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下午,虞献文就去祭拜父亲。
去的时候是虞岁岁和云亭陪着一起去的,不过两人给虞瑞之磕头拜了拜就离开了。
给虞献文留下和老爷子交谈的空间和时间。
虞岁岁不知道她爸和爷爷说了什么,只是傍晚的时候就等在门口,直至天全黑透,才等到回家的老虞同志。
看到对方那双更加红肿的眼睛,有些心酸。
却只当自己没看见,拉着老父亲进院里吃饭。
-
虞献文回来的消息只是一天的时间,就传到周围几个大队,叶家和曲家那边都知道了。
叶家一家子坐在屋里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
最后,叶老太太摆摆手:
“都回屋睡吧,回来是好事,人还活着就好。”
说罢,起身打算回屋,她在心里长叹一声,都是缘分啊!
叶海看看大哥,又看向要回屋的老太太,说:
“妈,我想明天去看看我...”
说到这,叶海顿住,现在他姐改嫁了,那他该叫啥?
叶老太太回头看他,像是知道他在想啥,说道:
“去吧,你明天带点东西去看看你哥,听说献文身体有伤,你去看看,说来是我们对不起他。
从前他不管是对我这个老太太,还是你这个小舅子,包括咱家,都很好,不管如今他和你姐怎么样,咱们不能做白眼狼。”
说完,她就回屋了。
叶海看向大哥,“哥,明天你去吗?”
叶峰沉思片刻点头,“去,”
“行,那我们明天早上去,不过别去太早,去太早说不定岁宝还没起。”叶海说了句就回屋了。
叶峰:...
他想说这句话你可以不用说出来的!
叶海回屋就琢磨家里有啥明天可以带去看他——他哥!
他听说的时候,可激动了,要不是被他媳妇拉住,现在说不定他已经坐在虞家了。
-
相比叶海的激动高兴,曲家就更沉默了。
叶芸坐在屋里发呆,曲兴华给她冲了杯红糖水,
“喝点水,你晚上就没吃什么东西,明天你回岐山大队看看岁岁她爸。”
从晚饭后,媳妇就一直发呆,晚上也没吃什么。
叶芸闻言扭头看他,“回去看看?”
“是啊,听说受伤了,去看看也放心。”
曲兴华倒不是说气话,也不是装大度。
而是他不想媳妇这样,见一见也好,把话摊开了说,免得总是记在心里。
叶芸没说去还是不去,只是沉默的端着水杯喝水。
她有些不知道怎么面对岁岁的爸爸,可是知道他还活着,她是高兴的。
-
次日早上,叶家兄弟十点左右就到了虞家。
看到虞献文那一刻,叶峰还好,叶海眼泪直接就出来了,他一把抱住虞献文就哭。
那样子看的虞岁岁都怀疑其实比起她,小舅才像她爸的娃。
瞧哭的这模样,啧啧。
叶海:“哥,哥,你可算回来了,我就说你那么厉害,咋可能没了。”
被个大老爷们搂着的虞献文看到这小舅子,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
他轻轻的拍拍叶海的背,“别哭了, 我好着呢,都是当爸爸的人了,别让孩子笑你。”
当年,这还是个每次看到他穿军装就嗷嗷叫着要背的臭小子。
如今也是当爸爸的人了。
叶海一袖子擦擦脸,声音有些哽咽,“谁敢笑我,我给他腿打折。”
云亭小脸一板,默默后退躲在姑姑身后。
虞岁岁:“....”
她的脸上的笑意还明晃晃的挂着,对上小舅的视线,她在想现在收回去还来不来得及。
见小舅没搭理自己,拉着她爸坐在一边开始嘘寒问暖。
虞岁岁在心里感叹两声,就出去做饭了。
-
西南军区。
虞望归刚结束一场训练,洗了把脸,刚回到办公室,正在喝水,方晖就来了。
两人还没说话,桌上的电话就响了。
虞望归放下手里的水杯,拿起听筒:
“你好,我是虞望归。”
“喂,哥,是我。”电话那端虞岁岁的声音传进虞望归耳中。
听到是妹妹的声音,虞望归坐直身体,“小月亮,家里是有什么事吗?”
要是没事,妹妹不会打电话,他们大多都是写信或者拍电报。
打电话说明事情有点急。
一旁的方晖也正正神色,也担心虞岁岁和云亭在家里有啥事。
“没啥大事,我就是给你说声,咱爸回来了。”
虞望归愣了片刻,急忙问:“咱爸回来了?”
听到这话的方晖一脸的问号,据他所知,望归他爸不是牺牲了?
电话那头又传来虞岁岁的声音:
“是啊,咱爸回来了!不过他现在身上有点伤,要养养身体,等过些时候我们来看你。”
“爸受伤了?严重吗?”虞望归追问。
“没啥大事,养养就好了,我就是打电话给你说声,等过些日子就来看你。”
虞望归这才放下心来,“好,那你让爸好好修养。”
电话挂断,虞望归抬头就对上一张几乎凑到眼前的脸,他嫌弃的一把推开。
“你离这么近干嘛?”
方晖又凑近前:“刚刚岁岁打来的电话?”
虞望归点头,一脸的喜气洋洋,“是啊,”
“我听说你爸回来了?”方晖问。
“嗯,刚刚岁岁说的我爸回来了,等养好身体就来看我,”
虞望归忍住想回家的心,他上次把假期休完了,现在也不好请假。
早知道,他那时候就少请一点。
方晖激动的拍他肩膀:“恭喜啊!”
身为军人,他没问怎么回事,这样的情况他隐约可以猜到应该是出任务去了。
至于是什么任务,就不是他能知道的,这么些年就出一个任务,可想而知有多重要。
虞望归笑着收下他的恭喜,这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件大喜事。
-
时光匆匆,三年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经到了1975年的秋天。
三年里发生了许多的事,每个人都有了变化。
岐山大队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大队除了特别重男轻女的几家,其他家孩子不管男女都会送到大队的小学上学。
都想家里出个有出息的孩子能够长脸,更希望能够改换门庭。
每年的收成都不错,家家户户的日子比起之前好过许多。
不过就算重男轻女的人家因为有李有根家的前车之鉴在,对待女儿也不敢过于苛刻。
毕竟大队干部还是有人盯着的。
岐山大队的风气越来越好,收成还有其他方面都很不错。
在去年还拿了个先进大队,这让岐山大队的队员们觉得更加面上有光。
生活变好,孩子变好,一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队员们觉得生活更有奔头。
虞献文在三年前养好伤后就转业回琼市工作,虞岁岁和云亭都跟着搬去琼市和他一起生活。
离开岐山大队前,虞献文还找关系运作了下,把已经相认的舅舅乔翰绪夫妻重新安排了住处。
老夫妻也不用再到地里上工,乔翰绪又做回教书育人的先生,进了大队新办的学校当老师。
老太太因为之前身体有亏损,就在家里养身体给做饭,闲暇时在院子里种点菜,或者和相熟的老太太唠唠嗑。
三年的时间过去,云亭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个子更高,也更为开朗。
不知道的人真以为他就是虞家的长孙。
-
而在这三年里,虞岁岁和沈明旭的感情也越来越好,在虞家搬到琼市的时候,大队还有不少人说两人的事怕是要黄。
毕竟沈家就是乡下泥腿子,就算家里有两个工人,可是和虞家比起来还是不算什么。
听说如今的虞家,虞献文在城里当大干部,岁岁也在城里上班,端着铁饭碗。
何况虞家老大在部队发展的很好,未来前途似锦。
队员们都说这样的人家不会看上沈家,沈老三和虞岁岁的事指定要黄。
可是不管外人如何说,沈明旭对待岁岁的态度依旧和从前一样。
每次出差都会带礼物,到虞家也会干活,做一些虞岁岁喜欢吃的菜,时不时就准备一些小惊喜。
但是从来没想利用两人的关系做些什么,他喜欢的就是岁岁这个人。
至于别的,他有信心可以让岁岁过上好日子。
知道后面时局变化的他在三年的时间里,存的家底越来越厚,足够支撑他在高考恢复后上学,还有承担家庭开销。
就连后面改革开放后的第一笔启动资金他都存了不少,还有几年时间,他能在存一些。
有着这样的底气,沈明旭对那些流言蜚语从不在意,甚至还安慰家里人,要相信岁岁,要相信他。
事实也是如此,三年过去,他和岁岁的感情确实经得起考验。
经过这三年,虞献文对沈明旭更为了解,也终于放心把女儿嫁给他。
而虞岁岁三年间出了不少任务,每次她的任务完成率都是百分百,出色的能力让京市的国安都知道她的存在。
京市国安的王部长私底下已经和徐主任沟通几次,他希望把虞岁岁调到京市国安。
在这三年的任务积累中,虞岁岁的精神力等级又上了一个台阶。
1975年,虞岁岁在22岁这年,嫁给25岁的沈明旭。
-
“我爱你,亲爱的虞小姐。”
“请继续保持哟,沈同志。”
夜空中一轮圆月高悬,繁星点缀,星光熠熠,月光与星光洒在贴着大红双喜的院子里。
——
-
全书完。
2025.2.6.
—
ps:这本书笔下的故事写到这儿,但是属于岁岁的故事在我们不知道的时空还在继续。
祝书中的他们,现实中我们都越来越好!
感谢各位读者宝宝们一直以来的陪伴和支持,非常感谢!
后续还会写点小番外。
下本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