今日就给叔父办葬礼吧。”

这边在准备办葬礼,而秦业也已经收到了章邯的消息。

看到章邯信上所言,他已经将项梁给杀了,并且还全身而退。

这让秦业错愕不已,他并不怀疑项梁被章邯所杀之事。

但是楚军坚韧,面对主帅被杀,他们怎么可能会无动于衷直接避退?

尤其是,面对的敌人还是和他们有着国仇家恨的秦军!

一旁的随简自然也是看到了这个消息,很是高兴:“章大人当真是厉害啊。”

起初,他们也怀疑陛下为何要让一个管囚徒的成为廷尉,但如今连项梁都杀了。

他的功绩也无人敢怀疑了。

墨显也松了口气,随即愤愤说道:“这些人也着实过分了,我墨家向来没有碍着谁,只不过是没有答应他们,他们竟然就想要把我们墨家人全部杀了!”

秦业淡淡地说道:“这就是稚子抱金过市,怀璧有罪。”

当然,若是他的选择必定不会和项梁一样,因为他如今已经有了炸药。

撇开这些想法,秦业说道:“张欣,去准备准备,我们也该走了。”

齐郡这边的事情差不多解决了,如今暴露了身份就不能继续待下去了,否则会引来麻烦。

张欣的动作很快,没过一会儿就把行李给准备好了。

冯劫和**则是出来。

秦业看向两人,说道:“你们还要处理齐郡的事情,回去吧。”

两人深深地一拜之后,目送着秦业等人离开。

秦业坐在马车上,随便找了一本书看,看着看着忽然想到,要不要也弄一个大秦邸报出来?

而且,他就是皇帝,上面能刊登什么,都是他说了算。

正想着,张欣忽然惊呼一声:“陛下!”

秦业转头,便看到他们马车后面竟然跟着乌压压一片的百姓。

“先停下。”

等马车停下,秦业走到了这群百姓的面前,为首的正是昨日和他们一起吃过饭的老者。

“几位老丈,你们年纪大了,若是有什么事情,找陈大人说便可。”

为首的老丈摇了摇头,眼含泪水,拉着秦业的手。

“陛下,我们没事,只是知道了你们要离开,所以一起来送送你们。”

百姓们面露不舍,若非是明白皇帝的身份,他们怕是要拉着皇帝不让离开了。

秦业有些惊讶于这些百姓的热情,他暴露身份也不过是一日罢了,就算是那三个老丈,也不过是请他们吃了一顿饭。

“诸君不用如此客气,都回去吧。”

百姓们很是倔强,非要目送着皇帝离开。

秦业也只好坐上马车,最后回头再看了他们一眼,便离开了。

张欣高兴地说道:“陛下的恩德,就连这些百姓都感受到了,纷纷上前来感谢。”

秦业轻笑一声,看向远处的百姓,脸上的笑意却是渐渐消弭。

曾几何时,他也如同这些人一般。

他靠在一边,前世的一切都恍若大梦一场,令他有些眷恋,却又有些不实。

张欣原本就是为了讨好皇帝,见陛下竟然闭上眼睛开始休憩,他也连忙闭上了嘴巴。

回去的路还算是太平,在咸阳的第一场大雪的时候,秦业回到了皇宫。

登上城墙,看着天空飘来的大雪,秦业面色复杂。

蒙毅得知皇帝回来,立马准备好了奏折上前,谁料竟然看到了皇帝在淋雪,立马拿了一件披风过来盖在皇帝的身上。

秦业问道:“朕不在的这段时日,朝堂之上可有什么事情?”

蒙毅说道:“除却天灾之时,朝堂倒也是安然无恙。”

秦业点了点头,不得不说,这个皇权集中的朝代还是很不错,像是军权什么的全部都集中在皇帝自己的手中,所以篡位并没有那么容易。

只不过在人才的选拔上,反倒是有些难度。

秦业说道:“朕知道了,这段时间辛苦你和冯去疾了。”

蒙毅受宠若惊:“这都是臣的分内之事。”

秦业道:“蒙毅,朕还想在做一件事情。”

蒙毅有些好奇,陛下要做什么事情,竟然需要和他商量?

“不知陛下想要做什么?”

秦业说道:“秦国三十六郡,每个郡安排一所书院,让农户家的孩子进去念书,不要任何费用,你觉得如何?”

蒙毅沉默了半晌,他在思索着该如何对陛下讲。

秦业顿时明白了蒙毅的意思:“陛下,臣觉得不妥。”

蒙毅这些时日看了不少奏折,偶尔也会去咸阳城的百姓那边看看,所以比之前了解了更多的事情。

“农户子弟没有银钱上学,就算是他们有读书的银钱,那定然是全家人省下来的。”

“而他们去念书了,家中便会缺少一个劳动力,等到了农忙的时节,这些孩子肯定又要去帮家里人的忙。”

“关键是这些孩子念了几年书,也不过是为了生活好一些,能去铺子里当个小二,好一些的能去铺子里当个算账的……”

总之,绝大部分的农户家庭是无法撑起一个孩子从幼时念书,到科举这段时间的。

蒙毅抬头,想起了一人,连忙给皇帝举例。

“就如同**一般,**在外游学,家中的事情都是他的兄长和嫂子所做,虽说是一家人,不患寡而患不均,难免会有人心中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