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朱元庆想开价300,但怕到时候,成交价只有五六十块钱。
现在胃口被杨光树养大,几十块的成交价已经不能满足。
人心、人性就是如此。
杨光树才不管朱元庆开价多少,开价1000,一万也没用。
自己最多只给100块钱。
说实话,这次交易对象换成朱元庆,他们还是大赚了一笔。
要是李成富,从第一件睡美人开始,最多也就五六十块钱。
杨光树懒得再讨价还价:“猪哥,我明白你的意思。
也不要300了,都说了多少次,当兄弟的不会让你吃亏。
一口价,100块钱。
行,我兄弟直接拿走。
不行,那就换一件。
说实话,今天的价格普遍偏高。
要不是各位哥哥送我几件东西,就这价格,换谁都接受不了。
一件古董多几十块钱,我可以买多少紫砂壶了!
李哥与我打过交道,也知道行情,价格。”
李成富尴尬的笑了笑,不语。
100块钱,朱元庆已经心满意足:
“杨兄弟说100,那就100。
杨兄弟也不要觉得价格虚高,100块钱买汝窑,真的不贵。
当哥哥的这次占你便宜,下次补给你。
你不是喜欢古董吗?
哥哥们帮你淘一件稀世珍宝,下次送给你。”
杨光树对朱元庆又高看了几分,说话不遮掩,直爽,大方。
说送自己一件稀世珍宝,杨光树是相信的。
并没有觉得朱元庆是在画大饼。
鸡缸杯都送了两只,还有一件大彬的紫砂壶,再送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在他们眼里,最多价值几十几百就封顶。
但自己可以带回2024,知道它的价值。
这次比较快,三言两语,就完成交易。
杨光树不用招呼,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从一堆棉花当中,摸出一只碗。
没错,就是碗,这次终于不再是盘子,碟子。
但也大差不差,都是吃饭的家伙。
这只碗长的很是特别,杨光树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物件。
长的像南瓜,更像花瓣。
杨光树瞅向朱元庆,他马上会意。
又当起了讲解员:“杨兄弟,此物是北宋定窑划花八棱大碗。
也是最负盛名的宋代花口碗。
杨兄弟,你仔细摸摸,
此八瓣花式大碗,胎质细腻,器型端庄;
碗内划花线条流利生动,釉面柔润,颜色呈牙白悦目……
杨兄弟,你自己给个价吧!
我也懒得再开价,免得你说哥哥坑你。”
尼玛,又是宋瓷,这一帮师兄弟到底去省外刨了多少坟。
杨光树真是服了这老狐狸,估计他也知道,开的再高,也没用。
最终决定权,还是在我的手里。
经过这几件古董交易,杨光树也算是看明白。
这大师兄胃口大一些,价格一般控制在100块钱左右。
低于这个价格,碍于情面,估计也会卖。
但杨光树想跟他们长期合作,也不会故意压价太狠,怕把人赶走。
这些人货源充足不说,精品还不少。
甚至经常出现稀世珍宝。
这一刻,杨光树有些后悔亲自与他们接触交易。
早知道好东西这么多,那时候应该建一道防火墙。
现在好了,不仅防火墙没建,还知道他们是考古专家。
而且还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这特么再这样长期交易下去,不会哪一天被连累吧!
不管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等过个十年八年,再劝他们收手,走正道,开个古玩店。
要是不听话,直接突突掉,以绝后患,省得麻烦。
杨光树也不再弯弯绕,很是直接:
“猪哥,你让我出价,那兄弟我就不客气了!”
听到这话,朱元庆心里颤动了一下。
他娘的,装逼装过头了,杨光树不会给10块钱吧?
算了,作为带头大哥,大师兄,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
亏是不亏,就是少赚而已。
就当是提前下诱饵,为下次买卖做铺垫。
朱元庆强装大方:“杨兄弟,随便给个数。
朱哥说话算话,就算你只给一分钱,你朱哥我也认。”
妈的,老子我完全看不懂这人。
一会儿斤斤计较,讨价还价。
一会儿好东西随便送,东西又让你出价,多少都卖。
这大师兄迷惑性很强啊!
怪不得能当大师兄,强得可怕。
杨光树很是诚恳:“既然猪哥都这么说了,那兄弟我也不是不懂事的人。
还是100块钱,当兄弟的怎么会让猪哥吃亏。”
听到杨光树出价100块钱,一帮师兄弟都喜形于色。
这杨光树会做人,大气。
杨光国几人,很是不理解。
别人都让光树哥随便给,一分钱也卖,怎么还出100块钱。
不会真的是被迷香迷失了魂吧?
朱元庆爽朗一笑:“杨兄弟就是大气。
今后我们兄弟的货,优先供你挑选。”
朱元庆这次是发自内心,真心想结交杨光树这朋友。
这几十年以来,很少遇到这么大方的买主。
就算杨光树把好东西挑走,自己也不吃亏。
他给的价格,在这附近,没人能出得起。
剩下的破烂玩意儿就算他不要也没关系,直接叫小军黑市处理掉就行。
无本买卖,反正不会亏钱。
听到朱元庆的话,杨光树也很高兴:
“多谢猪哥,下次有货,叫小军提前通知我。”
杨光树开玩笑道:“毕竟猪哥的东西不便宜,
我要是不提前准备好钱,估计一件都买不起。”
他娘的,你杨光树能不能说话别这么直白。
搞得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你。
朱元庆尴尬一笑:“杨兄弟真会开玩笑,
你买卖做的这么大,怎么会买不起。”
李成富见买卖双方都很满意,又从里屋拿出一把紫砂壶,开始泡茶。
他暗叹可惜,大师兄与杨光树关系处的这么好,自己手里的假货怎么再高价卖给杨光树。
其他物件不说,紫砂壶都还有好几十把。
这玩意儿卖给杨光树,一把也能卖个几十块钱。
算了,等大师兄他们出远门,自己到时候再找杨光树谈买卖。
也许这家伙就喜欢假货呢!
我坑他,他坑别人。
再说,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就算大师兄知道,应该也不会怪罪自己。
杨光树品着大红袍,见一帮人也不再搬运古董。
实在是忍不住开口询问:
“猪哥,李哥,还有没有北宋汝窑,或者定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