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古镇谍影 > 第307章 敌情通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小满和肖秉义听到喊声,大吃一惊,面面相觑。

朱大明看着面前的二位,有些愠怒的斥道:

“听说你俩做了大事,俺要听汇报。谁先说?”

李小满听他这样问,估计他还不知道。故作惊讶问肖秉义:

“你做什么大事了,我咋不知道?”

肖秉义也判断朱大明并不知道刚发生的事,一副懵懂相反问李小满:

“我没做什么大事呀?是你做得吧?”

朱大明冷笑:

“哼哼,装吧!你俩也太自以为是了。动静闹这么大,还不承认?唉,谁叫俺信任你俩呢?这事要形成详细的报告送市局。死者是不是保密局特务?”

他见二人低头无语,将一份资料搁桌上。

“这是解放以来,南京地区内部敌情通报,看看能不能对号入座。你们先看,停一会俺再来,就在会议室看。”

李小满和肖秉义坐下,李小满看后,转给肖秉义。

肖秉义接过看后,倒吸一口凉气。

通报资料显示:南京解放前夕,在南京的各系统特务约8000人之多。

分别属于国防部保密局(军统)、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中统)、国防部第二厅、首都警察厅等单位。

1948年11月,人民解放军淮海战役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开始紧急疏散。

将立法院、行政院、国防部和海、陆、勤总司令部等二级机构撤往广州、台湾。

同时布置各特务系统进行“应变准备”,内政部内部调查局先后在津浦、京沪特别党部。

开设了“特工训练班”,国防部保密局秘密设了“布置组”。

在苏州设立了情报、电讯、爆破训练班。国防部二厅在其情报学校开设了“情报训练班”。

训练了一大批所谓“敌后情报员”。各特务系统采取“整还零进”等方式。

在南京作了多点多线潜伏布置。初步查明,各特务系统在南京布置的潜伏组、台、站。

总共有20多个,潜伏特务及滞留南京的流散特务约3300多名。

并从各监狱中释放悍匪、惯窃3000多名,用来对新生的人民政权进行破坏。

南京解放初期,社会秩序非常混乱。潜伏的残兵败将、地痞流氓横行,敌特趁机捣乱。

有的伪装进步,利用各种机会打入我军政机关。有的造谣惑众,挑拨军民关系。

威胁我党团员和进步群众,拉拢留用人员请愿、游行,反对我军接管。

有的组织武装,有的为敌机指示轰炸目标。

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在一次招收的1万多名学员中,就发现特务和特嫌分子300多。

特务分子四处散发反革命传单,张贴反动标语,散布“美国将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老蒋中秋节要回大陆吃月饼”等谣言,特务武装还抢劫公粮民财。

曾三次偷袭解放军驻汤山军火库,甚至袭击了三野机要处。

为保卫巩固人民新生政权,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南京市军管会派出13个工作组。

组建人民公安机关,5月15日,市政府公安局成立,内设5个科室。下设13个分局。

到5月底,公安部门已掌握了在南京活动过的3179名特务名单,组长以上骨干200名。

至6月底,到公安机关自首登记的特务246人,供出特务线索的400多条。

为打击武装匪特,市公安局还积极组织侦察、搜捕,先后破获多重敌特组织。包括:

“苏浙皖人民反共救国军”

“中国人民解放江南挺进军总指挥部”

“青年救国团江南义勇军总队第五大队”

“中国人民革命军江南兵团京芜区、皖南地区暂编第五团”

“国家社会党”

……

李小满见他看完沉默,惊叹:

“乖乖,这么多组织,看得人眼花缭乱,记都记不住。”

肖秉义也看得一身汗,见李小满惊讶,笑道:

“还有不少,五花八门,乱糟糟。”

李小满忽然问:

“老肖,你说赵祥明会是什么组织?”

肖秉义抓抓头:

“这么多组织,咋能猜得出来?能肯定的,他是特务。”

李小满叹一声说:

“我还真佩服‘幽灵’司令,这么多虾兵蟹将,能整合在一起,真不容易哦。”

肖秉义不屑的答道:

“这有什么难的?挟台湾总部令诸侯,不行就假传圣旨。”

“老肖,下一步咋办?”李小满茫然的问。

“不急,马上听听朱局长有啥意见。他也该来了吧?”

朱大明站门口:

“我根本就没走,看来神探也没辙了。肖秉义,对上号了吗?自杀的特务是哪个组织?”

肖秉义低下头,嘀咕:

“朱局长,我真不知道他属于哪个组织。不过……”

朱大明急问:

“不过什么?”

肖秉义解释:

“不过,可以断定,他不是通报上的组织。上述组织已被破获。”

朱大明微微点头:

“那我们破获了‘苏浙皖人民反共救国军’,通报上也有啊?我给你两天时间,必须弄清他属于什么组织。”

肖秉义急了:

“朱局长,两天不够,起码要一个……一个礼拜。”

“行,就给你一个礼拜。李小满配合。”

朱大明窃笑着离开,他原本准备他讨价还价一个月。

肖秉义看朱大明爽快答复,后悔时间说紧了,一个礼拜哪成呢?一个月还差不多。

他看看李小满,问他咋办?

李小满笑笑说:

“很简单,不是说雁过留声吗?去他家乡调查。我就不信,他没留蛛丝马迹。”

肖秉义点头后又摇头:

“对他家的监督哨撤了没有?”

李小满点头:

“撤了。怎么?还要监视?”

肖秉义摇头,停一会说:

“请你去了解赵祥明进邮局前是干啥的,什么时候进邮局的,以及何时来了横南镇。我再去找他爱人摸情况。注意保密。”

肖秉义已领教赵祥明老婆的厉害,又是寡妇人家。不敢进门询问,只好去找鲁光荣。

他路上分析赵祥明作案动机,肯定是为保护某个人不被暴露。

只要鲁光荣告知信中内容,便能找准赵祥明作案动机。可回家后,却大吃一惊。

父亲告知,鲁光荣已悄悄走了。没打招呼,留了一封信。

肖秉义接过信,展开一看,长叹短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