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从前有个协谷镇 > 第203章 洪水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想这么多干嘛,能被提拔的,哪有一个普通社员!”

赵新的这句话结束了关于提拔干部的讨论,他作为管理区书记,在整个乡镇提拔排序上,也就比党政办主任老王稍逊一筹。

作为党委书记的小棉袄,现在他连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很明显这次提拔是领导的私事,一般老百姓还是少打听的好!

“反正哥几个都够呛,随缘分吧!”

郑为民觉得能在这讨论这事的哥几个,在牛进明跟前,肯定也都属于靠边站的存在,其实这样也挺好,只要不去争什么提拔,至少没人会找自己的麻烦!

在机关上就是这样,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大伙都是好伙计,哪有什么谁看谁不顺眼这种事,大伙看谁都挺喜庆的。

一旦有了利益冲突,特别是提拔、职称这种事,哪怕是亲兄弟,都恨不得在背后捅你两刀。

当哥几个正躲在雨布下面背雨的时候,协谷镇派出所的三蹦子也拉着警报来到了漫水桥边。

“这就是今天捞上来的?”

孟昌明看着地上的尸体直嘬牙花子,乡镇也没什么法警一类的东西,有啥事都是所里出人过来看看,一般的尸体啥的,大伙凭借原本就不多的专业素养也能看个大差不离,这种不知道从哪来的河漂子,去哪找线索去?

“张镇长他们刚捞上来,不是咱们镇上丢的那俩人。”

在一旁“紧张指挥救援”的领导们,自然不会陪老孟过来看死人,刘峰作为镇上的代表过来陪着验尸。

“不是咱镇上的打扮,估计连上协镇都不是,像是山里乡镇的!”

孟昌明扒拉一下死者的衣服,就确定着应该不是协谷镇的人。

“这都能看出来?”

刘峰有些好奇,这人看着穿的也挺普通,怎么能看出是哪里的人来?

“你看他的外套,至少是十年前的样式,这个人也就四十来岁,咱们这这个岁数的,没人穿这样的,也就是山里的老山哄还这样穿。”

孟昌明非常确定这人肯定不是协谷镇的,协谷镇作为新县最发达的乡镇,老百姓的吃穿住用比现场的职工还要时髦,这会协谷镇这个岁数的都流行皮夹克,就算买不起真皮的,买个皮油的也能时髦一阵子。

“不是咱镇上的就成,这个怎么处理?”

确定不是协谷镇的人之后,刘峰也算是放心了,反正出事的不仅仅是协谷镇,就算领导想打板子也不会那么疼,甭管这死者是哪个乡镇的,这瞒报的责任都够他们喝一壶的。

“我给他拍个照,做个登记,让民政来人拉走吧!”

孟昌明临出门的时候带着相机呢,等他登记完就给死者发寻人启事,这时候也没啥人脸识别系统,公安系统想找人,也只有满世界撒照片这个办法。

“我去跟殡仪车打声招呼吧!”

刘峰作为前一任民政办主任,自然知道收容无名死尸的程序。

“没那么着急,说不定还能再捞上几个过来!”

孟昌明这句话纯粹就是风凉话,这会又不是打仗,哪有河漂子扎堆的,不过现在哗哗下着大雨,协谷镇的机关干部都在河道里捞尸体,还真不一定能捞上什么来!

正当打捞工作紧张进行的时候,在上游摸鱼的唐志强突然察觉到了不对劲,他作为前任的水利站长,上学的时候学的也是水利,也干了二十多年水利,就算不敢说摸透了大柴河的脾气,也比一般人要敏感得多。

“这水位是不是上来了?”

唐志强觉得是不是自己眼花了,他觉得这水位似乎比刚才高了那么多一点,虽然不是很多,但明显有涨水的趋势。

“涨水了吗?”

刘明一听这话赶忙跑到河堤上查看情况,其他人见领导都跑到河堤上去了,也不好继续在雨棚里背雨,纷纷走到河堤上查看水情。

“好像是涨了!”

孙爱民看着现在的河面,觉得似乎跟刚才看到的的确有些不一样。

“你看那个树桩,这才多长时间,这水就没了根子了!”

唐志强找了河道里一个大树桩作为参照物,这会河道里堆满了上游冲下来的杂物,这个大树桩足有七八米见方,不知道是从哪冲来的。

“看来是涨水了!”

大伙仔细观察了树桩子附近的水流,都发现了涨水的趋势。

“需要跟下面说一声吗?”

郑为民有些犹豫,按理说涨水了他应该给下游打捞的伙计们提个醒,不过这河水涨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贸然敲锣容易被领导找麻烦。

“这点小水,没……事,快敲锣!快敲锣!”

唐志强刚想说没事,这种缓慢的涨水根本淹不着人,但是他扭头看向远处河流上游时候,突然发现上游的河道里出现一条黄线,作为多年的老水利站站长,他自然知道这条黄线代表什么,这会急的他连声音都拧了。

“敲锣?”

大伙都懵了,正好好敲什么锣?

“敲锣?”

郑为民也懵了,不过听着老唐声音都变了,不像是开玩笑的模样,就赶紧跑到铜锣跟前使劲敲了起来。

老唐作为镇上为数不多懂水利的,现在虽然干了农办主任,不过郑为民还是选择无条件相信他。

“咣咣咣——”

由于这会天上下着雨,铜锣的声音有些发闷,不过不耽误将报警的声音传递出去。

这了此时,原本在上游摸鱼的众人,这才看清楚那条黄线的真面目,这哪是什么黄线,这分明是大洪水夹杂着杂物,以排山倒海之势,碾平了河道里的一切。

站在河道里打捞的众人都听到了锣声,大伙也不知道出什么事了,纷纷停下来手里的动作,朝锣声传来的方向张望。这会的雨势不小,从郑为民他们摸鱼的地方,离着水漫桥有几百米的距离,根本什么都看不见。

“谁敲的锣?”

牛进明有些奇怪,这大下雨天的又不耍猴,没事敲什么锣?

当大伙都在纳闷的时候,张新强突然反应过来,这不就是郑为民跟他约好的警报?上游这是发洪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