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重生:开局就娶大梨子 > 第378章 《红鬃烈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拜师这事初步的就算完成了口盟,陶洋也给唐凯磕头敬茶了,晚上高兴的郭德岗罕见的喝多了一回,索性加上于千他们三个就都在唐凯家住下了。

第二天郭德岗带着高兴的找不到北的陶洋离开,陶洋本身就是京剧神童还是唱老生的,要知道他师父唐凯这个出身可是正的不得了,师公童大师那是先后拜了京剧泰斗马连良大师,后来在师父的许可下又拜了京剧泰斗周信芳大师,那在京剧老生里地位最高的一批。

唐凯把他们商量的结果告诉师父:“师父我跟阿郦商量还是唱全本的《红鬃烈马》,我当年能拜您为师就是因为创作了武家坡的歌曲,然后去找您请教薛平贵的唱法,而且那首歌曲到现在也很火,对我们俩都有很大的意义,所以我们俩想唱全本的《红鬃烈马》。”

老爷子还是很高兴的,电话那头连连点头:“好好好,本来我也建议你俩唱全本的《红鬃烈马》,可是后来一想你们孩子的事情我们这些老家伙少插手,没想到咱们爷俩还是想到一块去了,不过这个全本可不像武家坡一折那么简单。

全本13折分为?:《彩楼配》、《花园赠金》、《三击掌》、《闹窑降马》、《别窑投军》、《误卯三打》、《探寒窑》、《鸿雁修书》、《赶三关》、《武家坡》、《算粮》、《银空山》和《大登殿》,要是不休息连续的唱最少用时2-2.5个小时。

所以这个很考校功底,你们俩先不着急排练,赶紧回来魔都,我跟你师娘还需要好好的教导你们一番。”

对于师父的要求唐凯自然是答应,而且一开始就接了这么大一个活他也没底,还好曾郦唱过全本的戏这给了他一定的信心,把孩子交给了李冰两口子之后,唐凯跟曾郦又飞回了魔都,这一次直接在魔都待了3个月。

3个月后两人再次踏上京城的土地的时候受益匪浅,别看曾郦从小就唱京剧,但是这样系统化的泰斗级人物一对一指导依然是长进很大。

此时的三庆园,不止麒麟剧社的京剧演员,在三庆园生存的几个其他班子的京剧演员们也都来了,这里的人虽然岁数跟唐凯他们都相当,但是辈分基本上都比唐凯还有曾郦小一辈,没办法这俩人都属于人小辈分大的那种,当然曾郦的关门小师弟郭宇昂更是了,1997年的他辈分大的很。

能亲耳聆听泰斗亲传弟子唱戏那是一种学习的机会,本来从艺这东西本领都靠“偷”,你不去借鉴学习别人的东西根本没有办法获得成功。

不止这些人,郭德岗还有于千也带着自己的几个有京剧传承的弟子亲自到了现场,郭德岗呵呵一笑:“难得呀,今天有机会看一场全本的红鬃烈马,你们快排练吧不用管我们这些闲人。”

《红鬃烈马》是一部经典的京剧剧目,讲述了薛平贵与王宝钏的爱情故事。全本共分为13折,每一折都有其独特的唱腔和表演技巧。唐凯和曾郦需要在两个多小时内完成所有的表演,这对他们的体力和演技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

排练正式开始,唐凯和曾郦从《彩楼配》开始,这是全剧的开篇,讲述了薛平贵与王宝钏在彩楼相遇的情景。

唐凯饰演的薛平贵需要展现出一种英武之气,而曾郦饰演的王宝钏则需要表现出大家闺秀的温婉与坚韧。两人在排练中不断磨合,力求将角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的《花园赠金》和《三击掌》是剧情的重要转折点。

薛平贵在花园中赠金给王宝钏,两人私定终身,但王宝钏的父亲王允却不同意这门亲事,最终父女三击掌决裂。

这一段戏情感冲突激烈,唐凯和曾郦在排练中反复推敲,力求将角色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更加深刻。

《闹窑降马》是薛平贵展现武艺的一折,唐凯在这一折中需要表演出薛平贵的英勇与机智。

他不仅要唱好唱腔,还要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武打动作。曾郦则在旁边为他加油打气,两人默契十足,排练进行得十分顺利。

《别窑投军》是薛平贵离开王宝钏,投军报国的一折。唐凯在这一折中需要表现出薛平贵的壮志与不舍,而曾郦则需要表现出王宝钏的坚强与无奈。

《误卯三打》是薛平贵在军中因误卯而被责打的一折,唐凯在这一折中需要表现出薛平贵的委屈与坚韧。

《探寒窑》是王宝钏在寒窑中等待薛平贵归来的一折,曾郦在这一折中需要表现出王宝钏的坚韧与孤独。

《鸿雁修书》是王宝钏通过鸿雁传书给薛平贵的一折,曾郦在这一折中需要表现出王宝钏的聪明与机智。

《赶三关》是薛平贵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一折,唐凯在这一折中需要表现出薛平贵的英勇与机智。

《武家坡》是薛平贵与王宝钏重逢的一折,也是唐凯跟曾郦最重视的一折,毕竟武家坡对于他们两个有着特殊的意义,唐凯和曾郦在这一折中需要表现出两人的深情与喜悦。两人在排练中不断调整情绪,力求将角色的情感表达得更加真实。

《算粮》是薛平贵与王宝钏在寒窑中计算粮食的一折,唐凯和曾郦在这一折中需要表现出两人的智慧与坚韧。

《银空山》是薛平贵与王宝钏在银空山中重逢的一折,唐凯和曾郦在这一折中需要表现出两人的深情与喜悦。

《大登殿》是薛平贵与王宝钏最终团圆的一折也是全剧终,唐凯和曾郦在这一折中需要表现出两人的幸福与满足。

两人演完台下掌声如雷,虽然只有专业的人士在看,今天并没有观众跟票友,但是依然反响很热烈,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家知道这算是近二十年最好的一出《红鬃烈马》了。

演出结束陶洋兴奋的说:“师父,你娘你们演的太棒了,这是我看过最好的一出红鬃烈马了。”

唐凯摸了摸陶洋的脑袋,虽然此时孩子也20多岁了:“这才哪到哪,跟前辈们比起来差远了,时间不多了,我跟你师娘还要努力练习,主要是练习怎么保持体力跟嗓子,等到演出的时候你师爷会来,你师爷已经邀请了很多京剧同行,演出结束就给你办拜师典礼。”

对于自己的名分终于要定下了陶洋还是很高兴的,京剧就是很重视门派,不止京剧其实很多传统的行业都是,要不他干爹郭德岗也不能有了相声的师承之后开始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