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从马县开始:修旁门左道 > 第239章 仙说炼虎化真形道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9章 仙说炼虎化真形道经

随即,金风只是眉心一点,一道亮光就被其夹在双指之中,按在了沈轩额间。

霎时间,沈轩只感觉脑海之中白光一亮,一则经文就像是飞箭一般充斥在在他的脑海之中,顿时有些胀痛之感,但又很快,这则经文就被他牢牢记住,那种胀痛感也很快就消失了。

而沈轩的脑海中却是多出了一篇经文,这经文也不一般,不是由凡俗字体组成,却是颗颗道菉排列其上,箓文字字玄奥,晦涩难懂,非一般人可随意修行。

但好在这篇真经在经过了虎仙宗形虎一脉不知多少代弟子门人的努力下,早就已经将真经之中的箓文字字珠玑得解释了出来。

而这些解释也伴随着经文一同出现在沈轩脑海,当沈轩阅览经文之时,这些解释也就跟着显现出来。

“普天大罗,道化真形,吾号龙虎,玄坛法名,感众生难,特传真经,炼虎真形,化其灵冥……”

道道玄奥经文环绕沈轩脑海,冥冥之中,沈轩只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得到了一种升华,以往修行之中种种前思后想不明之事,在此时都像是拨开云雾见青天一般得到了解释。

就在沈轩还沉浸在经文带来的感受中时,金风却在此时出声打断:

“主子,切莫一时沉浸其中啊。”

沈轩睁开眼,颇为疑惑地看了一旁的金风一眼,被打断了刚才那种舒适的感觉,他的心中也难免对金风起了些嘀咕。

“主子,这经文之中自带了虎仙宗门人留下的注释,虽是观看修行起来方便了,但以前真人还在时,却也时常不悦这种行为。”

嗯?沈轩对于金风的话表示有些不理解,既然都已经有人将经文之中的箓文进行了更加明晰的解释,那又为什么不让门人弟子直接去以注释为标杆去修行,反而是鼓励弟子自行领悟繁琐箓文,这不纯纯多此一举。

“主子有所不知,真人还在世之时,常常痛斥弟子只知拿取前人注释,而不重视自我理解,这样修行下去,只会在前人开辟的宽广道路尽头固步自封,很难再有什么太大的长进。”

听了金风的话,沈轩似懂非懂得点了点头,虽然不是很理解,但毕竟是金丹真人所说,自然也是有些道理的。

但话虽然是这么说,可这转修之事却是要提上日程了,毕竟这可是一门直达金丹的法门,容不得他沈轩不心动啊。

不过,转修这法门之事,却也有些繁琐,倒不是要将以前修行的法力全都散去,毕竟《虎召天鬼大法》这法门也是属于《仙说炼虎化真形道经》简化而来的低级版本,至于《北宿斩妖气诀》也只是依附气感修行而已,只要气感不散,便可随意使用,《令发黑山猖兵坛法》则是无需法力,所以转修之事剩下的,便是《仙说炼虎化真形道经》的入门事宜。

需得先观想虎之外形,凝聚一丝虎之煞气,再得一道虎之道韵,方才可得以练就形虎法力,有了形虎法力,这才算是真正将这法门修行入门。

这过程看着是简单,可却也最是繁琐,如若不是沈轩得到这法门,而是换作他人,光是观想虎形,凝聚煞气,就要耗费不少功夫,再者说后面那一道虎之道韵,可比前面那虎之煞气更要难以得到。

若说这虎之煞气,便是寻常山林之中随意挑出一只吃过血肉之成年虎类,便可从其身上取得,那这虎之道韵则是不同于前者,这道韵必须得是虎精才能拥有,而且所谓道韵,还要是这虎精乃是灵兽,非是吃人造孽开启灵智成精,这类吃人造孽成精的虎精是为妖兽,妖兽身上是没有道韵的。

而这些东西却又是沈轩恰好拥有的,观想虎形,他早就在修行《虎召天鬼大法》之时就已经完成了这个步骤,虎之煞气,在虎煞双锏之中那是要多少有多少,供应不限量,剩下更加珍稀的虎之道韵,这不就是沈轩眼前,金风此时虽是残魂之身,但那也曾经是妖王的残魂,还是正统道门出身的灵兽妖王,给予沈轩一丝虎之道韵,自然是不在话下。

可以说,便是以前虎仙宗的弟子都没沈轩这么好的运气,同时拥有这几样条件去修行法门。

此时沈轩哪里还等得了,这金丹法门在前,便如同是急色之人遇到上等美女,一时不能拥有,那是心痒难耐。

只是稍做歇息,沈轩便盘坐在地,屏息凝神,按照法门之中所说的,一边在脑海之中观想虎形,一边从虎煞双锏之中调取虎煞之气,将虎煞之气凝聚成观想的虎形,这个过程却是急不得,因为这不仅仅考验的是修行者的专注力,更对于其掌控力和耐心有些极大的要求,要是这个过程之中,虎煞之气没有完全按照观想的虎形凝聚,那样是凝聚不出虎煞虎形的,只会做无用功。

但好在沈轩之前在修行《北宿斩妖气诀》之时所得气感对于辅助自身法力的控制可谓是如臂驱使,也自然可以帮助沈轩在此时对于虎煞之气的控制更加细致入微。

老黄此时则是不断散发出虎煞之气,以供沈轩使用,沈轩则是控制着这些虎煞之气小心翼翼地在身前凝聚起脑海中观想的虎形。

好在有了气感的帮助,这个过程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沈轩一步步地将虎煞虎形给凝聚了出来。

睁开眼,沈轩看着自己眼前这个飘浮在空中栩栩如生的虎形颇有些满意,转头看了看金风,此时的金风妖王也是有些愣神。

按说它七百年前在虎仙宗之中也算是有头有脸,见过的虎仙宗弟子那是多如牛毛,可是在七百年前的虎仙宗形虎一脉之中,转修,重修这《仙说炼虎化真形道经》之人也不在少数,但像沈轩这般不过一炷香时间就将虎煞虎形凝聚完成之人,却还是凤毛麟角,但除此之外,在形虎一脉之中,还有一点关于这虎煞虎形的事没有被记载在经文之中。

那就是修行者凝聚出的虎煞虎形乃是有着高低之分的,这在以前的虎仙宗形虎一脉是众所周知的事情,这才没有记录在经文的注释之中,而这虎煞虎形之高低则是取决于修行者对于“虎”之理解以及自身各个因素与“虎”之一道的契合度。

而通过这些条件凝聚出的虎煞虎形自然也是大相径庭,有的栩栩如生却尺寸渺小,有的看似粗犷却虚幻松散,有的徒有其表却败絮其中。

有的形态具备却焉焉无神,还有的甚至连这一步都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