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师韵乡隅 > 第19章 两人杠上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勇超踏着夜色离开了父亲家,脑子里思索着父亲的话,在这个家里从来都是沈瑜说了算。诺诺是意外怀上的,为了生二胎他想尽了办法,可沈瑜非常抵触,甚至跟他分房睡,他后来就放弃了。

从感情上来说,他真不忍心断送沈瑜的前程,可他如果不这么做就一直得像个奴隶一样跟在沈瑜的屁股背后摇尾乞怜,他不安心,这些年他受够了。

王勇超推开家门,屋里黑灯瞎火的,他走进院子没听到沈瑜的哭声,他轻手轻脚地推开卧室门,拉开灯,沈瑜蒙着被子躺在床上,似有轻微的鼾声,她睡着了。

不知道为什么王勇超突然心中一阵得意,原来女人不哄也能好,看来父亲说得对,作为男人应该刚强,他要强硬到底,这么想的时候便退出了卧室,在另一间屋里躺下睡了。

“你先去学校辞了她的工作断了她的后路,那时候他就会哭着来求你,到时候什么事不成?”父亲说过的话一直在他脑子里萦绕,等天麻麻亮的时候,他终于说服了自己。他打算模仿沈瑜的笔迹写一封辞职信,然后去中心小学替沈瑜辞职,最后在村支书那里敲定沈瑜的工作,等一切尘埃落定再告诉她,她想反悔也来不及了。

王勇超一想到以后沈瑜会对他体贴入微,什么事都仰仗他,心里一股骄傲自满的情绪油然而生。

起床以后,王勇超为了显示自己男人的尊严没去他们的卧室,更没有像平时一样做饭,而是直接去了村委会,在半道上给丈母娘打了电话,让她来照顾沈瑜,他谎称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做。

王桂秀接到女婿的电话跟儿子儿媳妇叮嘱了几句,就马不停蹄地往女儿家赶,她推开院门听到抽抽噎噎的啼哭声,她听出是沈瑜的哭声,她慌忙跑进屋里,只见女儿捂着被子哭得死去活来。

王桂秀扑到床边:“瑜儿,你这是怎么了?”

沈瑜扑进王桂秀的怀抱:“哭得死去活来。”

沈瑜一想到王勇超就气得要命,他冤枉了她,不仅不来道歉,反而连家都不回了,他到底要干什么?男人可真会装,原先口口声声说爱她全是假的,好,你既然要装大尾巴狼,她也绝不是任人宰割的小绵羊。

“妈,我想回家住一段时间。”沈瑜哭够了,伏在妈妈肩头说。

“你跟勇超是不是吵架了?”

沈瑜根本不想提王勇超半个字:“妈,我就想回咱家。”

早上王勇超给王桂秀打电话的时候语气很生硬,他还从来没有跟她用那种语气说过话,她就知道女儿一定是受了不少委屈。

王桂秀看着满脸憔悴的女儿,也流下了眼泪:“好,妈带你回家,只是你没法走,等我借个车来载你回家。”

王桂秀匆匆地跑出去了。沈瑜爬起身,揉了揉红肿的眼睛,拢拢凌乱的头发,穿好衣服,正要下床,听到外边传来脚步声。

“嫂子。”

沈瑜听出来了,来人正是王勇超的妹妹王琴。她嫁到了县城南边的南山村,从去年开始带着9岁的儿子和6岁的女儿在县城上学,租了房子买了家档给孩子做饭,照顾孩子的起居。

她怎么突然回娘家了,是王勇超叫回来的?

转眼王琴已经提着大包小包进了屋,一边放东西一边说:“嫂子,你的脚受伤了,我一直没抽出时间来看你,这周末我婆婆帮着看孩子,才得了空回来,你的脚怎么样了?”

王琴自顾自地说话,根本没发现沈瑜情绪不对。

“你坐什么车来的?”沈瑜问。

“村里正好有个人要上咱村办点事,我就乘便过来了。”王琴走过来,看到满脸憔悴的沈瑜,惊讶地问:“嫂子,你这是怎么了?怎么这么憔悴,眼睛都肿了,是不是我哥惹你生气了?”

王琴是个直性子,不会藏着掖着,看来她不是她哥叫来的。

“没有,我的脚一直不好,不能去上班急的。”沈瑜说。

“那我哥人呢?他真是的,怎么不陪陪你。”

沈瑜不想谈论跟王勇超有关的任何话题,她转个话头:“琴琴,你带两孩子在县城上学,两孩子还习惯吗?”

这么一问打开了王琴的话匣子。

原来南山村的小学也是去年撤的,她们村地很多,每家人种的庄稼不少,她根本离不开家,可两孩子不上学怎么行,去年她扔下家里的庄稼,带着老大上学,今年老二要上学的时候可犯了难,所有的学校都跑遍了,就是进不去,一年级学生太多了,后来这里找人,那里托关系,送了不少礼才把老二安排进了学校。

老大老二不在一个学校,接送孩子就成了一大难题,她每次送的时候都是先送老大,接的时候就是先接老二。有一次她去接孩子的时候,自行车掉链子了,折腾了半天才弄好,等她接上老二,去校门口找老大的时候,老大早已不见踪影,为了省钱也没给孩子买电话手表,她当时都急哭了,一边哭一边问路人,可谁都说不知道,孩子穿一样的校服,哪个人会注意呢?她骑着自行车找遍了所有地方,终于在游戏厅找到了孩子。

“嫂子,你知道嘛,在城里看着两个孩子,我成天提心吊胆的,我生怕晚几分钟孩子丢了,或者又跑去游戏厅打游戏了。”王琴一边抹泪一边说:“村里的小学就在家门口,以前老大在村小学上学的时候,早上自个儿背上书包就走了,中午也是自己回来吃饭,放学了回不回家,我都知道他在村里玩去了,根本不用管。我婆婆成天说我在城里享福去了,只有我自己知道自己过的是什么日子。”

沈瑜听了王琴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她明白王琴不是个例,教育资源由农村向城镇倾斜,好坏参半,是需要一段适应过程的,这种发展局势没人能挡得住,每个人都必须去适应。

门外传来咣咣当当的声音,紧接着传来王桂秀的声音:“瑜儿,车来了,咱们回家吧!”

“好的,妈,你等我一会儿,我洗把脸。”沈瑜拄着棍下床。

王琴从床上溜下来,扶住沈瑜:“嫂子,你要回娘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