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娶妻一个月,才知岳父朱元璋 > 第576章 屁股鼓,加俸之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午时,烈日高悬。

百官齐聚宫门外,气氛凝重压抑,所有人都在等待一场特殊的“演出”——开济的行刑。

现场一片死寂,只有微风拂动衣袂的声音。

还有开济口中断断续续的低语,声音模糊,听不真切,不知是在骂谁。

他还算保持着理智,没有像某些人在临死前那般破口大骂,肆意发泄,最终将一人的罪过演变成抄家灭族的大祸。

行刑场面血腥至极,每一个动作都令人头皮发麻,生理不适。

锦衣卫在四周严密巡视,目光如鹰隼般锐利,仔细记录着官员们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丝反应。

这无疑是一场对百官的严厉敲打,警示他们莫要自作聪明,莫要贪赃枉法,唯有老老实实做人做事,才是为官的正道。

行刑人毛骧,脸色格外难看。

身为锦衣卫指挥使,他虽执掌刑罚大权,但亲自执行死刑的次数并不多。

可今日,他却格外卖力,只求能多换取几分皇帝的原谅……

陆知白站在人群中,眯着眼,神色平静地旁观着这一切。

他心中暗自叹息,实在无法理解,这些人为何明知故犯呢。

开济曾向毛骧行贿,他们难道真的以为自己遮掩得足够好,就能逃过朱元璋的法眼?

最荒唐的是,开济曾为刑部尚书,毛骧执掌锦衣卫。

二人对朱元璋的铁血手段再清楚不过,却仍心存侥幸,妄图赌一个“灯下黑”?

行刑结束,许多大臣早已吓得满头冷汗,只想尽快逃离这个充满血腥与恐怖的地方。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开济残破的衣服被一一除去,露出皮肤。

毛骧低着头,手中的利刃闪烁着寒光,开始了更为残忍的剥皮之刑。

许多人还是第一次目睹这剥人皮的惊悚场景。

一些体弱的官员当场作呕,几欲昏厥。

陆知白也是不能直视,以后还要吃饭、睡觉呢。

最终,开济被肢解,后背至大腿的皮被完整剥下,是真的寄了。

锦衣卫迅速上前打扫现场,处理尸骸,动作熟练而冷漠。

大臣们见状,终于如鸟兽散。

但压抑的气氛却像阴霾一般,久久萦绕在众人心头,挥之不去。

几天后。

刑部署衙外,多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装饰”。

一面新鼓挂起,鼓旁悬着两根白色鼓槌。

这面鼓并不大,颜色有些暗沉,散发着恐怖的气息。

它是用开济的皮鞣制成的,尤其是臀部的那部分,做了鼓面。

而两根鼓槌,则是开济的大腿骨。

这面鼓,就悬挂在刑部门前,来往六部的官员皆能清晰看到。

朱元璋随后颁布了一条新诏令:每日辰时正(早上七点),准时敲响此鼓,以警示百官。

此事如同郭桓案一般,在朝堂掀起了惊涛骇浪,令许多官员心中震动不已。

朝堂气氛压抑了许久。

而且,开济伏诛后,刑部官员中陆续有人自杀……

陆知白路过这面“屁股鼓”,偶尔心中也不免感慨万千。

开济曾是个活生生的人,权势滔天,如今却化为一面冰冷的鼓,任人敲打。

这便是命运的无常,人生的大起大落,不过在转瞬之间。

但这些都与他无关。

过自己的日子,也没有什么新的差事。

这一次老朱过生日,在鸡鸣寺修行的秦王,也递上了贺表。

他生怕被父皇忘了,又专门写了一份奏疏提醒,他在鸡鸣寺修行,早已经满一年了……

朱元璋一想,倒也是。

若让一个藩王,在寺庙一直待下去,也不是个事儿。

那就派人去考察一下秦王的修行成果,现在他的思想觉悟,有没有什么进展。

派谁去呢?

陆知白……当然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就派了礼部一个官员,还有一个御史,结伴前往鸡鸣寺。

陆知白便专注于自己的事务。

工部与户部的事,按部就班。

工部,后湖黄册库仍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各项工程有条不紊地推进。

几个府的钟表试点工作,也逐渐走上正轨,为时间的精准计量带来了新的变革。

而户部与吏部商讨出的新俸禄方案,终于敲定,给百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俸禄终于增加了,虽然不多。

这笔钱从朱元璋的内库中支取,专门用于奖励考核优异者。

不过,明朝的考核制度是三年一考,因此这笔奖金也是三年一发。

正四品以上官员无此待遇。重点激励的,是七到九品的基层官员,他们还有个基层补贴。

陆知白对这个方案心存疑虑。

三年一发,周期实在太长,缺乏短期激励,即便是正反馈,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然而,天下官员众多,要实现每月或每季度发放绩效奖金,确实困难重重。

朱元璋能做出让步,已属不易。

可是陆知白担心,若钱花了却未见明显效果,老朱难免心生不满,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让步了。

于是,他提出一些改动建议:

上次考核优异者,今年底可直接领取奖金,但改为一年一发。

若下次考核降等,奖金也随之减少;

若官员违法犯罪,则抄没家产。

三年太久了,一年则更为合理,能更好地激发官员的积极性。

最终。

朱元璋采纳了这一方案,将奖金改为一年一发。

吏部对此加俸方案也是颇为满意。

政绩考核本就重要,如今变得更加关键,吏部的权力也随之扩大。

户部虽增加了任务量,但掌管天下钱粮,事务本就繁杂,也不差这一点了。

……

转眼到了十月底,朱雄英的生辰将至。

陆知白精心准备了为皇长孙特制的专属怀表。

当朱雄英看到这份礼物,高兴得咧开小嘴,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对这精致的怀表爱不释手。

其他皇子皇孙虽不需要怀表看时辰,见状却也满心羡慕。

毕竟,这玩意儿如今稀罕得很,既精致漂亮,又象征着身份地位。

朱雄英这个倒霉娃子,洪武七年出生,如今洪武十六年,他已经虚岁十岁了。

这对他来说,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