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 > 第6章 名将落幕,何其感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蜀国深秋的黄昏,落叶纷飞,一片萧瑟之中,诸葛亮带着北伐的疲惫与未竟之志,缓缓踏入了成都的城门。他的心中,除了对北伐失败的沉重,更有对内部隐患的深深忧虑——特别是那关于粮草的问题,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回到丞相府,诸葛亮未及休息,便召见了负责督运粮草的李严。大殿之上,烛火摇曳,映照出两人截然不同的面容:诸葛亮面色凝重,而李严则显得有些局促不安。

“李严,此次北伐,我军之败,粮草实为关键。你身为督粮使,可有话说?”诸葛亮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针,直刺李严心田。

李严心中暗惊,但面上仍强作镇定,试图辩解:“丞相明鉴,粮草之事,非臣一人之力所能及。战场瞬息万变,臣也是尽力而为。”

诸葛亮闻言,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却藏着不易察觉的寒意:“哦?尽力而为?那吾问你,临行前,吾曾授你三策,以应对粮草之困,你作何选择?”

李严心中一凛,那段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时,诸葛亮确实给了他上中下三策,每一策都暗含深意,而他,却选择了最为保守,也最可能暴露问题的下策——还住黄土,即放弃深入敌后,退守安全之地。

“臣……臣当时考虑,为确保粮道安全,故选择下策。”李严的声音微微颤抖。

诸葛亮轻轻摇头,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正是李严当时所写,详细记载了三种策略及自己的选择。“此乃你当时手书,上言‘军粮难继,恐误战机,故择下策’。然,后来你为何又擅自传令撤军,且对吾言‘军粮饶足’?”

李严的脸色瞬间苍白,他万万没想到,诸葛亮竟会将此事查得如此清楚。他试图狡辩,却发现自己已陷入无法自圆其说的境地。

“丞相,臣……臣实是担心粮运不济,恐误大局,故……”李严的声音越来越小,最终化为一片沉寂。

诸葛亮目光如炬,直视李严:“李严,你我共事多年,吾知你之才,亦信你之忠。但今日之事,你不仅欺君罔上,更置三军将士于不顾,此乃大罪!”

言罢,诸葛亮的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李严才能的惋惜,也有对军纪严明的坚持。他深知,作为一国之相,他必须以身作则,不容任何违背忠诚与职责的行为存在。于是,他提起笔,缓缓书写起给刘禅的奏章,字字句句,皆是对李严事件的详细陈述与公正裁决。

刘禅坐在龙椅之上,手中紧握着诸葛亮的奏章,眉头紧锁,心绪难平。大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他复杂多变的表情。

“丞相所言,字字珠玑,朕心甚痛。”刘禅终于开口,声音低沉而沉重,打破了大殿内的沉寂。他抬头望向殿下的官员们,继续说道:“李严将军,昔日战功赫赫,朕亦深知其才干。但今日之事,却令朕痛心疾首。”

官员们闻言,皆低头不语,气氛愈发凝重。李严跪在殿中央,身体微微颤抖,等待着最终的判决。

“朕自问待卿不薄,为何卿要做出如此背信弃义之事?”刘禅的目光如炬,直射向李严,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李严抬头,迎上刘禅的目光,眼中满是悔恨与绝望。“陛下,臣知罪。臣一时贪念作祟,铸成大错,悔之晚矣。”他的声音沙哑,几乎是在哽咽。

刘禅叹了口气,闭上眼睛,似乎在努力平复内心的情绪。“李严,你曾是我蜀国的栋梁之才,如今却因一念之差,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朕虽痛心,但国法无情,不得不罚。”

说到这里,刘禅睁开眼,目光坚定。“传朕旨意,即日起,将李严贬为庶人,以示警戒。望诸卿以此为鉴,忠于职守,勿再重蹈覆辙。”

随着刘禅的话音落下,一名宦官手持诏书,快步走到李严面前,高声宣读。那一刻,整个大殿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笼罩,空气凝固,时间静止。

官员们面面相觑,无人敢出一言。李严的脸色苍白如纸,眼神中闪烁着难以置信与深深的绝望。他缓缓低下头,任由泪水无声地滑落。

“唉……”李严终于忍不住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那声音在空旷的殿堂中回荡,显得格外清晰而凄凉。“我李严,一生征战沙场,以为功名可保,岂料今日竟落得如此下场。”

他的叹息声中,既有对自己过去辉煌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残酷的无奈,更有对未来迷茫的恐惧。仿佛在这一刻,他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正在将他一点点吞噬,而他却无力挣扎,只能任由自己沉沦。

大殿之上,一片死寂。只有李严的叹息声,还在不停地回响着,提醒着每一个人:在权力的游戏中,忠诚与责任永远是最重要的筹码。

在这一刻,李严的心中充满了悔恨与自责。他后悔自己没有听从诸葛亮的建议,选择了那条看似稳妥却实则危险的道路;他自责自己为了一己之私,竟置三军将士的生死于不顾。然而,后悔与自责已无法挽回他所失去的一切,他只能默默地接受命运的惩罚。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殿上的寂静逐渐被打破。官员们开始纷纷议论起来,有的对李严的遭遇表示同情,有的则对诸葛亮的公正无私表示敬佩。而李严,则像是一尊被遗忘的雕像,静静地坐在那里,任由时间的洪流将他淹没。

从此以后,李严的名字在蜀国的历史上留下了一个深刻的烙印。他不再是那个英勇善战的将领,而是一个因一念之差而跌落谷底的悲剧人物。而他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口中传颂的警示,提醒着每一个人:在权力与诱惑面前,忠诚与责任永远是最宝贵的品质。

此事过后,蜀国内部更加团结,将士们也更加明白,忠诚与责任,是战场上最宝贵的武器。而诸葛亮,也以此事为鉴,更加谨慎地选拔人才,确保北伐大业能够顺利进行。

于此同时,在魏国的一个阴天,寒风凛冽,乌云蔽日,整个都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与哀悼之中。大将军曹真,这位曾无数次为魏国征战沙场的英勇将领,终是抵不过岁月的侵蚀,病榻之上,气息渐弱。

曹真的寝宫内,烛光摇曳,映照出他苍白的面容和眼中的不舍。他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便将最后的希望与嘱托寄托于曹睿,这位年轻的帝王。

“陛下,”曹真的声音微弱而坚定,“臣将不久于人世,有些话,必须对您说。”

曹睿跪在床边,紧紧握住曹真的手,眼中满是不舍与悲痛:“叔父,您请讲,侄儿定当铭记于心。”

“司马懿,此人智谋过人,但野心亦大。臣死后,您务必提防,不可使其权势过大。”曹真喘息着,一字一顿地说道。

曹睿点头,神色凝重:“叔父放心,侄儿自会留意。”

“此外,张合将军忠勇无双,可为制衡司马懿之利器。您应重用之,以保魏国江山稳固。”曹真继续说道。

“侄儿明白。”曹睿应声道。

“还有,曹绫与阎盾,乃我曹家之栋梁,您应大力提拔,让他们为魏国贡献更多的力量。”曹真说到这里,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曹睿点头,承诺道:“叔父的遗愿,侄儿定当全力以赴。”

言罢,曹真似乎放下了心中的重担,缓缓闭上了眼睛。那一刻,整个房间都静了下来,只有窗外呼啸的风声和偶尔飘落的雪花声。

曹真病逝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魏国,举国上下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曹睿亲自为大将军曹真主持了隆重的葬礼,整个葬礼庄严肃穆,哀乐声声,让人不禁泪目。

葬礼之上,曹绫作为曹真的侄女,哭得梨花带雨,她身着素衣,面容憔悴,仿佛一夜之间失去了所有的色彩。她的哭声,如同寒风中的哀歌,让人心生怜悯。

“堂妹,别哭了。”曹真之子曹爽走上前来,轻轻拍了拍曹绫的肩膀,安慰道,“父亲一生英勇,定不希望看到我们如此悲伤。”

曹绫抬头,泪眼婆娑地望着曹爽,哽咽道:“兄长,叔父的离去,让我心如刀绞。他是我心中的英雄,是我永远的依靠。”

曹爽叹了口气,轻轻拥抱着曹绫:“堂妹,父亲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我们要继承他的遗志,为魏国的繁荣与强大而努力。”

两人相拥而泣,在这寒冷的冬日里,彼此给予着温暖与力量。而曹睿则站在一旁,望着这一幕,心中暗自发誓,定不辜负曹真的期望,要带领魏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司马懿与曹植,两位在魏国政坛与文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姗姗来迟地步入葬礼现场。他们的步伐虽缓,但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似乎也在为失去这样一位忠勇之将而痛心疾首。

司马懿身着素服,面容肃穆,他缓缓走到曹真的灵前,深深地鞠了一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曹植则更为感性,他望着曹真的遗像,泪水不禁在眼眶中打转,不停地喊着:“子丹子丹,佳人子丹…”,轻声呢喃着对故人的怀念与惋惜。

葬礼结束后,曹睿独自回到寝宫,望着空旷的房间,心中涌起的悲痛与孤独让他泣不成声。他坐在龙椅上,双手掩面,泪水无声地滑落,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上,溅起一朵朵微小的水花。

就在这时,太监辟邪悄然走进寝宫,他见状连忙上前,轻声细语地抚慰道:“陛下,节哀顺变。大将军虽去,但他的精神与功绩将永载史册。您身为帝王,更应保重龙体,以慰大将军在天之灵。”

曹睿闻言,缓缓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辟邪,哽咽道:“辟邪,朕心中之痛,难以言表。大将军是朕之叔父,他的离去,让朕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与无助。”

辟邪心中也是一阵酸楚,但他强忍泪水,继续劝慰道:“陛下,臣知道您心中难过。但请相信,在这艰难的时刻,还有许多人愿意为您分忧解难。比如曹绫夫妇,他们与大将军关系深厚,定能为您带来些许安慰。”

曹睿闻言,微微点头,示意辟邪去请曹绫夫妇。不久,曹绫与阎盾便匆匆赶来,他们的脸上同样挂着未干的泪痕,显然也是刚刚从葬礼上归来。

“陛下,臣等来了。”曹绫夫妇跪拜行礼,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

曹睿站起身,亲自上前扶起二人,含泪道:“曹绫、阎盾,你们来了。朕心中之痛,难以自抑。大将军的离去,对朕来说如同失去了至亲之人。”

曹绫闻言,眼眶再次泛红,她紧紧握住曹睿的手,温柔地说道:“陛下,臣等理解您的痛苦。但请相信,大将军虽去,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臣等愿为陛下分忧解难,共同守护魏国的江山社稷。”

阎盾也在一旁附和道:“是的,陛下。臣等愿誓死效忠陛下,为大将军的遗志而奋斗。”

曹睿听着他们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自己并非孤单一人,身边还有这样一群忠诚的臣子愿意与他并肩作战。他擦干泪水,坚定地说道:“好!有你们在身边,朕便无所畏惧。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魏国的未来而奋斗!”

三人相视一笑,那份默契与坚定,仿佛在这一刻凝聚成了无穷的力量,驱散了寝宫内的阴霾,迎来了新的希望。

在魏国边境的一座军营中,张合正静养于营帐之内,他的伤势虽在逐渐好转,但心中的伤痛却难以愈合。听闻大将军曹真病逝的消息,张合如遭雷击,悲痛之情瞬间涌上心头,他强忍伤痛,却终究难以承受这份沉重的打击,一口鲜血猛地喷出,染红了衣襟。

“父亲!”张合的儿子张雄见状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扶住父亲,焦急地呼唤着。他深知父亲与曹真将军之间的深厚情谊,更明白这消息对父亲意味着什么。

张合喘息着,脸色苍白如纸,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安慰儿子道:“雄儿,我无碍。只是大将军的离去,让我心中悲痛难当。”

张雄心中亦是五味杂陈,他深知此刻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快将此事告知曹家,让亲人们共同分担这份痛苦。于是,他迅速离开军营,前往都城,找到了曹绫夫妇。

“曹绫统领,阎盾将军,我父亲他……”张雄一进门,便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曹绫与阎盾见状,连忙上前询问情况。当得知张合因哀伤过度而吐血的消息时,两人皆是面色凝重,心中充满了担忧。

“张雄,你且放心,我们即刻前往探望张将军。”曹绫坚定地说道,她深知张合不仅是魏国的一员猛将,更是他们共同的战友和朋友。

阎盾也点头表示赞同,他转身对张雄说道:“你先行一步,我们随后就到。请务必照顾好你父亲,我们会带来最好的医者为他诊治。”

张雄感激地点点头,匆匆离去。曹绫与阎盾则迅速安排妥当,带着医者与慰问品,一同前往军营探望张合。

当他们赶到军营时,张合正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但眉宇间仍难掩悲伤之色。曹绫与阎盾轻手轻脚地走进营帐,生怕打扰到张合的休息。

“张将军,我们来看你了。”曹绫轻声说道,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关切与安慰。

张合缓缓睁开眼,看到曹绫与阎盾站在自己面前,眼中闪过一丝意外与感激。“公主殿下,阎盾将军。”

曹绫走上前,握住张合的手,温柔地说道:“我们听说你因大将军的离去而悲痛过度,特地赶来探望。张将军,大将军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你作为他生前的挚友与战友,更应该保重身体,继续为大魏的繁荣而奋斗。”

阎盾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张将军。你可是我们魏国的栋梁之才,可不能倒下。我们带来了最好的医者为你诊治,相信你会很快康复的。”

张合听着他们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自己不能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于是,他勉强挤出一丝笑容,感激地说道:“多谢二位统领的关心与慰问。我会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情,继续为大魏尽忠。”

远在吴国的陆逊,坐在书房之中,案头的烛光摇曳,映照着他深邃的眼眸。窗外夜色深沉,万籁俱寂,但他的心中却翻涌着难以言喻的情绪。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一名侍卫匆匆而入,手中拿着一封来自魏国的密信。

“大都督,魏国传来消息,大将军曹真病逝了。”侍卫恭敬地呈上密信,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

陆逊闻言,手中的笔微微一顿,随即轻轻放下,接过密信仔细阅读。随着信中的每一个字落入眼帘,他的眼神逐渐变得复杂起来。曹真,这位魏国的一代名将,与他虽身处敌国,但在陆逊心中,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对手。他们的交锋,虽多次刀光剑影,却也惺惺相惜。

“唉……”陆逊轻轻叹了口气,将密信置于案头,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远方的夜空,心中思绪万千。他想起与曹真在战场上的每一次交锋,那些智谋与勇气的碰撞,仿佛就在昨日。虽然立场不同,但他们都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和人民而战,这份坚持与执着,让陆逊对曹真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曹真将军,一路走好。近几年未能与你交手,是陆逊一生的遗憾。”陆逊在心中默默地念叨着,他的声音虽轻,却饱含深情。他知道,曹真的离去,对于魏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而对于他个人而言,也是失去了一位难得的知音。

回到案前,陆逊提笔蘸墨,开始书写一封祭文。他要用最真挚的语言,表达对曹真将军的哀悼与敬意。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他对这位英雄的深深怀念与敬仰。

“曹真将军,英名永存。你我虽为敌国,但你的智勇与忠诚,让我深感敬佩。今日闻君病逝,心中悲痛难当。愿君在天之灵安息,来世再续英雄之约……”

随着祭文的完成,陆逊的眼眶也不禁湿润了。他知道,这份哀思与敬意,将永远铭刻在他的心中,成为他人生中一段难忘的记忆。而曹真将军的英名,也将永远传颂于世,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你们怎么来了?”他的声音虽然虚弱,但依旧充满了力量。

时光流转,曹魏许昌一带遭遇了严重的旱灾,大地干裂,草木枯黄,百姓们生活困苦。人们不禁感叹,这或许是上天对曹真这位英勇将领离世的悲痛表达。

曹睿得知后,深感忧虑和痛心。他深知农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也明白旱灾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于是,他决定亲自率领朝臣们举行一场盛大而庄重的祭祀仪式,祈求上苍降雨,解除旱灾。

在那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曹睿身着华丽的礼服,带领着一众朝臣来到了一座宏伟的庙宇前。庙宇周围布置得庄严肃穆,彩旗飘扬,香火缭绕。众人神色凝重,心怀虔诚。

随着悠扬的音乐响起,曹睿登上高台,面向天空,恭敬地举起双手,开始祈祷。他的声音充满了诚挚与恳切:“上苍啊,请怜悯我们的百姓,赐予他们雨水,让大地恢复生机,让农作物茁壮成长。”朝臣们纷纷跪地,一同祈祷,希望上苍能够听到他们的呼声。

这场盛大的祭祀求雨仪式持续了许久,人们的心情愈发沉重。最后,曹睿再次向天空行礼,表达对上天的敬意,并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回到皇宫后,曹睿时刻关注着天气的变化,期盼着雨水的降临。终于,在数日后的一个清晨,天空乌云密布,雷声阵阵,大雨倾盆而下。百姓们欢呼雀跃,感谢上苍的恩赐,同时也对曹睿的仁德表示感激。

这场旱灾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通过曹睿的努力和祈求,最终得到了解决。这场祭祀求雨仪式不仅展现了曹睿作为皇帝的责任与担当,更体现了他对百姓的关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深得民心的曹睿,让曹绫更加坚定了辅佐皇兄,一统天下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