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玄学点滴,财富风水今天到你家 > 番外20 《哪吒2》中的申公豹为何被共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番外20 《哪吒2》中的申公豹为何被共情?

《哪吒2》中的申公豹为何被共情?

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奇幻世界里,

有一个角色的光芒甚至盖过了主角,

他就是申公豹。

这部电影的故事紧接着第一部,

天劫之后,

哪吒、敖丙灵魂虽保住,

肉身却面临魂飞魄散,

太乙真人要用七色宝莲给他们重塑肉身,

过程中困难重重,

而申公豹就在这复杂的局势中,

成为了观众共情的焦点。

申公豹的形象在这部电影里与传统印象大相径庭。

以往在神话故事里,

他是那个挑拨离间、

一心与姜子牙作对的阴险反派,

那句“道友请留步”

不知道坑害了多少截教门人。

但在《哪吒2》中,

他不再是简单的脸谱化反派,

而是一个有血有肉、

充满矛盾与挣扎的复杂人物。

先从他的出身说起,

申公豹身为妖族,

却一心渴望修仙。

这就好比现实中那些出身平凡、

没有强大背景的人,

想要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

他就像一个“小镇做题家”,

拼命努力,

终于考入了昆仑山这个修仙者的“高等学府”。

本以为这是改变命运的开始,

可迎接他的却是无尽的歧视。

在以人族为主导的仙界,

妖族身份就像是他身上洗不掉的污点。

他日夜苦练,

勤奋程度远超同门,

可仅仅因为他是妖,

元始天尊就将十二金仙的名额给了玩世不恭的太乙真人。

这种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的情况,

让他的努力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

就像生活中,

有些人拼命工作,

却因为学历、出身等因素,

始终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晋升机会,

申公豹的经历让这些人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自然容易引发共情。

在家庭方面,

申公豹是父亲的骄傲、

弟弟的榜样,

是全村人的希望。

他努力修仙,

也是想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给他们带来荣耀。

他辛苦积攒多年才得到6颗仙丹,

满心想着留给弟弟,

可仙人一出手就是9000颗。

这种巨大的资源差距,

就像现实中普通人辛苦攒钱和有钱人的挥霍形成的鲜明对比。

当他的父亲被断臂、

弟弟惨死,

他内心的痛苦和愤怒可想而知。

但他没有被仇恨冲昏头脑,

而是冷静地追查真相,

这种对家人的深厚情感和理智的处理方式,

很容易触动观众内心深处对亲情的珍视。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为了家人努力奋斗,

也会在家人遭遇不幸时感到痛苦和愤怒,

所以申公豹的遭遇能让我们感同身受。

从他与徒弟敖丙的关系来看,

申公豹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敖丙身上,

一心想把他培养成能改变龙族命运的人。

敖丙就像是他实现自己未竟梦想的寄托,

当敖丙遇险,

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甚至不惜与强大的势力对抗。

这种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

以及他为了徒弟不顾一切的做法,

也展现出他善良和重情重义的一面。

在电影中,

申公豹的行为充满了矛盾和挣扎,

也体现出他的反抗精神。

他一方面为了在仙界获得一席之地,

给无量仙翁当“黑手套”,

做了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

另一方面,

他内心又有着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他拒绝服用以妖族炼制的仙丹,

选择最笨的方式苦修,

这体现出他对自身尊严的坚守。

当他识破无量仙翁的阴谋后,

他又毅然决然地与龙族联手揭露真相,

与三龙王展开激烈战斗,

保护哪吒的父母和陈塘关百姓。

他的这种反抗不是哪吒那种直白的、

张扬的叛逆,

而是一种隐忍的、

在困境中默默积蓄力量的抗争。

他喊出的“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

就像是在向命运和不公的规则发出挑战。

这种反抗精神,

正是很多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渴望拥有却又难以做到的,

所以观众会对他产生敬佩和共情。

电影对申公豹内心世界的刻画也十分细腻。

从他被同门轻视时的愤怒与失落,

到为了证明自己而不择手段的纠结,

再到最后一刻的释怀与救赎,

每一个情绪转变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观众仿佛能跟着申公豹一起经历这些起伏,

自然而然地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

比如他在得知太乙真人成为金仙时,

那愤怒又无奈地说出“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的场景,

那种深深的无力感,

让每一个曾经遭受过偏见的人都能产生共鸣。

从文化层面来看,

申公豹的经历呼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逆天改命”的主题。

自古以来,

中国人就对那些不屈服于命运、

勇于抗争的人物充满敬意,

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

申公豹虽为妖族,

却不甘于被定义,

他不断挑战天庭的权威,

试图打破强加于自己身上的枷锁。

这种抗争精神,

正是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下的回响,

激发了观众内心深处对自由、平等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申公豹这个角色的成功塑造,

也让我们看到了电影在人物塑造上的创新。

它打破了传统神话中人物非黑即白的刻板印象,

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多面。

一个曾经被视为反派的人物,

如今却能让观众为他的命运唏嘘感慨,

这不得不说是电影的一大成功之处。

它让我们明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苦衷,

不能仅仅凭借表面的印象去评判一个人。

《哪吒2》中的申公豹之所以被广泛共情,

是因为他的出身、经历、情感、抗争精神以及电影对他细腻的刻画,

都与观众的现实生活和内心渴望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他不再是一个遥远的神话人物,

而是成为了我们生活中那些努力奋斗、

不屈服于命运的普通人的代表。

通过共情申公豹,

观众不仅在电影中找到了情感的寄托,

也对自身的处境、人性的复杂以及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在未来的影视创作中,

这种能够深入挖掘人性、

引发观众共鸣的角色塑造方式,

或许会成为一种趋势,

让我们看到更多像申公豹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