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卢兴洲见到凌渊的时候,尴尬一笑,刚想说话,凌渊开了口。

“这个士子的文章,一定要拿给朕看看。”

凌渊并没有责怪他,卢兴洲施礼后,恭恭敬敬的坐下开始写策论。

在贡院看了一圈后,凌渊才离开,所有参加考试的士子,都见到了凌渊来此。

这也大大的鼓舞了士子们的士气。

三日下来,凌渊再也没去过,贡院那边倒也没发生什么事情。

倒是神皇那边出事了,在巡街没完,就死在了游街的路上。

凌渊召见裴峰了解情况后,便让他将神皇尸体丢到了城外乱坟岗。

好好的一国之君,最终落得个尸骨无存。

与此同时,凌渊采纳了宋子严的意思,将月桑国纳入大璃版图,成为大璃十四州之一。

桑州的出现,让百姓们与有荣焉,这是大璃强大的最好印证。

凌渊的声望也在一点点抬高。

而在科举最后一天结束后,贡院门打开,士子们如同过江之鲫鱼贯而出。

每个人脸上或有笑或有皱眉,但每个人科举过后,他们对科举已经有了认同感。

科举之后,就是阅卷的时间,大概需要三天左右。

士子们会在京城中等着,但他们出来后,纷纷被北方的士子们围了起来。

向他们打听考试的内容,想要为自己占得先机。

其实,礼部和吏部早已做了准备,两套题目是完全不同的。

甚至连凌渊的最后的一道策论,也改了题目。

阅卷的官员,凌渊是从桐山书院调来的,目的就是为了公平。

没有人知道阅卷的是他们,他们自己也不知道阅的是谁的卷子。

可能会有人看出自己学生的笔迹,但张甫卿还会亲自阅卷,他与杨凤清两人这几日都会睡在贡院里。

凌渊也在阅卷的最后一天来了贡院,与他一起来的,还有皇后卢佳。

张甫卿将挑选出来的五十个士子文章,全部送到了凌渊面前。

“卢兴洲的卷子在哪?”凌渊问道。

张甫卿从一旁的卷子中拿出一份来,递给了凌渊。

“怎么?这小子连五十名都进不了?”凌渊诧异道。

“没有,没有,卢将军的文章臣觉得可在头三名,只是,他的身份特殊,卢公爷有交代,不用参与排名。”

“堂兄大才,陛下,给臣妾看看。”

卢佳对自己这个堂兄很自信,接过卷子后,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张爱卿,你觉得他们的文章如何?”

张甫卿自然知道凌渊问的是什么意思,回道:“回陛下,这次我们的士子们都不错,只是最后一篇策论,写得好的不多。”

凌渊点点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张甫卿眉头微皱,似乎还有话说。

“怎么?出什么事了?”

张甫卿示意,杨凤清拿出一封卷子来,恭敬道:“陛下,此人策论十分大胆,张大人的意思,要将他叫锦衣卫。”

“哦?”

凌渊来了兴趣,将卷子接了过来,直接看到最后的一篇策论。

卷子的士子名叫于真,这个名字倒是稀松平常,字迹看上去并不是最好的。

但策论的内容,倒是让凌渊刮目相看,最后一遍策论是问地方政。

于真的卷子中,将当前大璃在地方管理的弊端全部写了出来,而且还一一写出了解决办法。

只是他写的这些办法,绝对要超越这个时代。

很多想法与凌渊的想法不谋而合,也难怪会让张甫卿觉得胆子太大。

凌渊看得很慢,几乎是逐字逐句,在看完后,眼神中的激动之色敏锐的被杨凤清捕捉到。

“凤清,此子写的办法,你觉得有几分把握能在大璃推行?”

杨凤清微微沉思片刻后,才说道:“陛下,办法是好办法,可能会急了些,尤其是土地法的推行,朝廷在禹州都没这么干过。”

于真的策论中,是要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种地的百姓只有种地的权力,没有买卖的权力。

这样一来,也能解决掉土地兼并的问题。

但同样的难度也来了,那些拥有土地的地主财主们,他们的土地都是祖上留下来的。

很多人甚至都是花了真金白银买的。

想要让他们无条件的交给朝廷,这有点不现实。

这样很容易会引起动乱,这也是张甫卿为何要将他交给锦衣卫的原因。

认为他是在蛊惑人心。

“陛下,禹州的做法都已经是极限,如果按照他说的办,不出半年,大璃各地就会有反叛。”

凌渊点头,这一点上他是认可的,于真的办法急了些。

“此人有大才,但就是没用在正地方,陛下,要不还是让他回去吧,磨磨心性也好。”

杨凤清提议道,其实,他很看重于真,此人背后干净,对他来说,将来说不定能有臂助。

“我们科举的目的,是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既然他有才,我们就给他个机会,让他入殿试吧!”

“陛下,此人狂妄,臣担心他会在殿试的时候,冲撞了陛下。”张甫卿劝说道。

“哈哈,朕连北蛮都不怕,还会怕一个文弱书生?”

“臣,领旨!”

这时候看完卢兴洲卷子的卢佳也走了过来,见三人围着一张卷子,便凑到凌渊身边看了看。

看到最后一篇策论后,惊讶道:“陛下,此人好大的胆子啊,不过,说的有几分道理。”

“你们看,皇后都觉得他有才,好了,其他的卷子朕就不看了,明日放榜之后,等北方科举结束后,一并参加殿试。”

“是!”

贡院的第一次放榜,是参加殿试的名单,不过,他们没有考上殿试的,也会获得一个功名。

凌渊将童生、秀才、举人、进士那一套整个搬了过来。

这一日的贡院门口人山人海,不管是考没考试的,都过来凑热闹。

百姓们想看看都是哪位官人高中,士子们则是争先恐后朝前凑,希望能从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

但于真却依旧在客栈中呼呼大睡,若不是同乡好友要留下来看放榜,他可能早就回去了。

他对自己写的那篇策论还是有几分认识的,应该不会被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