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 > 第264章 登基封勋,朝局初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4章 登基封勋,朝局初定

众将退去后,御书房内陷入了一片寂静,唯有张献忠手中的笔在纸上摩挲发出的沙沙声。

他眉头紧皱,目光在面前的名册和各种典籍之间来回游移,时而拿起笔在纸上写写画画,时而又搁下笔,用手揉着太阳穴,陷入沉思。

“李定国,战功卓着,镇守边疆,其忠勇可嘉,理当重赏……”

张献忠喃喃自语道,手中的笔在李定国的名字旁轻轻点了几下,随后又划去了刚刚写下的几个字。

“可这爵位若是给高了,其他人难免心生嫉妒,于内部团结不利;

给低了,又怎能对得起他为朕立下的汗马功劳?”

他又翻开一本记载着前朝爵位制度的典籍,仔细端详着其中的规制和事例,试图从中找到灵感。

“刘文秀,足智多谋,在诸多战役中出谋划策,为朕排忧解难,其谋略之功不可忽视……

孙可望,勇猛有余,且颇具领导才能,所率之军纪律严明,作战勇猛……”

每念及一位将领的名字,张献忠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他们在战场上的身影和过往的功绩,手中的笔也随之不停地记录着、修改着。

就这样,日复一日,御书房内的烛火彻夜长明。

张献忠废寝忘食地斟酌着每一个细节,权衡着各方利弊。

时而因为一个合适的爵位安排而面露欣喜之色,时而又因为难以平衡各方利益而愁眉不展。

终于,在建国前一天的深夜,张献忠长舒一口气,放下手中的笔,看着眼前那写满了密密麻麻字迹的纸张,眼中满是疲惫但又透着一丝欣慰。

“总算是完成了……”

他轻声说道。

纸上详细地列出了每一位将领的爵位和相应的赏赐,既考虑到了他们的战功和贡献,又遵循了之前定下的“对外戚不得封王,且爵位不再世袭罔替,隔一代降一级”的原则。

同时还结合了新设立的国子监和演武堂的激励机制,确保整个赏赐体系既能激励将领们继续为国家效力,又不会对国家的长治久安造成隐患。

张献忠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酸痛的身体,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那即将破晓的天空,心中感慨万千。

“明日便是新的开始,朕希望这份精心准备的赏赐,能成为我大汉王朝繁荣昌盛的基石……”

随后,张献忠命人将这份精心拟定的封赏方案仔细誊写多份,封存起来,准备在登基大典之后正式宣布。

尽管已连续多日未得好好休息,他的双眼布满血丝,但精神却高度集中,深知这份方案对于稳定军心、巩固新朝的重要性。

登基大典当日,阳光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仪式盛大而庄重。

张献忠身着龙袍,头戴冕旒,在众人的朝拜下登上皇位,接受万民的敬仰和欢呼。

仪式结束后,众将领齐聚朝堂,眼神中满是期待与好奇,交头接耳地猜测着自己将会得到何种封赏。

张献忠坐在龙椅之上,俯视着群臣,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爱卿,今日朕正式登基,开创我大汉之基业,此皆赖众卿之功劳。

他目光首先落在李定国身上,神色庄重且带着几分嘉许:“李定国将军,多年来南征北战,功勋卓着,其英勇之姿、赫赫战功,堪称我朝之楷模。

朕封你为定国公,爵至一等公,赏黄金千两,绸缎百匹,良田千亩,府邸一座,望你继续秉持忠勇,为朕守护江山,震慑四方。”

李定国出列,跪地谢恩,声音坚定而洪亮:“臣承蒙陛下厚爱,定当倾尽所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必不负陛下之信任与圣恩!”

接着,张献忠看向孙可望:“孙可望将军,作战勇猛,统军有方,于诸多战事中尽显豪杰本色。

朕封你为鲁国公,同样爵为一等公,赐珠宝玉器若干,良驹五十匹,甲胄两百套,愿你在日后的日子里,继续为朕开拓疆土,稳固国本。”

孙可望满心欢喜,连忙叩首:“谢陛下隆恩浩荡!

臣定当以死相报,为我大汉的繁荣昌盛不懈奋斗!”

随后,张献忠的目光转向龚济民:“龚济民将军,忠肝义胆,随朕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

朕封你为平国公,一等公之位,配享太庙殊荣,另赐锦缎千匹,庄园一座,望你能一如既往,忠心耿耿辅弼朕躬。”

龚济民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陛下天恩,臣没齿难忘!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再是周铁蛋,张献忠微微含笑:“周铁蛋将军,战场上奋勇杀敌,悍不畏死。

朕封你为镇国公,一等公爵位,赏白银万两,珍玩无数,望你继续保持这份勇猛,为我大汉的安稳贡献力量。”

周铁蛋挠挠头,憨声憨气地回道:“俺不懂那些大道理,只知道陛下让俺干啥,俺就干啥!

谢陛下赏赐!”

说罢,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

继而看向刘文秀、艾能奇、白文选、艾能奇等人,张献忠一一封赏:

“刘文秀将军,朕封你为镇国武襄公,二等公,赏宅邸一座,田产五百亩,愿你以武略襄助国政;

艾能奇将军,为崇义定远公,二等公,赐黄金五百两,骏马二十匹,继续为朕的江山添砖加瓦;

白文选将军,封英华庄敏公,二等公,赏玉器百件,丝帛五百匹,保我大汉之荣耀;

陈情令将军,为靖安弘济公,二等公,赐美酒千坛,兵器若干,护我朝之安宁。

……”

众人纷纷跪地谢恩,皆誓言忠心不二,愿为大汉奉献一切。

封赏完毕后,张献忠目光扫视全场,语重心长地说道:“诸位爱卿,朕深知你们的付出,今日之封赏只是开端。

朕希望你们能明白,爵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建立的这个国家。

朕创立国子监和演武堂,就是为了给我大汉选拔更多的人才,让我们的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你们要好好教导子孙,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而非只图爵位之虚名。”

众将领齐声应道:“陛下圣音,臣等谨遵教诲!

定当以国家为重,悉心培养后嗣,为我大汉之辉煌不懈努力!”

张献忠封赏完武将后,神色稍作停顿,继而将目光缓缓投向文官集团。

他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威严而坚定,开口说道:“诸位爱卿,朕思量再三,决意效仿明太祖之规制,暂不设立丞相一职。

朕之江山能有今日,文臣武将皆功不可没。

徐以显、潘独鳌、汪兆龄三位爱卿,多年来为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其才智谋略、忠心耿耿,朕皆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