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棣的声音,道衍和尚这才拍了拍身上的积雪,取下大氅,似有深意地道:“殿下一路走来……可曾觉得今日的北平哪里有些不对劲?”
一旁的丘福没什么心眼地笑呵呵道:“有什么不对劲?热热闹闹的,一切不都挺好、挺正常的么?”
朱棣面上神情这才后知后觉地滞住。
沉默片刻后才有些失神地喃喃:“是热闹、是正常,就是过头了,这等隆冬时节,到处积雪还下着雪,能这么热闹这么正常,才不对劲。”
朱棣无疑也是极聪明的一个人。
只是他天生就是天潢贵胄,比不得朱元璋历尽世间疾苦的阅历,所以很容易忽略这些「不对劲的正常」。
不过道衍和尚提的这一嘴。
也足够让他想到这种宏观经济上的影响了。
“还是应天府那人搞出来的廉价布料,有了这一批东西,才会有冬日里也欣欣向荣的景象,北平城,比以往任何一个冬天都更有盼头……”
“难怪朱允熥背后那个人会做出如此不顾根基的「不智」之举,原来还有这么个落点在。”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朱棣的内心是无比矛盾的。
按理来说,他治下的藩地一片欣欣向荣又充满希望,他应当开心才对。
可他心里又十分明白,这与他毫无相干,这是应天府那边的手笔带来的余韵,他……甚至是道衍师父,那么长的时间都没有注意到的事情,朱允熥背后那个人或许一早就思量到了。
说话间,朱棣仿佛觉得自己心里什么东西动摇了。
且不说朱棣。
就是道衍和尚,也不由得紧蹙起秀眉,面上带着一丝不确定和忐忑之意:“北平城如此,北平周围的州、县,乃至于北方其他省、府,想来也都是差不多的,北方百姓今年的日子,都过得好多了。”
他能明显地看出来。
不管那个人是否有其他目的在,也不管那个人是否有「窃据大明江山」的实质性行为在,但小皇帝背后那个人,的确是在好好治理这个大明皇朝!
所谓造反,能不能造得起来,百姓的态度是极其重要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日子过得好,他们就愿意心甘情愿地承载好这艘船,过的不好才会想把这艘船覆灭。
譬如私宅里那位。
但凡当初吃得起一口饭,或许都不会去干那档子事。
如今这般景象便意味着……
他们想要造应天府那小皇帝的反,难度还在增加!——这种难度来自于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没有放在明面上的,是润物无声的!
这就像是温水煮青蛙一样。
甚至到了最终可能发展为:连洪武大帝这块招牌,这张底牌的作用和威慑力都会逐渐被抹去!
毕竟个人的号召力再大。
相比于一个庞大群体的统一意愿,依旧会显得渺小。
他一向通透,当注意到这份后知后觉的效果,立刻便也意识到,这比表面上看来的,所谓「可以抵御风寒」的作用,还要恐怖万倍!
道衍和尚并不想承认,此刻连他都有一种无力感。
对方又一次……
打在了他完全没有想过的落点上,还是明牌!!!
所以,道衍和尚甚至都顾不上要给朱棣做什么思想工作,毕竟这多少让他的心态有点崩了——从没见过的东西,想都想不到的手段——什么屠龙术?对面那条龙太大了,铺天盖地的,他却连刀都提不起来。
方面之内。
朱棣、道衍和尚、徐妙云三人各自交换了一个凝沉的眼神,心里都清楚这些,所以谁都没有心思再继续多说什么,房间里一下子就变得沉闷了起来。
一旁的丘福倒还是一脸懵逼。
他实在没明白,自家王爷、王妃,还有道衍师父,这都是在打什么哑谜?街上热闹?又怎么了嘛?
当然,他也明白,这里都是聪明人。
三个人的表情都这么沉默、凝重,这里面一定是有什么道道在,只不过他想不明白而已,所以朝他也同样没有再多说什么,只在心中无奈暗道:「罢了罢了,俺可想不了那么多,反正等着王爷让做什么,便做什么去就是。」
……
与此同时。
另外一个包间之内。
“启禀陆大人,燕王殿下、王妃、丘福……以及庆寿寺的那名主录僧,也都来翠茗楼了。”一名小厮打扮的青壮男子站在门口,压着声音对前来开门的陆威汇报道。
朱元璋既然身在北平,自然不会对朱棣的动向留个心眼,况且他本来就把北平的暗线留在了自己的手里,朱棣的行踪当然是不在话下的。
陆威点了点头,挥手让这名“小厮”退下。
随后关起门来把消息说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优哉游哉地抿了口茶,双眼微眯道:“哦?在自己的地盘上,老四都等不及来这翠茗楼听消息了,连他身边那搅屎棍和尚都坐不住了?呵呵。”
他眼角皱起,面上露出一个嘲讽的笑意:“咱记得……那搅屎棍和尚可是十分气定神闲的一个人,就是当初得知咱还活着的时候,都十分淡然呢,如今也急了?”
对于朱元璋来说。
这个消息算不上意外——自家好大孙搞出来这么大的事儿,一个野心勃勃,一个想扶龙上位,不急才怪。
甚至得知这消息的时候,朱元璋的心里其实还有几分得意和幸灾乐祸在的:
“在咱面前也丝毫不露怯的,咱还真没见过几个,这搅屎棍和尚算一个,不过咱估摸着……他现在却快被咱大孙给磨疯了,哈哈哈哈哈。”
这搅屎棍和尚他是一点不喜欢的,一来喜欢在自家老四身边撺掇造反,二来则是目无皇权目无君主。
可他也不得不承认。
这和尚是个人才,有才学、有头脑、有心性。
但……那又如何??
“以老四和那搅屎棍和尚的资质,咱大孙在这次廉价布料上最重的心思,他们应该也已经能看出些端倪来了,这是正正好的,那搅屎棍和尚一心想要造反,咱大孙的格局却在云端之上,总该让他知道,他的那些微末手段根本就不可以和咱大孙相比!!”
朱元璋神色淡然地挑了挑眉,再次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明亮的目光之中带着得意。
顿了顿,他放下手里的茶杯。
目光也变得深沉了些许:“还有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