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进入顺治十八年的九月。

两广之地收入王克之手已有半年之久。

这半年里,在王克一系列的政策扶持下,广州和梧州两地发展势头迅猛。

正逐渐成为一东一西支撑王克北伐的重要后方大本营。

而广州因其特殊的地位则成为了王克目前的临时行政中心。

如今的王克也总算从草台班子进化到了能跟清廷分庭抗礼的一方豪强。

就在王克打紧时间准备北伐之时,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十分惊愕。

“什么?鞑子派使团来和咱们和谈?”这确实出乎王克的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满清鞑子就是这样,欺软怕硬,毫无骨气。

原本历史里的晚清朝廷就是如此!

“哼!和谈?他们在想屁吃呢!”王克冷笑一声,他和满清之间有且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不死不休。

想要和谈,可以,你们鞑清全体退回关外,继续去白云黑水间过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生活。

不过,鞑子既然派了人过来,据说还是赫赫有名的纳兰明珠,王克倒是不介意见他一见的。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明珠带着忐忑不安的情终于抵达了广州。

城外,他望着这座繁华却又弥漫着紧张气氛的城市,心中不禁升起了无尽的无力感。

和暮气沉沉的满清比起来,明军的地盘上明显充满了蓬勃的朝气与活力。

城镇的集市中,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各类新鲜的货物琳琅满目。

街边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店主们热情地招呼着顾客,吆喝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息。

田野间,农夫们辛勤劳作,新的灌溉技术和农具的推广应用,让土地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农作物生长得郁郁葱葱,预示着又一个丰收之年的到来。

新兴的工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纺织机的嗡嗡声、铁匠铺的敲打声交织在一起,工匠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打造出一件件精美的商品,不仅满足了本地的需求,还通过日益繁荣的贸易路线运往各地。

学堂里,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清脆悦耳,崭新的课本承载着知识的传承与创新。

从传统的经史子集到新兴的天文地理、算术格致等学科,都有学富五车的先生悉心教导。

年轻人的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他们热烈地讨论着新的思想、新的技术,积极探索着如何让家园变得更加美好。

而最让明珠绝望的却还是那一列列正在操场上操练的士兵。

校场上,士兵们身姿矫健、意气风发地进行着操练,整齐划一的步伐声和响亮的口号声回荡在天空。

先进的火器装备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这些都是经过改良和精心打造的燧发枪,代表着明军强大的战斗力和无坚不摧的信心。

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整个明军的地盘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景象,像一颗正在崛起的新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与满清腐朽衰败、暮气沉沉的氛围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对比。

直到这一刻,明珠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鳌拜会惨败,为什么王克仅仅只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席卷了几乎半个大清天下。

这一刻,他只剩下了深深的无力感。

谈判当日,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广州城中一座临时布置的谈判厅外,却丝毫照不进那气氛凝重的厅内。

明珠身着朝服,头戴顶戴花翎,迈着看似沉稳却实则略显沉重的步伐走进了谈判厅。

他心中虽忐忑,但面上仍竭力维持着镇定,目光迅速扫过对面的王克、李定国以及一众明军将官,拱手行礼,声音洪亮地说道:

“大清使者纳兰明珠,见过南国公与晋王,今日特来与二位共商和谈事宜,望能寻得两全之法,保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王克端坐在主位之上,身着一袭威严的锦袍,眼神深邃而锐利,直视人心。

他嘴角微微上扬,似笑非笑地回应道:“明珠大人倒是好气魄,如今这天下局势,想必你心中也是有数的,我大明已非昔日那般任人欺凌,你大清又凭何觉得能有‘两全之法’呢?不过,既来之,则安之,咱们且听听你的高见。”

明珠心里一紧,王克这是在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但此刻也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南国公,晋王,我大清与大明,皆是华夏一脉,多年征战,受苦的终究是天下苍生。如今局势虽对大清不利,可若能握手言和,各退一步,避免更多伤亡,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李定国冷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关外野民何来一脉之说?你说得轻巧。想当初你们清军入关,烧杀抢掠,可曾想过给我大明、给天下百姓留一丝生机?如今兵败了,才想起和谈,未免太可笑了些。”

明珠脸上闪过一丝尴尬,赶忙说道:“晋王,过往之事确有诸多遗憾,但如今再去追究,也只是徒增仇恨。我们还是着眼当下,商讨一下可行之策吧。”

王克微微点头,却话锋一转:“那好,既然明大人想谈当下,那我便说说我们大明的条件。

其一,江南、湖广之地,本就是我大明的膏腴之地,如今需即刻割让与我大明,这是弥补过往大清强占之过;

其二,岁岁纳贡,金银财宝、珍稀之物自是不能短缺,就当作是这些年百姓受苦的补偿;

其三,清军需全部退回黄河以北,解除武装,听候我大明处置,以此来彰显你们求和的诚意。”

明珠一听,心中大惊,这些条件远比他预想的还要苛刻数倍,若真应下,大清可就彻底沦为案板上的鱼肉了。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内心的慌乱,脸上堆满了苦笑:

“南国公,您这条件实在是太过苛刻了呀,江南、湖广乃大清的重要赋税之地,若割让出去,朝廷根本无法维持运转。

岁岁纳贡,更是让大清难以承受,至于解除武装,那我大清便毫无自保之力了。

还望二位能体谅一下我大清的难处,适当放宽些条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