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 > 第1章 公主的倚天剑酷毙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孟达昔日因不救关羽而降魏,得知诸葛亮率军北伐,想叛魏归蜀,攻取洛阳。他去信告知诸葛亮:已约上庸太守申耽、金城太守申仪汇合三路兵马,就地举事,以助丞相。然而申耽、申仪兄弟明许举事,暗中却与孟达心腹李辅合谋,派人赴宛城密报司马懿。

司马懿得报,当机立断,决定先擒孟达,后奏天子。他立即调集军马,派参军梁畿星夜赶往新城,命孟达准备出征,以稳住孟达,使其不疑;随后发兵,昼夜兼程,包围新城。

诸葛亮接孟达信后,曾修书提醒,要其小心从事,提防司马懿,不可轻信他人。而孟达以为宛城远离洛阳八百里,司马懿如知他举事,需表奏魏主,往返月余方可出兵,不以为意。

正欲举事之际,司马懿大军已至,孟达被围,只得闭关坚守。申耽、申仪佯作救援,诱孟达开城,李辅等乘机占领城楼,孟达前后受敌,措手不及,被杀。申耽、申仪两兄弟也被司马懿诛杀。

太和二年,司马懿攻破新城,杀了孟达,将其首级送到都城。把新城郡的上庸、武陵、巫县划出,设置上庸郡,锡县设立为锡郡。 在孟达的家中,司马懿找到一封信,信中,写着孟达与诸葛亮合谋里应外合,于太和二年三月一同起兵北伐曹魏。

儿子司马师不解孟达为什么要造反,于是询问父亲司马懿:“孟达没有靠买官的老爹走上人生巅峰,却靠投降我大魏换来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他作为新城太守拥兵十数万,替魏国把守着蜀汉从汉中通往中原的要道,十分受先帝信任。可孟达为什么要反啊?”

司马懿对司马师说:“这就要说到改朝换代的事了,在曹丕还没死的时候,夏侯尚和桓阶就去世了,孟达失去了自己重要的朋党。而魏文帝曹丕病逝,就让孟达失去了最后一个靠山,新登基的魏明帝曹叡,对孟达并不感冒,而是重用曹真和曹休。

此二人是曹丕钦点的辅政大臣,却常常猜忌孟达,并不喜欢他。孟达因此而失宠,心里十分不爽。加上孟达这个人言而无信,行为反复无常,并没有在新团队中积攒下好人缘,所以他心里也十分不安。怕自己随时有可能被人进谗言,然后就被魏明帝曹叡随手杀掉。”

司马懿咳了两声,看了看二儿子司马昭欲言又止。

二儿子司马昭似乎猜到了父亲司马懿的心思,对大哥司马师补充道:“就在孟达惴惴不安时,诸葛亮敏锐地捕捉到了机会,让蜀汉重臣李严频繁与孟达进行书信往来,表示了自己愿意接纳孟达归蜀。久而久之,孟达就有了叛魏返蜀的心思。所以才有这次反叛。”

司马师恍然大悟,说:“可惜了,孟达守不住秘密。先前蜀国将军郭模投降,投奔了魏兴太守申仪,并在无意中把孟达暗通蜀汉的信息透露给申仪。

可是诸葛亮他们没想到,这申仪跟孟达素来不睦,现在两个人又都在父亲手下,于是申仪亲自快马加鞭赶到宛城,向父亲禀报了孟达反叛的情报,让父亲能够在事发前迅速平叛。诸葛亮真是下了一盘好棋啊,可惜孟达始终是蒙在鼓里的棋子。”

获悉情报后,司马懿将此信上报朝廷。曹睿听闻诸葛亮即将北伐,紧急召集大臣商量备战。

曹睿询问获悉情报的骠骑将军司马懿:“司马爱卿,朕问你,你觉得诸葛亮会首先进犯哪里呢?”

司马懿故作矜持,答道:“陛下容臣想想。”

曹真上前进言:“司马大人没和诸葛亮交过手,当然回答不出来 ,依照微臣所见,必定关中地区,关中要冲之地,当年汉高祖刘邦凭借关中称王,打败项羽,如果蜀国攻下则进可攻退可守,是为北上门户,我想诸葛亮所想必定如此。”

司马懿开口一笑:“陛下,大将军说的不假,确实是关中地区,请陛下早作定夺 。”

司徒王朗上前进言:“臣建议先由驸马夏侯楙作为关中大都督,作为主力,统领关西诸路兵马二十万去敌蜀军,然后陛下委派大将军曹真再发动大军增援,可获大胜。”

曹睿拍了拍桌子,不怒自威,说:“如此,朕即刻下旨命驸马夏侯楙为大都督统帅二十万兵马为先锋,大将军曹真统率关中各路军马为后军,两路并发,迎战诸葛亮的大军。命张合将军为副将辅佐曹真御敌,另外命东乡公主曹绫以大将军军司马身份随军同行,参赞军机,并把倚天剑赐给她,代替曹睿于军中便宜行事。”

随着曹睿的命令如春风般迅速传遍宫廷,年仅十八岁的曹绫,这位东乡公主,却已换上了战袍,英姿飒爽地立于行囊之前,准备随军出征。她的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既有对未知战场的期待,也有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感。

阎盾,这位与曹绫并肩作战的挚友,默默地站在一旁,目光中满是赞赏与担忧。他深知,这场征途对于一个年轻女子而言,将是何等的艰难与考验。然而,曹绫的坚定与勇敢,却让他不得不佩服。

“公主,这倚天剑在您手中,真是熠熠生辉,酷毙了!”阎盾望着曹绫腰间悬挂的倚天剑,不禁赞叹道。那剑身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能斩断世间一切阻碍。

曹绫:“嗯,相传倚天剑和青釭剑是汉朝两把护国神器,倚天剑在曹操打败董卓旧部后得到成为佩剑,而青釭剑也当初在曹操手中,不过在长坂坡被蜀国的赵云夺走了。”

阎盾:“嗯,确实,两把剑都是绝世神兵。说到赵云,接下来和蜀军交战,他便是蜀国先锋大将了。”

曹绫:“当年赵子龙在长坂坡单骑救主,七进七出,武力惊人,是后世评价的吕布之下第二武将,是我军将领的心腹大患啊。”

阎盾的话语如同一股暖流,缓缓流入曹绫的心田,驱散了她心中对于赵云那份难以言喻的敬畏与不安。他的话语中透露出的不仅仅是对战局的理性分析,更是对大魏军队不可动摇的信心。

“话虽如此,但赵云也老了,七十多岁的高龄,岁月不饶人,他不可能再如年轻时那般神勇无双。”阎盾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在给曹绫吃下一颗定心丸,“而我们的张合将军,正值壮年,英勇善战,当年在赵云手下也能鏖战许久,如今两人交锋,应是势均力敌,不至让我军无人可挡。”

曹绫闻言,轻轻叹了一口气,那双明亮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唉,希望如此吧。赵云的威名,如同山岳般矗立在我心中,既是敬仰,也是挑战。”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坚韧。

阎盾见状,连忙宽慰道:“公主,别灰心。战争局势千变万化,非一人之力所能左右。赵云再强,也抵挡不住我大魏强大的国力与军队。蜀国偏居一隅,仅有益州之地,而我魏国幅员辽阔,占据天下三分之二,兵强马壮,人才济济。他们想要与我们抗衡,无异于蚍蜉撼树。”

这番话,如同一剂强心针,让曹绫的眼中重新焕发出了光芒。她紧握着倚天剑的剑柄,剑鞘应声而落,那把传说中的护国神器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仿佛也在响应着她的决心。

“不破蜀国,誓不回还!”曹绫的声音坚定而洪亮,回荡在空旷的原野上。她手持倚天剑,身姿挺拔,宛如一位即将出征的女战神,眼中闪烁着无畏与决绝。

此刻的曹绫,不再是那个被宠爱的公主,而是一位心怀家国天下的巾帼英雄。她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一种超越性别的力量与勇气。她的存在,仿佛是对世人宣告:在战场之上,男女无别,唯有信念与勇气,方能铸就不朽的传奇。

早在去年,蜀汉的建兴五年(227),刚刚平定南方的诸葛亮向蜀汉皇帝刘禅上书《出师表》,然后和赵云率军进驻汉中,用汉中太守魏延为丞相府司马,为正式进攻曹魏做好了准备。

蜀汉这边,晚上,在沔阳的蜀军中军大帐中,诸葛亮坐在桌案旁与大将魏延(字文长)、王平(字子均)、马岱等将领议事。一名传令兵正跪在大帐中央听令。

诸葛亮:“夏侯楙领关西诸路军马二十万,前来与我交战,魏军先锋韩德,带四子并军马八万,兵进凤鸣山。急速传令赵云、邓芝二位将军,在凤鸣山迎敌,务必取胜。”

传令兵:是!

在蜀汉的大帐之内,烛火摇曳,映照出诸葛亮与魏延两位将领凝重而坚毅的脸庞。夜色已深,但北伐中原的大计却如火烧眉睫,让人难以安眠。

魏延,这位以勇猛着称的将领,眉头紧锁,眼中闪烁着焦急与忧虑。他深知,北伐之路艰险重重,稍有不慎,便可能功亏一篑。因此,他站起身,声音坚定而有力地对诸葛亮说道:“丞相,那韩德父子五人,确实勇猛凶恶,赵老将军虽英勇无双,但年近七旬,体力与反应难免有所下降,我恐他难以独自应对此等强敌。”

诸葛亮闻言,轻轻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赵云的信任,也有对魏延关心的回应。“哈哈……赵老将军心系国家,力争先锋,其忠勇之心,实乃我军之楷模。他虽年高,但武艺与智谋并未减退,我们不必过虑。”诸葛亮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赵云的深深敬佩与信心。

然而,魏延并未因此放下心中的忧虑。他深知,北伐之事,关乎蜀汉兴亡,必须谨慎行事。于是,他再次开口,语气中多了几分急切:“丞相,北伐中原,乃是我蜀汉之大事,宜急不宜缓。倘若旷日持久,不仅士气低落,更可能给敌军以喘息之机,对我军极为不利呀!”

诸葛亮闻言,微微颔首,示意魏延继续说下去。魏延见状,心中一喜,连忙站起身,拱手对诸葛亮说道:“丞相,我愿领精兵五千,循秦岭以东,取道子午谷而投北。此路虽险,但若能成功,十日之内便可直抵长安。届时,丞相再从斜谷出兵,直通咸阳,两路夹击,定能大获全胜。”

诸葛亮听罢魏延的计策,眉头微皱,显然在权衡利弊。他深知魏延此计虽险,却也可能出奇制胜。但同样,他也清楚此计的风险极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强颜欢笑,以缓和气氛:“呵呵,文长之计虽妙,但此非万全之策也。子午谷地势险峻,若魏军谋士进言,设兵在山侧截杀,非但你五千兵马受害,我军也将大伤元气。进兵取道,事关全局,尚需谨慎再三。”

魏延闻言,心中虽有不甘,但也知道诸葛亮所言非虚。然而,他并未放弃自己的主张,而是再次进言:“丞相,非是我小看魏军无人,那夏侯楙乃是膏梁子弟,虽有驸马之名,却无勇无谋。曹睿小儿将此人委以重任,实乃自取其败。此乃天助我成功也!丞相,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呀!”

诸葛亮闻言,轻轻摇了摇头,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最终停在了陇右之地。“我意已决,绕道陇右,取平坦大路行军。此路虽远,但既稳且安,何愁不胜?冒险之事,亮所不为。”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定与决心。

魏 延:“丞相,绕道而行,舍近求远,这……这不合……兵家出奇制胜之法呀!”

诸葛亮:“吾意已决,你不必多言。”

魏 延:“这……”

坐在一旁的马岱拉了拉魏延的衣袖。

魏 延无奈地点头说:“是!”

于是蜀魏两军在凤鸣山摆弄阵势,蜀军先锋大将赵云立马站在阵前。魏军西凉大将韩德和自己的长子韩瑛、次子韩瑶、三子韩琼、四子韩琪也立马站在阵前,当韩德看到蜀军先锋赵云是一员七旬老将时,甚是不屑。

韩 德:赵云年已七旬,尚任先锋,哼!是欺我中原无将也。

韩 瑛:“父亲,待我兄弟少时将他拿下,扫灭他一世英名。”

韩 德:“好!需小心迎战。”

韩 瑛:“是!”

韩瑛拍马挺枪朝赵云冲了过来。

韩 瑛:“杀!”

赵 云:“来者何人?快快报上名来。”

韩 瑛:“韩德长子韩瑛,来送你归天。”

赵 云:“哈哈……你如此年幼,便来寻死吗?”

韩 瑛:“杀!”

韩瑛拍马挺枪朝赵云冲杀过来,只一个回合,韩瑛便被赵云一枪刺死于马下。四子韩琪见大哥死于赵云之手,便抡刀纵马朝赵云冲杀了过来,又只一个回合,便被赵云刺死于马下。

韩 德悲痛地仰天长叹:“啊?琪儿!”

赵 云:“哈哈……这等武艺,也能上阵为将?哈哈……”

韩瑶、韩琼:“父亲,让我等为大哥报仇吧!”

韩 德:“上!”

次子韩瑶和三子韩琼拍马出阵,朝赵云冲杀了过来。冲在前面韩琼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

韩 德悲痛地说:“琼儿!”

冲在后面的韩瑶也被赵云回手一枪,打落于马下。韩德见状,便迅速张弓搭箭,朝赵云射了过来。赵云眼疾手快,一把抓住来箭,并回手一甩,将先前刺于马下准备逃跑的韩琼刺死。

赵 云:“哈哈……还有谁敢来战?”

韩德见四子皆丧于赵云之手,肝胆皆裂,便率部撤退。

韩 德:“撤!快走!”

赵云趁势率部朝魏军冲杀了过去,魏军大败。

蜀军将士:“杀!……”

赵云率得胜之军返回营寨,副先锋邓芝在营寨门口迎接。

赵 云:“哈哈……”

邓 芝:“哈哈……”

赵云翻身下马,高兴地走到邓芝面前。

邓 芝:“老将军!老将军寿已七旬,英勇如昔。”

赵 云:“哎?哈哈……”

邓 芝:“哈哈……今日一战,连胜四将,世所罕见呐!啊?”

赵 云:“想当年我于长坂坡单骑救主,七进七出,连斩曹操五十余大将仍然游刃有余。如今斩四个无名小将,这有何难。丞相以我年迈,不肯见用,故此聊以自表。哈哈……”

邓 芝:“哈哈……”

赵 云:“来呀!押解韩瑶,向丞相报捷。”

某小校:“是!”

邓 芝:“请!哈哈……”

赵 云:“哈哈……今日小胜,不足挂齿。待夏侯楙前来,我必将其生擒。”

邓 芝:“哈哈……”

赵 云:“哈哈……”

赵云和邓芝高兴地朝营寨内走去。

蜀魏两军再次在凤鸣山摆开阵势,赵云立马绰枪站于阵前。夏侯楙戴金盔,坐白马,手提大砍刀,立在门旗之下。韩德持斧站于夏侯楙身后。

赵 云阵前挑衅:“夏侯小儿!快来受死。”

韩德怒火攻心,直奔赵云,对夏侯楙说:“都督,此人杀我四子,大仇未报。都督,让我战他。赵云拿命来!”

在苍茫的战场上,秋风萧瑟,战旗猎猎作响。蜀魏两军,在凤鸣山下再次对峙,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火药味。赵云,这位年逾古稀却依然威风凛凛的老将,立于蜀军阵前,银枪如龙,目光如炬,仿佛岁月并未在他身上留下丝毫痕迹。

“夏侯小儿!快来受死!”赵云的声音穿透云霄,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与霸气,直逼魏军阵中。夏侯楙,这位年轻气盛的魏将,闻言脸色铁青,紧握大砍刀,心中虽有惧意,却也不甘示弱。他身旁,韩德紧握巨斧,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那是对赵云斩杀其四子的无尽恨意。

韩德说罢便纵马抡开山大斧,直取赵云。赵云挺枪来迎,只一个回合,刺死韩德于马下。

夏侯楙摆手大叫:“韩将军!快撤!”

夏侯楙见韩德战死,已无心再战,掉转马头,率部仓惶而逃。赵云率部趁势朝魏军掩杀过去。

赵 云带领士兵冲阵,大声喊道:“杀……”

蜀军将士们斗志昂扬,杀声震天,魏军人人丧胆,死伤惨重。

晚上,夏侯楙率部败退十余里下寨,禁闭营门,郁郁寡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