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莫要误会。”
“就是朝中有些要事,不是什么危险事。”
裴夫人闻言,这才放松了些许。
裴芝自然不会把太后自杀的事,告诉嫂嫂。
这是皇家事,商淮相信她,才告诉她的。
要是让嫂嫂知道了,万一传出去,对萧承辞自然影响很大。
裴夫人听裴芝说不是什么危险的事,便也放松了下来。
裴芝跟嫂嫂一起吃饭,大多时间,都是在聊些家常。
裴夫人跟裴芝讲一些,裴敏学不好的习惯。
什么要是从宫里出来,太晚了,裴敏学连洗都不愿意洗,就直接脱了衣服睡觉,脏兮兮的。
还说裴敏学喝多了,就爱跟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
酒量不好,还爱喝得很。
裴芝也略有几分好奇,“嫂嫂当初是怎么选中,要嫁给兄长的呢?”
裴芝在府中几日,也知道,嫂嫂出自书香门第之家。
家中虽然官位不算太高,但算是个清流世家。
族里面,也出过不少的举人子弟。
裴夫人脸色微红,“你嘴上老是贬低你兄长,可你兄长,在京中可是个抢手的人物。”
国公府的独子不说,又是太子的伴读。
跟天子关系好,天子眼前的红人。
“当初,多少人都想拿下你兄长这个贵婿呢。”
“我是族中的婶母,跟府中有旧,便尝试着牵桥搭线。”
“与你兄长见了一面后,便开始商议过定了。”
裴芝暗叹,这个速度,确实挺快的。
“那嫂嫂也挺满意兄长的?”
裴夫人点头,“说句实诚话,我的身份嫁与你兄长,算是我高攀的。”
“既然你兄长都不嫌弃我,我自然要紧紧抓住他。”
裴芝摸了摸鼻子,想起裴敏学那副模样,真没想到,还是个抢手货呢?
“这辈子,能嫁给你兄长,算是我走了大运。”
嫁给裴敏学时,裴夫人已经做好会被婆母刁难。
会因为两家悬殊过大,而要伏低做小的准备。
而婆母是个温和人,从未刁难过她。
在她婚后一个月,便手把手,带着她管家,没有半点藏私。
只可惜,好人不长命。
裴夫人想起婆母跟公爷去世的时候,“芝芝你要是早些找回来,或许,婆母跟公爷也能多活两年。”
裴夫人这话的意思,是想说,裴芝回来了,婆母跟公爷会很开心。
裴芝却道:“每个人的命数如此。”
裴夫人有些感慨与裴芝的豁达,“芝芝,你就不好奇你以前的记忆么?”
裴芝摇头,“不好奇。”
“既然上天让我忘记了,肯定是有忘记的原因。”
“一直追忆过去,也没个什么好的,不如活好现在就行。”
两个人聊天见,晚膳也吃得差不多了。
裴夫人握着裴芝的手,依依不舍道:“真希望以后商侯爷还是少来吧。”
“让我们姑嫂二人多一些一起吃饭的机会,也能好好聊聊天。”
裴芝点头,“行,那我改日告诉他,让他少来。”
裴夫人打趣道:“何必改日,你们明日难道不见面?”
裴芝只是笑了笑,算是默认了裴夫人说的话。
隔日清晨,商淮接上了裴芝,往商府去。
裴芝知道,商府现下除了商淮一个主人外,其余的都不在,也就没拎什么礼物。
实际上,是商淮昨日提早回来,把祖父母还有父亲,都给赶出去了。
就算,商家的长辈们爱出门跟友人游玩。
也不可能,在商淮回来这几日,还不回来陪陪他。
只可惜,他们一番心思,商淮完全不懂。
商淮并不想,裴芝第一日来商府,就见着他的这些个长辈们。
商淮不是怕裴芝放不开。
商淮只是担心,长辈们过分的热情,会吓到了裴芝。
也是怕,长辈们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会给裴芝压力。
长辈们现在唯一惦念着,就是让商淮成婚。
看见商淮带个姑娘回来,肯定想着要跟裴芝家人见面,把亲事敲定下来。
正是如此,商淮才把家中长辈都赶了出去。
商淮出门前,还确定过了,府中没人。
也确实,府中的长辈们都走了,给他们腾出了空间。
可商家祖父祖母,还有商父,拐个弯,就去了隔壁。
商淮虽然说,不让他们在家中,却没说,不让他们去隔壁啊?
可怜商父,眼巴巴地望着站在梯子上的父母,还要随时担心,他们会摔下来。
商父回头问向邻居,“你家就两个梯子么?”
邻居也不懂,商府一家子人是想做什么。
大清早过来拜访就算了,还让他们把梯子给拿出来。
两位老人家,爬着梯子,就看着趴在墙头上,望自家院子。
“没有了,家中就两个梯子,要不,我去您家借一个来?”
商父犹豫了片刻还是拒绝了,免得被商淮给发现,大家都没的看了不说,他们还要在小姑娘面前丢人。
商父眼巴巴地抬头,“爹,娘,你们年纪大了,眼睛也不好使了。”
“要不,你们谁下来,换我上去吧?”
商淮的祖父祖母一个个聚精会神地看着家中院子,没有一个人搭理商父。
商祖父激动道:“来了来了。”
商祖母压低了商祖父的身子,“弯些腰,别被发现了,你孙子眼神可厉害了。”
商祖父轻哼了一声,“我可是在战场上混过的,老婆子你还是担心担心自己别被发现吧。”
商祖母听到这话就不乐意了。
“你上过战场了不起是不是?难道我没上过战场?”
“你可别忘记了,你当年受伤,差点死在战场上,是我把你拖回来的,不然你早死了。”
“是是是,你可厉害了,快看你孙子带回来的姑娘吧。”
商祖母懒得跟老头子吵,今天可是有大事的。
商祖母眯起双眼,打量着跟在商淮身后的姑娘。
商祖母嘶了一声,把底下的商父可急坏了。
“娘,咋了?你看见傻了?”
商祖母道:“这姑娘未免也太好看了,跟我年轻时一样。”
商祖父点评:“我家这孙子,眼光真高,跟我年轻时一样。”
两个老人家互相瞪了一眼,似乎都认为对方不要脸。
只有商父在底下,仰着脖子,指望能从父母嘴中听到什么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