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请大家打开讲义178面,辰四、简七大。

当我们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观察生命的时候,我们会发觉这当中有一句话是很重要的,那就是「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句话简单的说,就是我们一生当中所受用的这一切的果报,完全是我们内心所变现出来的。为什么是内心呢?在《唯识学》就讲得很清楚,就是你的思想。我们一个人,为什么有些人会造杀盗淫妄的罪业?有些人会去造五戒十善的善业?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不一样。当我们有一个很善良的思想,我们就会去造作善业,我们如果经常产生邪恶的思想,我们就造作罪业,我们的思想决定我们的行为,也就影响到我们最后的结果。所以整个佛法的戒定慧,基本上都是在修正我们的思想,而这当中基本上是两个修学次第:

我们在改变思想刚开始先从持戒下手,持戒主要的精神,就是深信因果断恶修善。持戒整个目的都是在培养善良的思想,培养一个善业。当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因为我们的内心当中有曾经发愿,所以,以这个愿力产生一种戒体,产生防非止恶的功能。刚开始我们在受持佛陀的戒法,是培养一种深信因果、断恶修善的善念,从善念中慢慢慢慢的对治我们内心深处的邪恶思想,远离三恶道的果报。所以我们善念培养起来的时候,我们内心已经趋向安乐的果报,我们讲成就安乐道。进一步,我们从持戒的基础当中来修学「止观」,特别指的是「大乘止观」,从善念而提升到一种正念。正念什么呢?简单的讲就是正念真如,回光返照,正念真如。我们开始依止空假中三观,来观照我们众生本具的那一念清净本然、周遍法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我们说是现前一念心性,或者说真如本性。以「空观」来发明不变的体,以「假观」来发明随缘的作用。

所以其实我们整个修学,从你刚开始发心修学到你临命终,都是在调整你的思想。从一个善念的深信因果、断恶修善,到最后的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由善念到正念,因为你思想改变了,你整个行为就改变了。我们说事出必有因,一个人的行为是他的思想推动的。身为一个大乘的佛弟子,我们讲开悟的《楞严》,其实我们研究本经,就是希望我们在持戒的基础善念当中,要慢慢的提升到正念;从对治恶念,慢慢的提升到对治颠倒,正念可以对治颠倒。在正念真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简择一个方便法门,因为我们毕竟心力太薄弱,末法时代障深慧浅。

所以在二十五圆通,我们必须要简别一个下手易成就高的门,然这门当中本经简别中分成两段:一、简非,先把不适合末法众生,不适合阿难尊者修学的门,先把它去掉。先简非然后再显示适合的门。前面我们讲到六尘、五根跟六识都简别了,最后简别七大,它也不是一个末法障深慧浅众生,所应该去修学的。

辰四、简七大

【图一】

地大非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末法众生一个善根非常浅薄的初心菩萨,我们选择以地性来当所观境,就像持地菩萨他以地性为所观境。这当中会有两个问题?第一个、「坚碍非通达」,因为地大的体性是坚固的,也就说它是一种障碍的,它并不像虚空一样是通达的体性,当然真如本性它不能有障碍,是通达的,真如是一种时空无尽,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但是地大它本身是有它的时空、有障碍的。我们很难从一个有障碍的因缘当中,趋向于无障碍的真如,这是第一个过失。第二、「有为非圣性」,我们看持地菩萨在观察地大的时候,他刚开始是填平道路,这有填平道路的行为,是一种有为的生灭之法,它不是成就圣道不生灭的真实本因,有为法它是成就福德资粮,你从有为当中你很难去悟入无为的真理。所以云何获圆通?

两个理由,第一个、它是坚碍非通达;第二、它是有为诸法,它不是圣道的真因,这两个理由。当然身为持地菩萨,他有广大的功德,他把地大当作是他果地的妙用,那就另当别论,一个初心菩萨是不适合的。所以云何获圆通?云何以此坚碍非通达、而有为非圣性这样的法来当作初心的圆通本根呢?这是不可能的。

水大非真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假设我们今天是以水性,月光童子的水性来当所观境,这当中有一个问题,就是「想念非真实」。事实上,我们看月光童子在观察水大的时候,他那个水大是第六意识的想念所变现出来的,是禅定的心中的一种想像,一种假想所成就的,它不是真实有一个水在那个地方。依止想像产生一种水大的相状有什么缺点呢?「如如非觉观」“如如”指的是我们今天要正念真如,所证的如如理,以及能证的如如智。不管是如如理、如如智,都不是一般分别觉观所能相应的。如果我们因地的时候透过一种生灭想像的造作,那么果地怎么去证入如如理,怎么去生起如如智呢?以生灭为因缘,怎么成就不生灭如如的功德,这是不合理的。

火大非初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离,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乌刍瑟摩尊者以火大为所观境,这当中有两个问题存在:第一、「厌有非真离」,乌刍瑟摩尊者他在观火大的时候,他的心态是厌离三界的欲望之火,而追求离欲的寂静。但是这种厌离的心态,除非你能够达到身心俱断,乃至于断性亦无的境界,否则你还是有能所的对立,就不是一种真实的离欲。第二、非初心方便,火大是因为乌刍瑟摩尊者他的慾望之火炽盛,但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情况,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多淫之人,所以不能当做一般性初心的下手方便。云何获圆通?这样的法门不是普遍性的适合每一个人。

风大有对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琉璃光法王子以风大为所观境,以风大为所观它有什么缺点呢?「动寂非无对」,因为他在观察身心世界风大的变化,时间久了,他会产生一种它是躁动的相或者寂静相的一种相对的法。既然相对,它就是一种生灭之法,跟无上的觉性它是不相应的。所以云何获圆通?你经常观察风大,你的心态就很容易产生一种对立的思考,躁动跟寂静会对立思考,这样子跟我们以不生灭为本修因是不相符合的。

空大非觉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虚空藏菩萨以虚空为所观境,以虚空为所观境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昏钝先非觉」,因为虚空的性质是一种昏昧暗钝之相,它不是一种灵明觉知之性,它毕竟是一个无情。我们讲我们刚开始是以晦昧为空,一念的无明妄动,才把我们一念的清净心转成顽虚空,所以它是昏钝之相。昏钝的虚空它是无觉,它没有灵明觉知之性,自然不相应无上菩提。所以云何获圆通?也不是初心的下手方便。

识大虚妄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弥勒菩萨他以这一念现前心识为所观境,观察我们这一念心是遍计本空、依他如幻。这地方有两个过失:第一、「观识非常住」,因为它所观的心识是念念生灭,非常住之法,「观心无常」。我们心静下来观察第六意识,我们就会发觉第六意识是变化的,你看你昨天的想法跟今天的想法是不同的,不断的变化。这是一个问题,所观的心识是变化的,其次,「存心乃虚妄」,你能观的心也是一种存心的作意,你要去思惟无常的道理、无我的道理,要去思惟才能生起这样的观照。所以它本身也是一种生灭之心、生灭之法,是虚妄的,云何获圆通?

解释「存心乃虚妄」。唯识的观法,在大乘止观里面的角度,有它一个很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一般说,修大乘止观是先修唯心识观,再修真如实观,他是趋向真如观的一个基础。唯心识观它的一个特点就是两个观法:一个、遍计本空,一个、依他如幻。他在观「遍计本空」的时候,这一部分跟天台宗的空观是完全相同的;观真如二空真理这一部分,所发明的二空真理,跟天台宗是没有差别的,都是因缘生,所以自性空。但是唯识宗的「依他如幻」这一部分,很多大乘学者是有意见的,因为它依他如幻,他所观的假观只是局限在六凡法界。唯识学不能去观…你看《华严经》里面诸佛的功德,小中变大、大中变小、一为无量,无量为一,这种菩萨事事无碍的法界,唯识学它是没办法去观察的。

因为唯识学他整个生命的立足点,是安住在阿赖耶识,他是以阿赖耶识来变现根身器界,来当作我们说是生命的本来面目也好。如果诸位去研究唯识学,你会发觉唯识学在探讨生命根源的时候,三十颂讲「三能变」,最初能变是讲什么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唯识学讲出了「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我们生命最初的一个因缘就是阿赖耶识,它能够异熟一切种。若你要问唯识学学者,阿赖耶识之前的是什么?他就不回答你。唯识学也不否定阿赖耶识之前还有东西,但他绝口不提,阿赖耶识之前的是什么,他绝口不提!因为它的定位就是从阿赖耶识讲起。从阿赖耶识讲起就有问题了,他只能诠释六凡法界的生死轮回,诸佛无障碍的境界,诸位你去看唯识的经论,很少提到诸佛的功德庄严,他顶多就是转识成智,把阿赖耶识转成无垢识,然后就不谈!无垢识以后的妙用就不谈,依他如幻的假观是有极限,它不遍满。

为什么不遍满呢?问题点就是因为唯识学整个生命的出发点是有问题的,「存心乃虚妄」,它是站在阿赖耶识的角度来探讨生命。各位要知道,阿赖耶识是个生灭法,我们常说它是生灭跟不生灭和合,但是不生灭的体性我们凡夫看不到,我们看到阿赖耶识不断的受薰,你第六意识不断的打妄想,第八意识就跟着变化。因为你第六意识会去薰习阿赖耶识,你上一个念头的阿赖耶识跟这个念头的阿赖耶识不一样了嘛!

所以唯识学它的好处,它建立了整个生命的相续,阿赖耶识恒转如暴流,它建立了无量的生命观,这一点是唯识学的贡献。但是如果你想要很快的恢复本来面目,你站在唯识学的角度就很困难。因为你刚开始就站在一个生灭的体性来修学,你要煮成饭,你要拿米来煮,你用沙是煮不成饭的,一开始就是以生灭心,你怎么能成就不生灭果呢?

所以唯识学它的「存心乃虚妄」这个思想,它在大乘止观的定位,它只是个对治;它对治烦恼很有力量,这一点不能否认,在破遍计执这一部分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它告诉你说:你看到一切的境,你什么境都不要管,你把你心中的分别心消掉就好。这个方法非常好,遍计本空,它不空外境,它空掉你心中的名言分别就够了。这一部分对我们一个初心的菩萨来说,提供一个很快解决障碍的一个方法。所以即便它不是一个圆满的止观,但是站在对治的角度,唯心识观是不能忽略。蕅益大师讲:破执法门这一部分做出贡献。它为什么被简别出去呢?他的理由其实就是这一句话:「存心乃虚妄」,但不表示唯识学的止观完全没有价值,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地方我们要清楚,因为我们现在要趋向圆顿止观,这个地方从圆顿止观的不生灭心来说,唯识学的确有它不圆满的地方。

根大殊感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这地方是简别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根大」,他提出的主要有两个理由:一、「诸行是无常」,“诸行”,有为的造作之法都叫作诸行,只要有所造作的都是无常败坏之法。但是这地方的诸行主要是针对我们在修『念佛圆通』的时候,以一句佛号都摄六根,以一句佛号净念相继。你所都摄的六根(见闻嗅尝觉知),是无常败坏的,这个地方是个问题。其次,能都摄的净念,我们讲忆佛念佛,这忆佛念佛你也是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才有所谓的净念相继,所以能都摄的念佛的心,也是生灭的。所都摄的是无常的,能都摄的正念也是生灭的。那这个地方就会有问题了,「因果今殊感」,我们以一个生灭的因地,而追求不生灭的果报,这个因跟果是不相应,所以云何获圆通?站在了生死的角度,我们不讲转凡成圣,我是一个凡夫没关系,我带业往生,为菩提道求生净土,站在了生死的角度、求生净土的角度,『念佛法门』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它有佛力本愿来摄受。但是站在一个成就圣道,返妄归真的角度来说,那它的确比不上耳根,因为它没有俱足「圆通常」三种功德。

所以这个法门你要看看站在什么角度来分别它的好坏,因为『念佛法门』比较偏重在事修,因为你所缘境是佛的功德庄严,能念的心是生灭的,所忆念的境也是生灭。但是它所成就的感应道交,它所成就的带业往生,求生净土这一部分却是真实的。它今天被简别只是因为站在返妄归真、站在一个转凡成圣的角度,它比不上耳根,因为它的体性是生灭的。

这个地方,蕅益大师有不同的看法,在『念佛圆通章』这一章里面,蕅益大师他有他独特的见解,他不认为『念佛法门』完全是事修、他不认为。他说:一个人他如果能够学习大乘经典,能够解第一义谛,而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他知道我们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体性是没有差别的,从自他不二的角度,开始生起忆佛念佛。那么这个心态他就不是完全向外攀缘。说我是业障凡夫,你是万德庄严,我完全靠住你,那当然这是对立的、是生灭的。那你能够发明心性以后来念佛,那心态是什么?蕅益大师讲出一句话说:「托彼依正,显我自性」。这个心态就不同了,或者说是「托彼名号,显我自性」。蕅益大师认为有事有理,有不生灭的理观在里面,他是依止不生灭心称性起修,忆佛念佛,最后还是回归到一念心性,「无不从此法界流,最后无不还归此法界」。

蕅益大师讲一句话说: 『念佛法门』它能够念到什么程度呢?「一一理性俱足庄严,一一庄严全体理性」。这样子讲的话,「因果今殊感」这一句话对『念佛法门』的批判就不成功了,因为它本身也有不生灭的理观在里面。当然这种人少,因为圆教的人在念佛的人是少,大部分念佛人还是偏重他力,偏重事修的部分,是这个意思。但是其实它是有理观在里面。这地方,文殊菩萨把整个七大修学,因为它是有障碍的,因为它是有对立的,它是生灭的。从这样角度,来引导我们悟入这种不生不灭的心性来说的确是有困难,相对是有困难的,所以对初心菩萨来说应该简别。这地方我们要讲清楚,这是针对初心菩萨,而圣人的妙用那就不同。

卯二、显是(分七、辰一、泛明此土入道所宜。辰二、的明离苦得乐人法。辰三、正明观音所修法门。辰四、诲敕当机谛听学行。辰五、叹美法胜以寓劝修。辰六、述成佛意结示简选。辰七、顶礼请加以明真实)正式的显示耳根圆通它是适合娑婆世界的末法众生,以及适合当机的阿难尊者根机。蕅益大师以七大来发明赞叹耳根法门的殊胜。这当中有七段:一、泛明此土入道所宜。二、的明离苦得乐人法。三、正明观音所修法门。四、诲敕当机谛听学行。五、叹美法胜以寓劝修。六、述成佛意结示简选。七、顶礼请加以明真实。

辰一、泛明此土入道所宜

拢总的说明,娑婆世界依止耳根是最适合的方便。

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我”指的是文殊菩萨。我文殊菩萨现今如实的禀告世尊,释迦如来是出现在于五浊的娑婆世界,这个世界的特色是什么呢?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佛陀内心当中有无量无边的真实道法,依止这个道法成就广大的功德,而这种真实的功德它必须要「真教体」,真实的教化之体。这种真实的教法之体,这种清净的功德是要寄托在音闻当中,包括音声跟耳根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佛陀以音声来诠释道法,众生依止耳根来吸收道法。我们要成就大乘的《首楞严王三昧》的道理亦复如是,「实以闻中入」,应该从耳根来下手修学,是最为简单方便。

蕅益大师他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这一句话,是针对佛世的时候说的。佛在世的时候,众生在得度只有音声,那时候的人根机特别利;他一听到佛陀讲四圣谛就证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到佛陀讲华严经,就发起无上菩提心。所以佛世的时候的真教体,主要就是靠音声。但是佛灭度以后,这真教体产生变化,因为根机羸弱必须要有文字的记载,我们不可能听一次就开悟了,我们必须用文字每天不断的去读诵。

我们现在叫做什么?叫做积集资粮,为以后的开悟先把这个善根种下去,「一入耳根,永为道种」。所以佛灭度以后,除了音声以外,蕅益大师讲「文字相」也是个教体,其次,「法尘」也是个教体。你听完经典,看完经以后,你眼睛一闭,在心中如理思惟,我们讲「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你慢慢慢慢用空假观三观来观察人世间,这时候你心中生起一种独头意识,来观察心中的影像(法尘),这样也可以开悟。所以到了末法众生,根机羸弱,它的教体就三个,一个音声、一个文字、法尘三个都有。佛在世的时候根机比较利,那只有靠音声,因为那时候也没文字记载,完全靠上师的口耳相传,众生就能够开悟。

这一段是总说,举佛陀在世为什么用音闻来作引证,从这道理中,你修三摩地也应该从闻中入,从这样的对比来说明。

辰二、的明离苦得乐人法

【图二】

前面以佛陀的教化,这里以观世音菩萨自己的心路历程,他的成就包括他自利与利他的功德,跟耳根跟音声完全脱不了关系。举出一个实际成功的例子来勉励我们。

自利功德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赞叹观世音菩萨他的身心世界有两种功德:一、离苦。观音菩萨他的身心能够离开分段变异两种生死。这是一种功德,所有的痛苦都跟生死有关系。二、解脱。他身心有无量无边的解脱功德,三明、六通、八解脱,有无量无边的解脱功德。所以赞叹:良哉观世音!“良哉”,赞叹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这样讲:「良哉得离苦,良哉得解脱」,赞叹离苦、解脱两种功德。这是偏重在自利这一部分。

利他功德

悲心普遍

于恒沙劫中,入微尘佛国。

观世音菩萨大悲心是什么相貌呢?「于恒沙劫中」,他有这么长的时间,大悲心是没有所谓时间的限制。「入微尘数佛国土」,这指的是空间的广大。这一段是赞叹观世音菩萨的悲心是时空无量的。

自在护生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依大悲心所做的事业,他能够做什么事情呢?他能够成就广大的自在力,这个地方的“自在力”指的是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化身,应于何身得度,则现何身,给众生种种的安乐,这种大自在的威德力(与乐)。「无畏施众生」观世音菩萨以十四种无所畏,来拔除众生身心的种种痛苦。大悲心所做的事情,主要是与乐跟拔苦这两种誓愿。

音备众美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菩萨度化众生有四种方便:

一、妙音。菩萨在度化众生离苦得乐他用什么方法呢?主要两个第一个演说妙法,第二个宣说神咒。(这个前面讲过了)二、观世音。他除了演说妙法、宣说神咒的时候,菩萨他的耳根经常能够观察众生的音声,而寻声救苦。所以他在度化众生,众生跟他感应主要要靠音声,「观世音」,观察众生的音声,而寻声救苦。

三、梵音。梵音有两层意思:第一个菩萨在说法或说咒的时候,他是不染着世间的有为诸相,从菩萨这一部分来说叫「梵音」。其次从众生的角度,众生听闻菩萨的说法跟咒语,能够破除心中的三毒,而成就清净的梵行,这也叫「梵音」。

四、海潮音,菩萨度化众生皆能够随机示现不失其时,海潮它什么时候涨潮,什么时候退潮,是非常的准时,绝对不会有所耽误,菩萨能够即时的显现救拔。菩萨有这四种的方便力来度化众生。

恩被凡圣

救世悉安宁,出世获常住。

(总结)菩萨的功德在利他这一部分,一方面能够救拔世间的痛苦,成就世间暂时的安乐,也能够成就出世间的功德,使令成就大般涅盘的究竟安乐。离苦得乐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安乐,一个是出世间的安乐。这一段是要发明耳根跟音闻殊胜之前,举出观世音菩萨做例子。值得赞叹的是他的方便力特别殊胜,『普门品』讲到「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这里值得我们提的是「妙音」。「妙音」的意思是说:诸佛菩萨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庄严,你看佛菩萨发菩提心以后,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的积功累德,不像阿罗汉,你看阿罗汉几十劫,把心中的见思烦恼断了以后,他就大事已办;菩萨不是,菩萨要到众生的世界积功累德。

那么他们这么多功德是干什么呢?一部分是自受用,常乐我净是自受用,但是一部分是他受用,是用来救拔众生用。这地方有个问题,佛陀的无量无边功德庄严,都是在一念的大般涅盘的心中,这是一种无相的境界。我们凡夫的心只能够在有相的因缘中分别,怎么办呢?所以我们的心跟佛的心,中间必须要有个桥梁,我们常说「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你要找到门,诸佛菩萨的功德之门,所以佛菩萨留下他的名号,留下他的咒语。当我们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念『观世音菩萨』、或持咒产生一个音声,这个音声就代表我们众生心跟佛心之间的,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梁,这个非常重要!如果这个世间上,所有佛菩萨的圣号完全消失掉,大悲咒、往生咒、楞严咒…的传承都消失掉,那我们跟佛菩萨之间没办法感应道交,所有的桥梁全部断掉,那就完蛋了!那这是一个黑暗时代的到来。

在整个「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当中,最重要就是「妙音」,佛菩萨的圣号,佛菩萨的咒语,这种微妙不可思议的音声,可以引导我们「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这一点对我们凡夫很重要。

辰三、正明观音所修法门。

【图三】

正式的说明观音菩萨所修的法门。这一段是把观世音菩萨成就自利利他的功德标出来,以下说明他为什么成功,把他因地的修行方法,他所修的法门讲出来。

总标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我”指的是文殊师利菩萨。我很如实的来启禀释迦如来,诚如观世音菩萨自己所宣说的一样。观世音菩萨前面所宣说的「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来,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为第一。」依止耳根,缘心自在,脱离根尘识的干扰,而因入流相,悟入二空的法性,这在所有的方便当中是最为殊胜的。为什么依止耳根很容易脱离根尘识的障碍?很容易悟入不生灭的法性呢?三个理由:

别明

圆真实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一、耳根的闻性是圆满周遍,譬如有一个人,他居住在寂静的房子当中,那时候在十方,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同时击出鼓的声音,这时候在静室当中的人,对于来自十方的鼓声,他是同一个时间,同时可以听到十方来的声音,这就是耳根圆满普遍的真实功德。也就是说,身为耳根,它的闻性是三百六十度的圆满。你比方说,眼根观前不能观后,你看得到前面,看不到后面,所以眼根的功能是不能圆满。这地方是说明它空间上是周遍圆满的,你眼睛闭起来你用耳根,十处一时闻,东西南北上下,不管什么声音,在什么方位,你全部听得清清楚楚,这是耳根的殊胜。

通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坦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不齐,是则通真实。

二、耳根的闻性是通达而无碍的。以下跟其它的五根做比较。「目非观障外」“目”指的是眼根的见,眼根的见是不能去观察障碍以外的事情,比方说一张纸,隔着一张纸以外的东西,眼根就看不到了,所以眼根它很容易形成障碍,障碍特别多,所以它没有通达的功能。其次「身以合方知」,身根的觉知功能它必须要跟所缘的触尘相合,才能够产生了知的功能。「口鼻亦复然」,舌根跟鼻根一样,也都是要跟所缘境接触,一旦所缘境消失,它们了知的功能就同时消失,所以它们的了知功能是非常被动的,不能操之在我,所以它们的确是有障碍,有它的一种相对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