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没过多久,黄巢就带着自己还能掌控的部众们反叛了。】
【他完成这种想法上的转变的时间有多短呢?具体重新与朝廷开始对峙的时间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在乾符五年八月份,黄巢就已经组建完成了军队,进攻宣州了。】
【而黄巢投降唐朝朝廷,是在乾符五年三月之后。】
【所以,总体算下来,最多也不到五个月。】
【虽然五个月时间看起来也并不短,但是要在不到五个月的时间之中完成这种认识上的转变,着实不易。】
【古往今来,多少人坚持着自己的观点和认知,即使各种情况已经非常明晰的情况下也不愿意改变——从这个角度上讲,黄巢确实是一个思想比较灵活敏锐的人。】
“这么一说,这黄巢的速度也确实很快啊……不说他到底灵活不灵活,敏锐不敏锐,他到底是发现了唐朝有什么问题?”大多数人对这一点更加好奇。
黄巢此人,到底是否是一个思想灵活敏锐之人,那他们不好说,也不好判断——现在黄巢也才刚刚起兵没几年,还没到最后的时候,所以下断言也有点早。
毕竟,他们又不知道黄巢在后来到底有什么样的做法、应对、成果。
但是这个“唐朝的问题”,大家就很感兴趣了、
唐朝都走到这一步了,那有什么问题就是肯定大方向错不了的!
而且,黄巢之前都被打击成那样了,都觉得自己打不过唐朝朝廷,根本无法获胜,于是心甘情愿、自觉主动地去找那个天平军,商量投降事宜了……
这可不是什么简单就能做出来的决定。
所以,完全可以看出来黄巢当时的内心想法和认知。
但是这才多久?不到五个月。
黄巢竟然就把自己的内心判断,从“我打不过朝廷,不如投降了也好享受一下富贵生活”,变成了“朝廷也不过如此,根本不是无法战胜的,我还是很有机会的”。
这种一百八十度,从北面调到南面,从东面调到西面的大转变。
岂是寻常情况下能够发生的?
也由此可见,黄巢发现了——至少是他自己认为自己发现了——唐朝的大问题。
所以,唐朝到底有什么问题,能够在关于农民起义方面发挥作用?
“我记得前面提过,主要的大的方面,就是那个藩镇割据,宦官专权,还有党争?”有个记忆力颇为不错的人,飞快地就回忆起了前面的内容。
“如果没有存在其他问题的话,那应该就是这几点了,”众人一听,纷纷分析起来,“这三个哪个能有大作用?”
“藩镇割据?”有人思考起第一个大问题来,“既然都割据了,肯定有不听朝廷话的,那么朝廷就指挥不了这些地方,那这些地方,起义军就可以钻空子。”
虽然看前面唐朝朝廷镇压各种起义的时候,也不是完全指挥不了地方藩镇,但是吧,那也不能说明朝廷就能完全指挥得了地方藩镇啊。
不然的话,那又何必说是藩镇割据呢?
另一个人思考起第二个方面:“我觉得这个宦官专权可以和党争放一起,前面汉朝不就是这样吗?”反正,他理解的是这样的。
“一旦宦官专权又党争的话,那朝廷里面肯定乌烟瘴气一片,大家根本不可能好好办事儿,那么这样一来,即使天下发生了什么大事情,那朝廷也不能很快反应过来……”
就朝廷反应的这个时间,不就是起义军的时间吗?
其他人也各有想法和判断,一时间议论纷纷。
但有一点却是所有人都认同的,便有人感叹道:“果然有些东西,不是这个里面的人就根本不可能知道啊,这黄巢也是真的进了朝廷一段时间,才看出来了些许问题。”
他们能够在这里分析来分析去,那完全是因为他们通过神迹已经知道了唐朝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
不然的话,他们这样的普通百姓,即使有那么点积蓄,有几个钱,又能从哪里知道这种朝堂大事?或者说,即使通过各种门路和自身经验总结出来一些,那也只是泛泛之谈,绝不可能这样的准确和概括。
大约就是那种“朝廷和某个藩镇不对付”“某个官员今天又因为得罪了谁谁谁被贬了”“最近宦官的风头更盛啊”……之类的。
而黄巢,在某种程度上就和他们一样。
虽然黄巢的出身显而易见地比他们富裕,家中不如何缺钱,可那又如何?
官和商,虽然很多时候经常勾连在一起,能够做大的商人们也没有一个是没有一点自己的消息渠道、没有基础的政治嗅觉、没有眼光眼色的——
但是,官和商之间的鸿沟,也依旧是犹如天堑。
所以,黄巢应该是能够通过家中的各种渠道得知一些消息,总结出来一些经验和问题,可到底不可能如同正儿八经的官员那样对朝堂之事有所了解和掌握。
而这个壁垒,想要打破,就只能看运气。
如果运气好,和一个差不多的官员结为了姻亲,得到了提携;如果运气好,确实打通了一些门路……或者,直接自家有人入朝为官。
不然的话,官场之外的人,也不是不能真的明白一些事情、掌握一些东西,可这都需要摸爬滚打不知道多少年,跌多少个跟头。
【而黄巢发现的问题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唐朝的藩镇割据问题。】
【当然,这不可能是黄巢之前不知道唐朝有藩镇割据的情况,只不过,在他真正归顺朝廷、算是官场一员之后,他才真正意识到了、看明白了藩镇割据对天下、对唐朝的影响。】
【别的不说,首先就是,朝廷的手里面其实没有兵。】
【黄巢原本以为,唐朝虽然已经确实不太行了,可到底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手里的兵马不是自己纠集起来的起义军能够打得过的——虽然藩镇割据,但是朝廷还是有强军的,至少比自己强。】
【可是在他归顺后的这些日子,他才发现,说到底,唐朝朝廷手里面其实没有什么兵——算得上绝对能够指挥得动的,皇帝所掌握的,基本上只有神策军。】
【而神策军吧,虽然也有一定战斗力,当年更是强横的戍边军队,可入京这么多年了,早就已经腐化得不成样子了。虽不至于根本没有战斗力,毕竟这也是皇帝唯一能够掌握的兵马,但是也确实战斗力不多。】
【而其余的兵马呢?】
【都在各地节度使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