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伟缓缓地摇了摇头,脸上满是愁容和无奈,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后说道:“唉……孩子啊,你二爷爷他如今还躺在那冷冰冰的医院里呢,而且已经变成了毫无意识的植物人,也不晓得啥时候才能苏醒过来哟!”
杨和平瞪大了双眼,不敢置信的问道:“爸,您说什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还不都是你小叔他们家惹的祸。你三叔的儿子也就是你的二堂弟,他的儿子很好赌,就在一年多以前,他赌博欠了不少债,要债的上门讨债,可你三叔他们家没钱还,要债的人当场就不干了,非要卸下你堂侄子两条腿,当时我跟你爷爷奶奶、你大伯还有你二爷爷正好在他们家做客,你二爷爷为了保护你堂侄子被那群要债的打成了重伤,那群杀千刀的,对一个才六岁多的孩子都敢下这么狠的手,简直太恶毒了。要不是警察来的及时,你二爷爷恐怕就要命丧黄泉了。当时医生说你二爷爷被打的头破血流,脑袋里面有淤血可能会导致失忆,除此之外他还被打断了几根肋骨和一条腿,经过抢救,你二爷爷命保住了,可他彻底变成了植物人,从当年到现在,他已经昏迷了整整一年多了,至今还没苏醒。”二爷爷杨国伟一脸痛心疾首地说道,每当回忆起当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他都会心如刀绞,后怕不已,同时,他的心中也对弟弟年轻时的嗜赌如命充满了愤恨。
杨和平紧握着拳头,咬着牙说道:“这群混蛋,一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
二爷爷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事情不好追究了。而且你小叔现在也得到了报应,现在已经躺在医院里,日子恐怕不多了。而且你小婶婶,还有你三叔的子孙后代现在也全被送进了监狱,当然,这也是他们恶事做多了的报应。”
闻言,杨和平顿时又是一脸的疑惑:“什么?三叔一家怎么会变成这样?”
杨国伟深吸一口气,随后讲起了三房之前对杨立文一家的所作所为,包括利用薛家的权势找人陷害杨立文的父亲和他的一双儿女等事情。
杨和平听完,顿时义愤填膺,道:“小叔一家可真是恶有恶报,小文他们做的对,就该让他们全进去踩缝纫机,谁让他们坏事做多了的?对了,二爷爷,现在怎么样了?”
杨国伟欣慰地看着愤怒的杨和平,说道:“现在二爷爷还在医院躺着,不过医生说近期他的脑电波有一些波动,也许有苏醒的迹象。”
杨和平眼中燃起希望:“那我们要多去陪陪他,说不定他就能感受到家人的呼唤醒来了。”杨国伟点了点头。
另一边,杨立文也从自己的爷爷口中得知了这件事,于是他连忙找到了自己的父亲杨志远,想让作为医生的他帮忙出出主意。
杨志远听闻此事后,立刻放下手头所有事务,和儿子杨立文以及父亲杨国华一起匆匆赶往杨家村乡镇的医院。走进病房,看到病床上插满各种管子的二太爷,他的心猛地揪紧。
杨志远轻轻握住二爷爷干枯的手,轻声说道:“二爷爷,我来看您了。我是志远,是您的侄孙,您放心,您一定会没事的。”
杨国华轻轻握住了二叔的胳膊,轻声说道:“二叔,我是国华,我来看您了,您放心,我们会尽全力治好您的,到时候您一回来,咱们一家就能团圆了。”
此时仪器上的线条微微跳动了一下,像是一种回应。
这时杨国伟和杨和平也来到了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双眼紧闭,脸色苍白的小男孩,两人顿时心疼不已。
杨立文提议将二太爷带到市里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众人纷纷表示赞同。随后,众人给二太爷办了出院手续,将二太爷带到了市里的医院。
当杨志远匆匆赶到医院时,他的心情异常沉重。踏入病房的那一刻,他径直走向放置着各种检测报告和数据的桌子,全神贯注地审视着每一项指标。随着目光在纸张上游移,他的眉头逐渐紧皱起来。
经过一番仔细查阅,杨志远惊愕地发现二爷爷的所有身体指标竟然无一例外地处于偏低水平!这个结果令他忧心忡忡,心中暗自思忖着应对之策。突然间,一道灵光闪过他的脑海——也许,可以尝试运用那种刚刚问世不久的新型神经刺激疗法?虽然这种疗法存在颇高的风险性,但就眼下二太爷如此危急的状况而言,未尝不是一次值得冒险的尝试。
主意已定,杨志远毫不犹豫地起身去寻找相关领域内最为权威的专家医生。在与那位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医生深入探讨之后,对方起初对于采用这种新兴疗法表现出了明显的担忧和迟疑。然而,在杨志远详尽阐述了二爷爷的具体病情以及当前别无他法的困境后,专家医生最终还是被说服,并点头表示同意实施该项治疗方案。
伴随着治疗程序的启动,整个病房里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凝重的气氛。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不转睛地守候在病床旁,生怕错过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个人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儿,尤其是杨志远,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就在众人几近陷入绝望之际,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发生了:只见原本毫无动静的二太爷,其右手的食指微微颤动了一下!
刹那间,欢呼声如潮水般涌起,响彻整个病房。人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相互拥抱庆贺着这一堪称奇迹的时刻。这时,杨志远突然想到了什么?随即便将众人召集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须臾,众人如众星捧月般齐聚在杨志远的办公室,每个人的神情都如那阴沉的天空般凝重。“二爷爷的身体已无大碍,受伤之处,我们也已全部处理妥当,但尚有一事,如鲠在喉,那便是他醒来之后的去向问题。如今的他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很多事都还不会做,接触到的东西也不多,所以他醒来之后,是要随二叔你们一同回归杨家村,还是要与我们一同在城里生活呢?”
闻得此言,众人皆面露难色,如那被寒霜打过的茄子。此时,杨立文灵机一动,提议道:“待二太爷苏醒之后,再行定夺吧。”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当晚,杨志远小心翼翼地带着二太爷再次去做了检查。令人惊喜的是,之前骨折的地方竟如凤凰涅盘般全部恢复,脑部的淤血也似冰雪消融般全部消失,对未来的发育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然而,美中不足的是,腿部却变得有些脆弱,不能长时间跪在地上,也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否则便会对走路产生不良影响。
几天后,二太爷终于睁开了双眼,则一脸虚弱地环视着周遭那一张张既陌生又熟悉的面庞,眼神中充满了迷茫和不解。望着他那懵懂无知的神情,在场的众人心里瞬间明白了过来,他昏迷的时候才六岁多,年龄那么小很多事情都不懂,要想让他适应新的生活,需要一步一步慢慢来。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地讨论与权衡之后,大家一致认为目前最合适的安排就是让二太爷暂时居住在杨立文家中。对于这个决定,杨立文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犹豫或者不情愿,相反,他非常爽快地就答应了下来,并迅速着手开始做各项准备工作。
此时的二太爷不过只是一个年仅八岁、乳臭未干的小孩子罢了。仔细算来,这小家伙的年龄跟杨立文自己两个孩子相差无几,甚至还要比他俩还小一岁呢!然而,杨立文对此却毫不担心,因为照顾孩子这种事情对他来说可谓是轻车熟路——毕竟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在悉心照料着自家的一双儿女,早就积累下了丰富的育儿经验。所以,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将二太爷照顾得妥妥当当,让其在这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与关爱。
接下来的几天,杨立文他们天天都来看望二太爷,并为他擦洗身子,从头到脚都擦得干干净净,以前在乡镇医院的时,二爷爷杨国伟也是每天都去医院给他擦洗,不然时间一长,身上就得落灰了。很快,二爷爷原本有些枯黄的皮肤变得雪白而细嫩。
几天后,在杨立文等人的精心照顾下,二太爷顺利康复出院,和杨立文一起回了杨家别墅。再回到别墅的车上,杨立文得知了二太爷的名字——杨洛
回到杨家别墅后,杨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哇,大侄孙你们家可真大,我从没见过这么大的房子!”杨洛兴奋的说道。
杨立文笑着回答:“您现在见到了呀,而且以后你就要跟我们一起生活在这里了呀。”
几天后,杨立文带着二太爷去商场买衣服。
突然,他们听到一阵吵闹声。
“你们干什么?放开我!”一个小女孩的声音传来。
杨洛定睛一看,只见一群小混混正在欺负一个小女孩。
“住手!”杨洛二话不说冲上去,“你们三个大男人,怎能对一个小女孩动粗?”
两个小混混被杨洛的气势镇住了,而带头的混混做指着杨洛的鼻子,愤怒的说道:“哪里来的小屁孩!少多管闲事!你家大人呢?怎么不出来管管?”
“你没资格知道俺是谁,你只需要知道你做了坏事就要受到惩罚!”二太爷挺直了腰板。
说着,杨洛使出自己之前练过的功夫,几下就把小混混们赶跑了。
小女孩的父母赶来,感激涕零地对二太爷说:“谢谢你啊,小朋友,您真是个好人啊!”
杨洛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笑着说:“应该的,应该的。”
随后,杨立文带着杨洛走进了一家装修精致的童装店。店里琳琅满目的服装让杨洛眼花缭乱,但杨立文很快就挑选出了一套适合他的新衣。那是一件洁白如雪的上衣,领口处绣着精美的花纹;一双白色的运动鞋,鞋底柔软舒适,仿佛踩在云朵之上;还有一条蓝色的裤子,颜色如同深邃的海洋一般,与白色的上衣相互映衬。
杨洛迫不及待地换上了这身新衣服,站在镜子前左照右照。年仅八岁的他本就生得眉清目秀,如今穿上这一身清新亮丽的装扮,更是显得可爱又帅气。整个人宛如从童话世界里走出来的小王子一般,让人忍不住想要多看几眼。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
“二太爷,今天您可真厉害!”杨立文笑着说。
“嘿嘿,那是当然!”杨洛得意地笑了起来。
“不过,您以后也要小心点,那些小混混可能会报复的。”杨立文担心地说。
“怕啥!俺才不怕他们呢!而且不是还有你保护我吗?”杨洛拍着胸脯说。
杨立文顿时哑口无言,心里吐槽道:“真是拿你这个小屁孩没办法,谁让你是我二太爷呢?”
第二天,杨立文带着杨洛出去散步。刚走到小区门口,就看见昨天那几个小混混带着几个大汉站在那里。“哼,小子,昨天很威风嘛,今天看你还如何嚣张!”
带头的小混混恶狠狠地说。杨洛一点也不害怕,反而向前一步,“俺劝你们赶紧离开,不然俺可不会客气!”
那几个大汉哄笑起来,“就凭你这个小鬼?”说着就伸手来抓杨洛。杨洛灵活地躲开,然后朝着其中一人的膝盖踢去,那人一下子跪在地上。
其他人见状,一拥而上。杨立文用力一吹口哨,瞬间一群黑衣保镖将小混混们从四面八方窜了出来,将小混混们围了起来,随后将他们摁倒在地。“把他们给我送派出所去!”杨立文吩咐道。
“是!”保镖们应了一声,随后扛起三个小混混就往派出所走去。
杨洛拍拍手,“哼,想找俺麻烦,没门!”杨立文哭笑不得,带着杨洛回家。
到家后,杨洛缠着杨立文教他更多新知识。杨立文拿出一本漫画书,开始给他讲解上面的故事。杨洛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有趣的问题。就这样,杨洛在杨立文家里一天天地适应着现代生活,每天都充满新奇的遭遇和欢乐的笑声,而杨家众人也更加喜爱这个勇敢又天真烂漫的二太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