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掌洞天福地,建人间仙国 > 第137章 重返蜀地,岷江灵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7章 重返蜀地,岷江灵脉

结束了长安的任务之后,夏先衍马不停蹄地返回了川蜀蓉城,继续对灵源之地进行探索。相对之前紧凑的行程来说,这次夏先衍轻松多了。已经开展的功法传授工作让他不再那么焦虑,现在终于可以专心对灵源之地进行考察了。

原本的计划是直接从川蜀下黔州,去往滇云,然后再去粤西,完成整个西南地区灵源之地的调查。但没想到,刚进入川蜀,就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整个蜀地的水脉似乎都发生了变化!

夏先衍惊讶地发现,长江支流上的这些水脉,仿佛在同一时间从沿岸的灵源之地获取了灵气,然后通过整个水脉把灵气输送到可以覆盖的地区。

浩浩荡荡的江水携带着浓郁的灵气与少量的造化之气,如一条巨龙般奔腾而下,滋润着每一寸土地,滋养着这片广袤大地的人民。

到了蓉城后,李风禾和历忱雨前去邀请林青远加入御灵部,而夏先衍则独自留在房间里,开始规划接下来的行程。望着眼前的地图,他又又又更改了自己的计划。

李风禾与历忱雨非常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很快就返回了。正如所料那般,林青远也觉醒了灵觉,李风禾说明来意后,她就直接同意了。

她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跟前来川蜀地区进行功法传授工作的人员进行汇合。未来一段时间,她将和他们一同承担起川蜀修行者功法传授的重任。

两人回来后,夏先衍的计划也已经制定完成,于是他带领着大家径直从蓉城乘船,沿着金马河一路顺流而下。在金马河与府河交汇融入岷江的三江口处,着一处灵源之地,那便是江口沉银博物馆所孕育出的灵源。

这座江口沉银博物馆坐落于川蜀省眉山市彭山江口沉银原址旁的岷江和府河两江汇流形成的三角洲之上,被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更是华夏唯一一座以金银器为主题的博物馆。

根据华夏的历史资料记载,明朝末年,农民军领袖张献忠在顺着岷江转移财物之时,不幸遭遇明将杨展的伏击,最终战败船沉,无数珍贵财物随之沉入江底。

在过去的300多年里,“江口沉银”始终不曾被淡忘,一首童谣“石牛对石鼓,金银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个成都府”因暗藏宝藏线索而在民间代代相传。

时间来到2016年12月,一段神秘的传说就此揭开。华夏国家文物局批准启动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在两个多月后取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超过件,实证确认了“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

江口沉银遗址历经三次水下考古发掘,共出水文物余件,其中包括备受关注的蜀王金宝、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西王赏功金币和“蜀世子宝”金印等文物。由此,江口沉银博物馆应运而生。

夏先衍停船在江口停留,他用神识观察这座灵源之地,发现这座灵源之地与岷江彻底贯通。

源源不断的灵气和造化之气从灵源之地涌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直接流入了岷江之中。这意味着,灵源之地的影响范围不再局限于自身周围,而是借助岷江,将其影响力扩展到更广阔的区域。

他一路下来,金马河之中的灵气始终没有断过,汇流入岷江后,灵气又得到了江口沉银博物馆灵源之地的补充。这个发现让夏先衍心中一动,一个新奇的想法涌上心头,可以称呼这种蕴含灵气的水脉江河为“灵脉”!。也就是说,这些流经灵源之地的江河,通过灵源获得了源源不断的灵气,从而形成了一条充满灵气的灵脉。

既然如此,那之前的金马河可以称之为“金马河灵脉”同理,府河也应该被称为“府河灵脉”。当岷江在都江堰分流成内江和外江之后,在这里又重新汇聚成一条河流。这条河流流经整个蓉城地区,而蓉城的灵源之地却将其灵气汇入河流之中。就这样,岷江灵脉正式形成!

岷江南下又经过不同的城市,这些城市消耗着岷江灵脉之中的灵气,但是城市中的灵源也不断向灵脉中补充灵气。这样一来,灵气丰富的地区会把多余的灵气带到灵气匮乏的地区。

在这里有了新的发现之后,夏先衍整个人都变得兴奋不已,开始顺着岷江观察这座灵脉沿岸的变化。

沿江顺流而下,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眉山,夏先衍在江边发现了一座灵源之地,是一座博物馆形成的灵源——江口汉崖墓博物馆灵源之地。

以江口崖墓为依托兴建起来的江口崖墓博物馆,分为三个展区:一是以崖墓为主的遗址展示区,二是以明代古建筑梓潼宫为陈列室的历代文物展示区,三是以稀世少有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为内容的雕塑厅展示区。

夏先衍在此稍作停留神识扫了一遍后便离开了,然后直奔眉山市区,他已经感觉到了,眉山市区的灵源之地。

眉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因为是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故乡而闻名于世。

一城风华,一阅千年。眉山是东坡文化的发源地,从三苏祠、蟆颐山,到短松冈、中岩寺,千载于今,与苏轼有关的大量遗址遗迹亦在眉山得到了保护与传承。

三苏祠位于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是北宋着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的故居。南宋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火,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上模拟重建,是历代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拜谒、凭吊三苏的文化圣地。苏轼在此生活二十六年,其多篇诗文如《南轩梦语》《记先夫人不残鸟雀》《天石砚铭》等都回忆到儿时在此生活的情境。

眉山是东坡文化浸润眉山的城市文明,千载诗书城,人文第一州,三苏祠孕育出了眉山最大的灵源之地。

此刻,夏先衍站在岷江河畔,目光远远地望向三苏祠的方向。由于他已经掌握了如何利用灵源之地的力量,所以无需亲自踏入三苏祠内部,只需凭借自己的神识,就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那里的一切情况。当然这也是因为距离近的原因,岷江距离三苏祠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距离太远就不行了。

对于夏先衍来说,此次长安之行给他带来的最大收获,便是对自身神识的运用。风少君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传授给了他,让他受益匪浅。

三苏祠内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了 “三分水,二分竹” 的特色,被两公里之外的夏先衍看的清清楚楚。

夏先衍通过神识感知到了这座灵源之地所蕴含的文化,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文化精神孕育出了一座大型灵源之地。

苏洵被称为“?老泉”,苏轼被称为“?东坡”,苏辙被称为“?颍滨”。他们同登唐宋八大家之列,文学造诣极深,各具特色。?

苏洵的文学创作成就主要是散文,文章大部分是议论文,往往直接针对北宋社会的现实而作。其散文以气势胜,具有荀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辩之风,观点明确,析理深透,语言犀利,结构谨严,妙喻连篇,呈现出雄奇高古的风格。

苏洵是一个“得史迁笔”的史学家、主张“有为而作”的文论家、“精深有味,语不徒发”的诗人、“博辩宏伟”的散文家和培养出苏轼兄弟的教育家,更是一个具有离经叛道倾向的思想家、力主革新的政论家、“本好言兵”的军事理论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化内涵深厚而多元。

苏轼的诗词,尽显豪迈奔放与婉约细腻的完美融合。他既有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的磅礴气势,展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索和豁达胸怀;又有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的深情款款。

他以诗词为笔,描绘自然之美,如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西湖的神韵刻画得入木三分;又抒发人生感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蕴含着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

在文学创作上,苏轼主张 “有为而作”,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他的散文纵横捭阖,如《赤壁赋》等,既有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又有优美的文学意境。他以其独特的文风,打破了传统的文学束缚,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苏轼的人生态度更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他一生历经坎坷,多次被贬,却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在困境中,他能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生活的磨难;又能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困苦之地寻找生活的乐趣。

苏轼还是一位美食家,他发明的东坡肉等美食,不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更成为了华夏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他以美食为媒介,传递着对生活的品味和追求。

苏轼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深刻,他的诗词、散文、人生态度和美食文化,共同构成了一座璀璨的文化宝库,对华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兄长苏轼的豪放不羁相比,苏辙的文化内涵更加内敛和深沉。?

苏辙的文风和文学观点可以总结为:文风平淡而有灵秀之气,擅长通过叙事和议论来表达深刻的见解,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着称,擅长政论和史论。

苏辙的文学成就亦颇为卓越。他的散文以议论为主,语言平实却意蕴深远,既继承了父亲苏洵的古文传统,又吸收了兄长苏轼的创新精神,形成了独特风格。

苏辙在政治上也曾担任过多个重要官职,注重民生和教育,提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理念,对华夏古代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离开眉山之后,夏先衍一行人一路南下,他感知到沿途岷江流域的小灵源也不断为岷江灵脉输入灵气。

到达乐山后,确定了这里确实有两座大的灵源之地,其中之一就是江边的乐山大佛灵源之地,另一个则是四十公里之外的峨眉山灵源之地。

进入乐山后船速度开始慢了下来,江水悠悠,带着岁月的低语,轻轻拍打着船舷,一侧的山峦起伏,青山如黛,远看云雾缭绕,近看翠影摇曳。

夏先衍下令让船只向大佛靠拢,他站在船头远远望去,只见乐山大佛依山而凿,端坐在凌云山栖鸾峰西壁。那庞大的身躯与山体浑然一体,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佛头与山齐,头顶的螺髻排列整齐,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古朴而神秘的光芒。

大佛的面容慈祥而庄严,双目微闭,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慈悲与智慧。那微微上扬的嘴角,似是在默默诵读着世间的慈悲经卷,又似在为苍生祈福,庇佑这方土地风调雨顺、百姓安康。

随着船只的缓缓靠近,更能清晰地感受到大佛的雄伟壮观。它那高挺的鼻梁,线条流畅;方面大耳,额头宽广,面如方田,仿佛能承载世间所有的苦难与哀愁。大佛的耳朵长垂至肩,似乎在倾听着岷江的悠悠诉说和众生的虔诚祈愿。

他的袈裟纹理已经被植物覆盖,但仍可透过缝隙看到那细腻的纹路,每一道褶皱都像是岁月镌刻的痕迹,记录着千年来的风雨沧桑。大佛的双手抚膝,正襟危坐,给人一种沉稳、庄重之感,仿佛在以一己之力镇压着三江的汹涌波涛,守护着过往的船只和芸芸众生。

在大佛另一侧的墙壁上,游人顺着阶梯而下,有人发现了停靠在边上不属于景区的船好奇的打量着。有工作人员朝着船上挥了挥似乎在示意他们不要靠的太近,王言笑着跟平台上的工作人员解释了一下,就在这里考察一会儿就走。工作人员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来灵源之地进行调查的人员。

夏先衍仔细观察了一番周围环境和地形地貌,然后用神识对整个灵源之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经过调查发现,这里孕育而生的灵源之地,与岷江融为一体,成为了岷江灵脉的一部分。这个灵源之地不仅维系着岷江的灵脉,还通过岷江灵脉将造化之气传递到了乐山市区。

最后也确定了这里的灵源是由佛教石窟文化孕育而生的,夏先衍感受到了脚下江水滔滔、奔腾不息的力量,他突然意识到,灵脉可能具有传递灵源信息的功能,那么接下来就不用亲自去峨眉山灵源之地了。

只需要找一条从峨眉山下来的河流就能大致了解峨眉山灵源的具体情况。李风禾打开地图找到了一条发源于峨眉山的河流——峨眉河。

于是他们离开了乐山大佛脚下,开始进入大渡河,根据地图找到了汇流进入大渡河的峨眉河。这条发源于峨眉山的河流,流淌的河水中传递着峨眉山灵源之地的信息。夏先衍通过探查峨眉河对峨眉山灵源之地了解个大概。

峨眉山是华夏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之一。但是孕育峨眉山灵源之地的文化却不仅仅是佛教文化,还有道教文化,武术文化以及?山茶文化?。

峨眉山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是道教佛教并存,各自发展的地方。在峨眉山的发展过程中,道教和佛教的力量时有消长,发展时有兴衰。唐宋时代,两教比较盛行。到了明代,佛教进入鼎盛时期,无峰不寺,缁流往来;而道教则日趋式微,宫观几无人进祀。到了清代初期,道教泯灭,全山宫观改为寺庙,独尊普贤菩萨,从此峨眉山成为名副其实的普贤道场。

如今的峨眉山虽然没有道观,没有道士,但是依然保留有许多道教遗迹。

峨眉山的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当时,?张道陵在此创立了“?五斗米道”,即?天师道,峨眉山因此成为道教的重要圣地。峨眉山曾一度成为道教文化的中心,吸引了无数的信徒前来朝拜。?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序》将峨眉山列为道教的“三十六小洞天”之一,称之为“?灵陵太妙洞天”。?

峨眉武术是起源于四川峨眉山地区并广泛流传于整个川蜀乃至西南地区的武术的总称。峨眉武术孕育时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成型于春秋战国,以白猿祖师(司徒玄空)的“峨眉通臂拳”为历史依据。

峨眉武术形成于峨眉山,故以峨眉而得名,流传于巴蜀(西南大部)地域范围内的武术各流派由于相近的地理环境和相通人文自然,所形成的风格和特征非常相近相通,均以“峨眉派武术”相称,形成为以峨眉山为主的一大地域性武术派系——峨眉派。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成就了“峨山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的美誉。在峨眉山有文字记载以来4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峨眉山茶史及其茶文化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们同峨眉山道、释、儒文化及峨眉派武术文化组成了峨眉山文化大观,根据可以考究的古典文献,峨眉山茶史即茶事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峨眉地区最早出现的原始农耕时期,这一时期大致距今有300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