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百年讨债了尘缘 > 第14章 九丹化真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温丹在汉水西岸等着,一直到中午时分,才有姚渡镇的村民过来。

温丹将渡口木船被大青鱼打翻,船夫和乘客全部溺亡之事告诉村民,让村民们处理好后事,然后飞掠越过汉水。

温丹因为在汉水边耽搁了半日,遂加快脚程,日夜兼行。

温丹出生于甘肃漳县大草滩村,弟兄妹8人。温丹是与一个妹妹龙凤胎出生的。这个双胞胎生下来时,龙凤婴儿都体重偏轻,体格偏小,体质羸弱,尤以龙胎为差。

温丹兄妹长到3岁时,身体与同龄孩子相比,又瘦又小,3岁时才学着走路,走不了几步就趴下。

温丹与凤胎妹妹相比,两个孩子又有差距,温丹的身子骨要比妹妹差,体格又比妹妹小一号。

先天严重不足的温丹,从出生后,各种婴孩疾病就陪伴着他。他生下来后,时常熬中药喝,他的饮食构成是一半饭食,一半药饮。他的生命和生存完全可以用苟延残喘来形容。

温丹长到5岁时,都不能端端正正走路,不会跑动,身体极为痩弱,看似很难活下去。

温丹父亲见这个龙凤胎儿子养不活,养不大,一狠心背着温丹出去了。

温丹父亲不是要丢弃孩子,他是背着温丹走上距离大草滩村不远的遮阳山。

温丹父亲与遮阳山锡庆寺道观有些交往,他要送温丹到锡庆寺出家。

温丹父亲背着小儿子来到遮阳山锡庆寺,将儿子交给住持廖冲。

廖冲是一位得道真人,他接过孩子时,温丹就像遇见故人一般,立即扑进廖冲怀里,亲昵的抱住廖冲脖颈。

廖冲打量了一眼孩子,又浑身上下将孩子摸了个遍。他看到孩子眼睛深邃,骨相奇特。孩子虽然瘦小,浑身无力,但骨架开阔沉重,身子冰凉,是一位可造之材。

廖冲知道这个孩子与自己有缘,这种骨相的孩子可遇不可求,这就是一位小真人体质啊!

不待温丹父亲说明,廖冲已收下这个孩子。

小温丹见这位身穿道袍的中年男子打量着自己,纳头便拜:“谢谢师傅收留我,我要在锡庆寺玩耍,我喜欢这里,我不回去了。”

廖冲见孩子虽然瘦小,却口齿伶俐,思维敏捷,心里已喜欢上他了。他扶起温丹,当日就收温丹为徒。这一年温丹5岁。

温丹父亲见状,放心的回去了。

廖冲已从刚才触摸孩子身子时知道,小温丹中气不足,先天羸弱,身体严重亏空。要让孩子能活下去,进而成长,成人,必须培本固元,培养精气,扶正骨身,才能修禅练功,强健体魄。

从温丹来到遮阳山的第二天起,廖冲就给孩子从命门穴缓慢输入真气,每3天输入一次,逐月逐年增加输入量。

廖冲这样输入真气3年后,温丹气海里真气充盈,元气厚植,骨骼舒展,体格见长,饭量大增,饮食如常。

见温丹体魄强健,生机勃发,廖冲开始指导徒弟练功。这时,温丹已经8岁了。

温丹来到遮阳山锡庆寺3年,师傅虽然没有教他什么,但廖冲在盘膝打坐,舞剑,诵经时,温丹耳濡目染,已经将师傅每天温习功课般的这一套看到、听到,印记在脑子里,就像打腹稿似的,在他脑子里反复演练了无数遍。及至师傅教他这些功课时,他已经将大部分记下了。

小孩子学什么都容易会,温丹有慧根,天生就是悟道的料。廖冲将道家一些日常功课教给温丹时,温丹一学就会,不需要师傅教第二遍。

像师傅每天都要做的盘膝正坐,温丹一次就学得很到位。廖冲经常练习的两仪剑,太极剑,清风剑,八仙剑等剑法,温丹早已将招式熟记于心,师傅教练没超过3次,温丹已经掌握。

廖冲练习拳法时,温丹就在一旁观看,3年下来,温丹已将师傅常练的龙华拳,伏虎拳,太和拳,太乙逍遥掌,形意拳的一招一式全部记住。廖冲只教他一周时间,温丹对几套道家拳法已打的虎虎生风,很有章法。

廖冲又教温丹学习经文。温丹虽然不识字,但每天跟着师傅诵经。在不到3年时间里,温丹硬生生将《道德经》、《南华经》、《阴符经》、《黄庭经》、《太平经》、《清静经》等经文全部背诵下来,然后一句句理解,融会贯通。

温丹15岁时,廖冲见弟子已有了一定功力,又将自己所学最精绝的太乙玄门剑,游龙剑法,九宫剑法,绕指柔剑等,悉数传给温丹。温丹尽得师傅真传。

经过廖冲长期为温丹输入真气,温丹勤学苦练,消化真气,内力大增,体质和力量早已超过常人。

温丹19岁时,已掌握了遮阳山锡庆寺所有功法和道家主要经文。

廖冲见温丹学有所成,又传授给弟子修仙和炼丹之术。

廖冲研习的是明代张三丰的修炼之术。张真人曾经云游遮阳山,在此修炼7年,后在遮阳山玉笋峰羽化成仙。遮阳山锡庆寺留有大量张真人遗作。

廖冲49岁那一年,一次在朝阳洞练功,无意中在一个大石头下面找到几本线装书。廖冲一见,竟然是张三丰着的《长生诀》,《炼丹篇》,《太极丹经》,《太极四季功》四本书籍。廖冲如获至宝,照这些典籍修禅炼丹。

廖冲在遮阳山闭门修炼15年,功效甚微,他身上并没有出现书籍中描述的那些人体变化和种种妙处,那些神仙方术没有使他坐化成仙,长期炼丹服丹也未让他长生不老,唯一的好处就是身体更加强壮,百毒不侵,自然界里的许多原生毒素都伤害不了他。

廖冲后来总结他修仙炼丹经验,可能是自己从小身体强壮,好多丹药被自己强壮的体魄所抵制,许多有毒丹药在自己强大免疫力作用下,不能侵入体内,一些妙方在他身上发挥不了作用,使他始终达不到仙境。

但年近80岁的廖冲身体异常强健,显得年轻,就像一位年近60岁的人。

温丹的先天羸弱体质和师傅的体魄正好相反,身体里缺乏的营养和各种元素甚多。廖冲思谋,这种体质空泛之人,或许正是修仙之体。

廖冲按照《长生诀》和《太极丹经》里功法,教授温丹修习内功心法。

温丹每天上午的功课是站桩打坐,意守丹田,身心无为,神守乾宫,自归真气,静而生空,丹田大定。

廖冲下午传授徒弟各种剑法、拳法,将内功心法应用于各种招式和剑式。温丹晚上温习各种经文,打坐参禅,修炼内功心法。

温丹昼夜练功打坐,先积精累气,收积内外天华,养得气满神全,金光出现,昼夜常明,身内丹成,身外丹发。

这样修习10年后,温丹已丹气充盈,身轻体健,将八九本道家经文背诵的滚瓜烂熟,拳法剑招凌厉异常,太极内功心法运用娴熟。

廖冲见温丹基础扎实,下盘稳固,功力雄浑,就教他真气导引之法。

温丹或蹲马步,或盘腿打坐,坚持守一、行气、导引,内炼丹田。仰上,冥目,闭气三息,叩齿三通,存身中赤气如鸡子,从内仰上出于目中,出外赤气转火烧身,内炼三魂,胎光安宁,神宝玉室。

温丹在修炼中悟到,大道初修通九窍,九窍原在尾闾穴;先从涌泉脚底出,涌泉冲起渐至膝;膝过徐徐至尾闾,泥丸顶上回旋急;秘语师传悟本初,来时无久去无余;历年尘垢揩磨尽,偏体灵明耀太虚;修真活计有何凭,心死群青今不生;精气充盈功行具,灵光照耀满神惊;金锁关穿下鹊桥,重楼十二降宫室。

在廖冲的精心指导和外力协助下,温丹打通了任督二脉,体内真气运转于小周天。

温丹勤习功课,开始像师傅一样,用腹式呼吸法整夜打坐,丹田和任督二脉诸穴真气饱满。

这样修习5年后,廖冲又指导温丹运行真气,打通其大周天,使其体内真气按照本人意念随意运行,随心所欲,运用自如。这已是张三丰内功心法很高的境界了。

由于温丹从8岁开始修炼张三丰内功心法,基础扎实,他是童子身,廖冲又教温丹天目功法,以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

这种功法是将集聚在丹田雄浑的真气在任督二脉和体内大周天运行,内力和真气直指印堂穴,冲开天目,凭借从天目冲出的真气,按照自己的意念行动,指挥真气波探测遥远地方的情况。

这种真气波探测是非直线、非射线形的,它就像电磁波一样,直线、曲线、非线性并进,即可探知地面状况,也可内视地下和体内景象,打击近处目标。只是天目功法消耗内力真气大,非童子身所能炼成。

温丹按照师傅所教心法,潜心练气,让体内真气在周身涌动,他的意念就像在身体这方小宇宙里遨游,忽而九天揽月,忽而五洋捉鳖。忽而西方极乐,忽而紫气东来。

温丹苦练6年后,体内真气终于冲开天目,可如电磁波般游视远方,击打敌人。

廖冲见徒弟功力大成,年届十九,身体已长成,又传授温丹炼丹技术。

廖冲在教温丹运用张三丰《炼丹篇》和《太极四季功》所述功法炼丹时,对某些矿物质在丹药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对传统丹方予以加减,让温丹通过真气运行,观察他的身体变化。

以廖冲对练气炼丹的理解,如果温丹只练气却不炼丹服丹,必定不会长生;练气而又炼丹服丹,可能会因服毒丹而亡,也很有可能因服妙丹而长生,这就只能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在廖冲指导下,温丹在遮阳山朝阳洞炼丹10年,炼出并服用近600颗丹药。这些丹药又分为9重,分别是丹华,神符,神丹,温丹,还丹,饵丹,柔丹,伏丹,寒丹。

温丹在炼丹服丹的10年间,反复经历了五脏六腑和身体大部分部位的疼痛;经过了无数次的呕吐,眩晕和浑身痉挛;体验了长时间的全身酸麻,困乏和大汗淋漓的低烧、高烧折磨;遍尝了颤抖,哆嗦,浑身僵硬和若入冰窖般的冰冷与奇寒;脑子里经常浮现生不如死,生死交错,死而复活,痛不欲生和劫后余生的景象。

10年后,温丹身体定格在少饮食,少排泄,低体温,对疼痛和温湿度不敏感,晚上似睡非睡呈休眠状。无论白昼,全身皆呈冰凉状的亚冷血人。身体症状和体态特征很少出现变化。

不仅如此,温丹的头发,容颜,肤色,体格,语音等外貌体征几乎停止生长或极少生长,就像一位冻龄年轻人一样,身体永远定格在29岁左右的模样。

温丹冰冷的,亚冷血动物的躯体几乎百毒不侵,一草一叶一果一瓢皆为饮食,他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调节掌握和对外界的感受已至化境,随着可以忽略的年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他慢慢达到仙道境界。

温丹炼服九重丹药,已成真人,百鬼避之,万邪众精不敢前,又辟盗贼虎狼。飞行轻举,不用羽翼。若欲升天则升,欲且止人间亦任意,皆能出入无间。

廖冲见徒弟已深得修仙炼丹精要,可以长生传道,普度众生,就让温丹或继续在遮阳山修炼悟道,或去名山道观访道问道,提升自己境界。廖冲自己则去四川青城山和福建裴仙宫仙游去了。