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疆战场上,陆锦棠和贤王殿下究竟是如何精心布局、巧妙谋划的呢?
杨明汐对此仅仅只是略知一二而已,而且这些也不过是一小队负责运送物资的人员在回来时,顺便随口提及的罢了。
陆老太爷和陆父,在杨明汐前去探望他们时,他们也只会告诉杨明汐说陆锦棠他们一切都好,让她无需担忧。
时光荏苒,转眼便到了十一月初六这天清晨。
二舅母刘氏突然像一阵风似的,急匆匆地赶到了长山村。
她心急火燎地四处寻找着吴大舅,终于在一番周折之后找到了他,并迫不及待地告诉他一个好消息:大舅母昨夜顺利产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婴,老吴家终于有女儿啦!
没错,前来报信的人正是二舅母刘氏。
自从吴家的孩子们纷纷去参加训练,或者跟随杨明汐外出干活之后,二舅母刘氏就回到了家中,全心全意地侍奉外公外婆。毕竟,家里的另外两个妯娌才刚刚生下孩子没多久,剩下三个都是身怀六甲的孕妇呢。
吴家的孙子辈们,在同一天里有七个孩子同时娶妻,这可真是件大喜事啊!
仅凭外公外婆两个人的力量,显然是难以应付如此繁忙的场面的。所以,二舅母吴氏便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中,帮忙操持这一系列的事情。
长山村这边留下了四位舅舅,他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三舅舅主要负责烧制砖块和瓦片,他在村里找了一些人来帮忙制作砖坯等工作。
大舅舅和二舅舅则在长山村帮其他人家盖房子,不仅包括杨家其他几户人家的房子,还有其他好几家的房屋建造。
起初,大家都打算自己动手盖房子,但很快就发现这并非易事,许多人都感到无从下手。
杨二伯率先找到了吴大舅寻求帮助,而吴大舅和吴二舅也非常乐意帮忙。
自那以后,村里的人们盖房子时,都会请吴大舅和吴二舅来帮忙,他们的手艺精湛,盖出来的房子质量上乘,深受村民们的信赖。
四舅舅被杨明汐委以重任,安排了一项看似简单实则意义重大的工作。
表面上,他的职责是制作礼品盒,尤其是那些精美的化妆品盒。然而,这只是他工作的一部分,背后还隐藏着一个秘密任务。
杨明汐暗中指示四舅舅带领几个她买来的人,在杨家五房和千荒山的院子里悄悄地挖掘地窖。
这些地窖不仅要隐蔽,而且要足够深,以确保储存的粮食能够安全保存。
他们将粮食分批藏入地窖中,以备不时之需。
这样做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有可能导致粮食供应的中断。
通过提前储备粮食,杨明汐希望能够保障家人和村民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让他们在困难时期不至于挨饿。
五舅舅在清水县的事业也有了新的进展。他开设了一家家具行,规模相当可观。只是,目前这家家具行尚未对外营业,杨明汐对五舅舅提出了一个要求——多制作一些样品出来。
杨明汐深知市场竞争的激烈,她希望五舅舅能够通过制作精美的样品,展示出家具行的产品特色和优势。
这样一来,一旦家具行正式开业,就能迅速吸引顾客的注意,占领市场份额。
小舅舅被委以重任,负责制作化妆品的瓶子和罐子。
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它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还得有丰富的经验才行。不过杨明汐对小舅舅充满信心,她坚信小舅舅一定能出色地完成这项任务。
说起这些瓶子罐子,它们可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贤王殿下最先送给杨明汐的那些瓶子罐罐,是出自一个特别的烧瓷器的窑子。
这个窑子后来被贤王买下了,但由于时间紧迫,贤王只是匆匆留下一封信,告诉杨明汐这些瓶子罐子是留给她装化妆品用的,而烧制瓶瓶罐罐的窑子则是送给他的新婚礼物。
杨明汐自然不会辜负贤王的美意,她立刻着手安排,让吴小舅去负责这个窑子,专门为日化坊烧制瓶瓶罐罐。
吴家这边呢,情况有点特殊。
除了吴老太爷在家坐镇外,其他的人不是儿媳妇就是刚进门的孙媳妇。所以,当需要给杨明汐报信时,这个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二舅母刘氏的身上。
那天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吴大舅的房间里,他缓缓睁开眼睛,伸了个懒腰,然后起床洗漱。吃完早饭后,他像往常一样前往工作地点。
就在他离开没多久,一个惊人的消息突然传来:大舅母生了一个闺女。
吴大舅听到这个消息后,毫不犹豫地停下了手里的工作。他心急如焚,立刻安排吴二舅带领其他人继续工作,自己则如离弦之箭一般,飞快地朝着家里奔去。
吴大舅的脚步匆匆,仿佛脚底抹了油一样,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见到他的宝贝闺女。他一边跑,一边祈祷着女儿平安无事。
吴二舅的妻子刘氏看着大伯哥急匆匆地跑远,不禁笑了起来。
她转头看向自己的丈夫,笑着道:“我既然都来了,就带着咱家的两个儿媳妇,去看看她们的姑母和汐儿吧。毕竟,她们成亲的时候也只见过一面,现在我要是不带着她们去,恐怕见面了都不认识呢。”
吴二舅听了妻子的话,如小鸡啄米一般连连点头,表示对她所言甚是赞同。
他一脸关切地嘱咐道:“汐丫头如今身怀六甲,每天都忙得像个陀螺似的,你此去一定要多劝劝她,让她多保重身体啊!”
刘氏微笑着应了一声,然后转身看向自家的两个儿媳妇唐氏和孔氏,温柔地道:“走吧,咱们一同去作坊看看。”
说罢,婆媳三人便一同朝着作坊的方向走去。
刘氏看着这个时间点,心里暗自思忖:自家小姑子他们这会儿肯定都已经上工去了,而洋小子和姑爷肯定也在地里忙活呢,毕竟这几天又到了插秧的时节。
想到这里,刘氏便带着自家的两个儿媳妇,步履匆匆地直奔作坊而去。
作坊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所有人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自从万大丫接手作坊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无论是管理水平、卫生质量还是产量,都有了显着的提升。
杨明汐除非有重要事情需要处理,否则几乎不会再到作坊来。
刘氏来到作坊门口,一眼就看到杨老头正在门口忙碌地收菜。
她连忙快步上前,热情地打招呼道:“亲家爹,您忙着呢?我过来看看吴氏,有没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呀?”
作坊这边以前负责看门和收购村里人送来售卖的蔬菜的工作,一直是由杨老七负责的。
后来,杨老七开始负责运送作坊所需的食材,这个活儿就交给了杨老头。
没想到,杨老头把这份工作做得井井有条,有模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