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华清,你听说了没?小王镇那边开始搞拆迁啦!”

华清正坐在有些陈旧的沙发上,刚醒过神来,抬眼望去,对面椅子上坐着一位大妈。

她衣着朴素,甚至带着些寒酸气,脸上的皱纹像是岁月用刻刀一道道划上去的,此时她正絮絮叨叨地说着:

“唉,要是咱家那老房子当年没被谢必强给霸占了,现在咱家指不定能分到两三套房子呢。”

“你说这事儿闹得,多糟心呐!”

华清嘴角微微上扬,扯出一个略显无奈的淡笑,轻声应和:

“是啊,那可真是太遗憾了。”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四周,这是一套简单装修的两室一厅。

墙面有些地方已经微微泛黄,家具也都透着股用旧了的气息。

大妈抬头瞅了瞅窗外,见天色渐暗,便站起身,走向厨房做饭去了。

华清趁着这独处的间隙,赶紧闭上眼睛,集中精神,在脑海中翻看起原剧情来。

原主名叫宋华清,二十年前,他们住在小王镇,日子虽说不上大富大贵,却也安稳踏实。

他家的老房子位置得天独厚,就坐落在镇中心的拐角处,那可是块实打实的旺地。

宋父脑筋活络,瞅准商机,把老房子的一楼精心改造了一番,开起了熟食铺子。

宋父手艺堪称一绝,卤出的熟食色香味俱全,老远就能闻着那勾人的香味儿。

再加上店铺地段好,打从开门营业起,生意就红红火火,顾客总是络绎不绝。

彼时的谢必强,就是镇上出了名的混混,打小就不爱念书,初中都没读完,便辍学一头扎进了社会,跟一群不三不四的人厮混在一起。

他年纪轻轻,却满脸戾气,整日里游手好闲。

仗着自己身强体壮、好勇斗狠,身边很快就聚集了一帮子小弟,整日在镇上惹是生非,横行霸道。

眼瞅着到了二十多岁,谢必强渐渐意识到,这么瞎混下去,兜里根本攒不下几个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没什么意思。

看着镇上几家生意兴隆的店铺,他动起了歪心思,把贪婪的目光锁定在了这些“摇钱树”上。

为了逼迫店主们就范,谢必强指使手下那帮小弟,天天跟上班打卡似的,准时准点上门找茬儿。

不是故意挑刺说熟食不新鲜,就是在店里大吵大闹,搅得顾客都没心思买东西,硬生生把人家的生意搅得一塌糊涂。

有些店主胆小怕事,被这么三番五次地折腾,实在扛不住了,只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低价把自家的房子转让给了谢必强。

可宋父偏是个硬骨头,他辛苦打拼多年才把生意做起来,哪能这么轻易就把自家的心血拱手让人?

见谢必强一伙愈发嚣张,宋父一怒之下,向警局报了案。

警局倒也受理了,可最后不过是把谢必强的两个小弟关上几天,权当是给个教训。谁

知道,这俩小弟从局子里出来后,不但没悔过,反而对宋父恨得咬牙切齿,发誓要给他点颜色瞧瞧。

一天深夜,小镇沉浸在梦乡之中。

谢必强的小弟拎着一桶汽油,蹑手蹑脚地摸到宋家熟食店门口,二话不说,抬手将汽油一股脑儿泼在门上。

随后“咔嚓”一声,打火机的火苗蹿起,瞬间点燃了那扇紧闭的店门。

火势“噌”地一下就起来了,滚滚浓烟直冲夜空。

好在宋父当晚起夜上厕所,迷迷糊糊间瞥见窗外透进来的火光。

他一个激灵,瞌睡虫瞬间跑得无影无踪,连鞋都来不及穿好,就冲出去扯着嗓子呼喊左邻右舍帮忙灭火。

火扑灭了,万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可熟食店却被烧得一片狼藉,损失惨重。

宋父心里门儿清,这准是谢必强派人来报复了,可在那个监控尚未普及的年代,一切都只能靠人证物证说话。

宋父手头没有能直接指证对方的有效证据,纵有满心的悲愤,却也无可奈何。

宋父还是第一时间报了警,警察迅速展开调查,抓了几个平日里在镇上晃悠的混混。

可这些人都是老油条了,进了审讯室,一个个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死不认账。

警方多方查证,也确实找不到确凿的证据,最后只能暂时搁置,让这件事不了了之。

然而,没过几天,宋父就发现了不对劲。

那些平日里在镇上穿得破破烂烂,吃饭都成问题的小混混,突然像是发了横财,不仅舍得下馆子大鱼大肉地吃,身上还都换上了崭新的衣裳。

再看谢必强,更是离谱,居然骑上了一辆锃亮的摩托车,风风光光地在镇上兜风。

要知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摩托车可是稀罕物件,能拥有一辆的人,那可比现在开宝马、奔驰的人都要威风。

后来,宋父偶然间听旁人闲聊,说起镇上发生了一起大案,一个大老板被抢走了三万多块钱。

宋父心里“咯噔”一下,脑海中瞬间闪过谢必强那帮人的身影,越想越觉得可疑。

当下便决定去警局举报,想着绝不能让这帮坏蛋逍遥法外。

宋母得知宋父的想法后,忧心忡忡地劝他:

“孩他爹,咱可别去蹚这趟浑水了,镇上谁不知道这案子是谢必强他们干的?”

“可这么长时间了,有人敢吱声吗?”

“大家都怕引火烧身!就算你这次举报成功了,他们又能关多久?”

“顶多几年就放出来了,到时候他们要是打听出是你报的信儿,肯定会不择手段地报复咱们。”

“咱们这一家老小,可怎么经得起折腾!”

宋父听了宋母的这番话,一时间,打消了举报的念头。

然而,那些小混混依旧像阴魂不散的苍蝇,每天定时定点地晃到宋家熟食店,变着法儿地找茬。

不是嫌弃卤肉切得不够薄,就是污蔑称味道大不如前。

故意打翻摆放整齐的熟食,把店里搅得鸡飞狗跳,生意根本没法做。

甚至造谣,他家的熟食之所以好吃,是用了大烟葫芦,可不是越吃越上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