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天,刚起床的孟凡就被跟着的安保人员告知,今天早上塔寨这边来了不少其他村的村民,不过都被塔寨的人给拦在村口了。

“是吗?消息传的这么快?”

孟凡倒是有些惊讶,没有想到,又不是前世那个手机满天飞的信息爆炸时代,自己考察投资的事情竟然这么快就被其他村子的人知道了?

“具体的我们也不清楚,不过塔寨这边的人很生气,尤其是村长林父。”

“不用管他们,咱们干咱们自己的就行。至于说其他人,自有政府的人解决。”

“孟先生,不好意思,我父亲还有叔叔们临时有事情要开会,今天暂时由我陪同你们考察。”

孟凡吃饭的时候,东叔(虽然现在还小,但是东叔的名头在外,就这么称呼吧)进来跟孟凡解释一下。

不是他们主事儿的不愿意跟着,但是那些人来势汹汹,一副不把孟凡请走不罢休的模样让他们有些心惊。

说来也是,穷哈哈地苦地方,好不容易来了一个金凤凰,谁不想让那个他落到自家院子里呢?

为了保证孟凡的资金不被其他村子抢走,塔寨这边三个房头儿齐齐出动,势必把孟凡留下。

……

吃过饭,孟凡就开始考察工作,说是考察,其实就是在村子里逛逛。看看村子里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建厂,如果没有的话,就得上外面拿地去了。

不过这个时候,拿地的代价很低,前面他们的人也说了,塔寨这边耕地少,不适合开荒的空地倒是有很多。这样的话,光是拆迁安置的费用,就能省下来一大笔。

就在孟凡等人悠哉游哉地参观,划掉,考察的时候,塔寨的村口,乡书记正在组织调解。

争论的双方是塔寨和其他村的村长。

争论的中心就是孟凡,塔寨想要把资金留在这里,其他村子也是如此。

乡书记看着两边互不相让的村长们,头疼不已。他大声说道:

“大家先静一静,人家投资商还没决定在哪投资呢,你们现在争有啥用?”

塔寨村长林父哼了一声,

“孟先生可是自己找上我们塔寨的,不是说孟先生找到了乡里,我们塔寨把人给强拉到塔寨。

书记,昨天孟先生说话的时候你可是都在的,孟先生可没有对我们塔寨这边有任何不满的地方,你说是吧。”

“林村长说的倒是没错……”

“你们看看,人家孟先生主动找上我们的,实地考察的时候又没有不满的地方,这不就是定了吗?你们现在过来抢人有什么用?

说不准,让孟先生看到你们抢人的行径,反倒是对咱们乡里不满。万一孟先生因此把资金投到别的乡里去,你们就是咱们乡的罪人。”

等乡书记肯定了林父的话,林父立刻就打断书记的话,抢过话头来。

林父玩儿了一个心眼儿,昨天孟凡的确是没有对塔寨这边有不满的地方,但是孟凡也说了塔寨不占据其他村子没有的地方,他还有意去其他村子看看。

但是这些话只有他们塔寨的人知道啊,其他村子的人谁知道?

乡书记虽然知道,但是林父可没有给书记接着说话的机会。

林父深知紧急麻溜快的要诀,上来就给其他人扣上一个破坏招商引资的帽子。

虽然现在对外开放的政策刚开始实施,各地还没有把招商引资的事情当成头等大事。

但是在乡里看来,人家孟先生来咱们这里投资建厂,是帮助咱们来的,是扶贫来的。

说到扶贫,虽然种花家第一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的调整始于1986年,从上到下正式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确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确定了划分贫困县的标准,并划定了273个国家级贫困县。

但是实际上,种花家成立后,政府贯彻生产自救方针,采取发放救济款资助生产和“以工代赈”等措施,取得了显着成效。对改变农村面貌,保障贫困户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这是多种形式的生产自救阶段,也可以说是种花家出来后扶贫工作第一阶段。

然后就是第二阶段,个案型的扶贫阶段。

1978年以后,为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有组织、有计划地扶持贫困户从发展生产和商品经济入手。

依靠国家、集体力量和群众互助,采取干部分工负责、富裕户扶助贫困户、逐户落实等办法,帮助贫困户发挥自身潜能,达到摆脱贫困的目的。

再往后,就是86年以后的社区型的以经济开发为主的扶贫第三阶段。

所以说,这个时候,扶贫这个词不算新鲜词汇。

“就是就是,人家孟先生可是自己找上来的,我不管他是怎么知道我们塔寨的,既然是他主动来的,就说明他看好我们塔寨,你们再过来抢人就不对了。

要是你们有能力,自己把其他投资商引进来,或者有其他投资商主动找上你们,我们塔寨绝对不抢。”

二房、三房的人看今天大房这么给力,直接给他们扣上一个大帽子,也是不甘示弱,纷纷表起态来。

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谁都知道,真要是这次是其他人去别的村子考察,塔寨的人绝对不会不过去的。

但是呢,没有发生的事情,人家可以说,你不能无端猜测。毕竟,人家可能只是想法,而你们,是真的付诸行动了。

其他村的村长也不甘示弱,

“凭啥呀,都是为了乡里发展,谁争取到就是谁的本事。”

这位也是不含糊,不提塔寨的事儿,直接说乡里。他也知道,乡里其实对于厂子建在哪里没有明确表态。

乡里在乎的只是把厂子留在乡里,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次机会白白地从自己手里溜走。

真要是人主动提出来来这里看一眼,然后转身把厂子建在隔壁乡里了,那他就完了。

以后再有什么人愿意过来投资,基本就不会再来这里了。

后面的人总会想,既然之前投资的人考察过后选择了别处,那肯定是这里条件不好,自己也就不用再去多费工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